李穎
摘要:英語一直都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教學改革也在順利推進中,在中專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各種基礎的英語知識,更是要加強英語應用能力。本文對中專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方法進行分析和探究,闡述了如何培養(yǎng)中專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興趣及如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出通過采用直觀教學等手段來增強教學效果,通過竟爭和互動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旨在提高中專英語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中專英語;英語教育;教學方法;教學策略
G633.41
引言:
中專生要學好英語,課堂學習非常重要。中專教育更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英語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學生的必修課之一,英語在教學體系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對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中專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各種教學理念的改變,加強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教育過程中,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和理念已經(jīng)不適應于當前的時代背景,必須要對其進行改革。在素質背景下,中專英語教學的策略必須要改變,要結合新時代的特征,不能過多的強迫學生,而應該要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其英語應用能力不斷增強,為后續(xù)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為教學目標
中專英語教育是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徑,在當前的教育過程中,由于中專英語教育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教育中各種理論性內(nèi)容依舊是主要教材,教師注重對解題技巧進行講解,因此導致教學效率不高。在中專英語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的改革,加強對素質教育以及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應用,教師應該要明確自己的身份角色,明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對于傳統(tǒng)的英語教育過程中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課為輔的狀態(tài)要進行改變,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水平作為教學的目標,而不僅僅是教會學生一些簡單的英語詞匯、語法等知識。要注重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正確的引導,積極發(fā)揮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真正愛上英語,能夠真正地學會如何應用英語。
二、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
單純的英語教學,一般來說都比較乏味。如今中專的學生對沒有興趣的教學可能會采取睡覺或者玩手機的方式來回應。要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就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教學情境的包括物化情境和人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兩個方面,物化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中專英語口語關于football的相關內(nèi)容時,聯(lián)系到目前正在巴西舉行的足球世界杯,播放了一段介紹世界杯歷史的視頻,學生有了對這一物化情境的認識,學習時就非常投入,效果較好。人化情境就要求教師以積極的教學態(tài)度激勵學生的求知精神,有目的地運用各種方式和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求知欲,增加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使學生心理上有認同感和安全感。要讓學生對英語有興趣,必須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如每節(jié)課開始前讓同學一起唱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課堂氣氛。先讓同學們跟著電腦唱,然后再全班一起唱,這種方式可以讓大家很快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
三、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
中專英語教育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過程就是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英語課程更感興趣,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各種英語基礎知識。為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需要進行情景設置,在情景設置時應該以日常生活為原型,讓學生能夠對教師所擬定的場景比較熟悉。此外,在中專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應該要加強各種生活素材的累積。中專英語學習與其他課程的學習不同,加強各種素材的累積,是提高中專英語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而言,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累積還不夠,英語基礎比較薄弱,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是很大的阻礙。中專英語學習過程中,對各種素材的累積是提高中專英語學習效率以及解題效率的重要措施,但是當前很多學生在中專英語學習的過程常常容易感受到?jīng)]有素材可用,對此應該要對學生的教學素材進行豐富。比如英語口語的訓練,就可以作為英語課堂上的創(chuàng)新項目,讓學生根據(j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情景進行口語練習,比如商店買東西、問路等,都可以作為口語練習的情景。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逐漸提升。
四、加強小組合作教學法在中專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需要讓學生自己對各種問題進行思考,因此必須要加強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應用,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合作討論,對英語學習的方法進行交流,也能合作完成教師布置的一些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語實踐能力。為了實現(xiàn)小組合作教學,一個重要的基礎是要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使得學生能夠在小組內(nèi)都得到鍛煉,能夠在小組內(nèi)發(fā)揮出積極性和自主性。在新課改理念下,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強中專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之間的合作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活動,另一個是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要對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行改變。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一些中專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呆板,使得很多學生也失去了對中專英語課堂的興趣。為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擔任了重要的引導角色。在中專英語課程中,有很多方面都可以進行小組合作教學。
五、要多采用比較直觀的教學手段,活化教材
目前教學論對于教學本質的認識己趨向一致,包括教師的活動(教),也包括學生的活動(學)。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使用教材,也就是要將教材內(nèi)容生活化,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學習運用語言,使語言意義與語言形式相結合,把教學內(nèi)容活化為交際內(nèi)容,使學生的語言技能轉化為交際能力。利用一些實物或輔助圖片等比較直觀的教具進行教學,可以讓同學們印象更加深刻,也更加符合英語教學的本質。比如在跟同學們講解學習方面的常用物品的單詞時,會提前讓同學們把家里的一些學習用品帶到學校來,讓同學們介紹自己所帶的物品,其實在收集這些物品的時候,同學們就己經(jīng)開始去了解怎么拼寫這些單詞了,而且這樣的記憶會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抽象的詞匯和實物結合更加能夠有效地讓學生對信息進行加工存儲,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再比如在講解祈使句的時候,可以在課堂上讓同學們完成開窗,關門等動作,這樣可以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同學們可以輕輕松松地掌握相關的語言知識,這些措施就是活化教材的過程。在教授面試interview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讓學生表演來扮演面試官和求職者,讓同學們預先設計一些老板和員工的對話。學生們通過這樣的一問一答的表演方式,印象會非常深刻,在表演完畢,可以找一些與面試有關的視頻讓同學們觀摩,看完視頻后可以讓同學們模仿視頻中的人物來進行表演,每個同學的表演都不一樣,有時候會讓同學們捧腹大笑,大家都會樂在其中。
六、加強中專英語作業(yè)的改革
作業(yè)是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鞏固的一個重要方面,科學合理的作業(yè)設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要對作業(yè)進行合理地設計,從而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鞏固。學生的想象力一般都十分豐富,因此在進行中專英語作業(yè)布置時,可以加強多種中專英語作業(yè)方式的設計。比如教師可以自己設計作業(yè)題目,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作業(yè)布置方式,將教學游戲帶入到課堂中,使得學生可以在游戲過程中完成英語作業(yè)。
結語:
總而言之, 中專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的改進, 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為目標,樹立學習理論知識是基礎、培養(yǎng)應用能力是關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目的。要正確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讓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轉變到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上來。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中專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中專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擁政. 試論中專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提高教學質量的建議[J]. 文理導航(下旬),2014,02:30.
[2]陳冰. 淺析如何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方式提高中專英語教學質量[J]. 校園英語,2016,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