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智永超
高尿酸血癥聯(lián)合血脂血糖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研究
劉艷 智永超
目的 探究高尿酸血癥聯(lián)合血脂血糖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60例冠心病患者為觀察組,同期6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檢測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尿酸水平及不同Gensini積分時期觀察組患者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結果 對照組總膽固醇為(1.45±0.32)mmol/L、甘油三酯為(1.19±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68±0.26)mmol/L、空腹血糖為(5.16±0.68)mmol/L、尿酸為(272.3±22.4)μmol/L,觀察組總膽固醇為(1.32±0.68)mmol/L、甘油三酯為(1.49±0.3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98±0.98)mmol/L、空腹血糖為(6.67±2.14)mmol/L、尿酸為(372.3±31.2)μmol/L,兩組研究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不同Gensini積分時期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兩兩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 冠心病患者檢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對于冠心病的診斷具有較大的意義,值得在臨床工作中大力推廣應用。
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冠心病
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機體脂質(zhì)代謝紊亂,脂類物質(zhì)在動脈內(nèi)膜上堆積形成的白色斑塊,造成動脈腔狹窄、血流不暢、心臟缺血、發(fā)生心絞痛等[1-3]。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引發(fā)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造成,主要的臨床癥狀有心前區(qū)疼痛[4,5]。為此,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冠心病和60例健康體檢者進行對照分析,研究內(nèi)容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冠心病患者為觀察組,同期選取6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48.2±8.4)歲。觀察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33~68歲,平均年齡(48.2±9.1)歲,病程1~2年,平均病程(1.2±0.3)年。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在清晨采集兩組研究對象的空腹肘靜脈血3 ml,采用離心機對全血標本進行分離(上層血清、下層血漿),設置轉(zhuǎn)速為4000 r/min,采用全自動生化儀(西門子全自動生化儀6V10W)對兩組研究對象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及不同Gensini積分時期觀察組患者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進行上機檢測,待檢測結果檢測出,將結果進行對照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研究對象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比較 對照組總膽固醇為(1.45±0.32)mmol/L、 甘 油三酯 為(1.19±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68±0.26)mmol/L、空腹血糖為(5.16±0.68)mmol/L、尿酸為(272.3±22.4)μmol/L,觀察組總膽固醇為(1.32±0.68)mmol/L、甘油三酯為(1.49±0.3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98±0.98)mmol/L、空腹血糖為(6.67±2.14)mmol/L、尿酸為(372.3±31.2)μmol/L,兩組研究對象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觀察組患者不同Gensini積分時期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同Gensini積分時期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兩兩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總膽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 空腹血糖(mmol/L) 尿酸(μmol/L)對照組 60 1.45±0.32 1.19±0.35 2.68±0.26 5.16±0.68 272.3±22.4觀察組 60 1.32±0.68a 1.49±0.36a 2.98±0.98a 6.67±2.14a 372.3±31.2a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觀察組患者不同Gensini積分時期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比較(±s)
表2 觀察組患者不同Gensini積分時期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比較(±s)
注:不同積分時期兩兩比較,P<0.05
Gensini積分(分) 例數(shù) 總膽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空腹血糖(mmol/L) 尿酸(μmol/L) 0~1 15 1.08±0.23 1.06±0.15 2.23±0.12 6.23±1.78 323.8±21.8 2~20 18 1.16±0.46 1.12±0.21 2.28±0.26 6.28±2.03 325.8±22.9 21~40 13 1.26±0.48 1.32±0.25 2.49±0.47 6.32±2.08 345.9±24.9>40 14 1.32±0.68 1.49±0.36 2.98±0.98 6.67±2.14 367.8±31.2
目前,冠心病已成為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全世界性疾病之一[6]。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生活壓力也不斷的增加,較大的增加了冠心病的增長數(shù)量,嚴重影響著患者及其患者家屬的生命健康,使更多的人們越來越關注該?。?-10]。
高脂血癥患者在臨床上一般伴有高尿酸血癥,兩者具有一致的發(fā)病機制-胰島素抵抗,同時存在一定的遺傳、獲得性遺傳等,臨床研究表明[11-15],高脂血癥和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是患者發(fā)展成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本次研究中,探討了高尿酸血癥和冠心病的相關性,開展相關的生化指標,結果顯示,對照組總膽固醇為(1.45±0.32)mmol/L、甘油三酯為(1.19±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68±0.26)mmol/L、空腹血糖為(5.16± 0.68)mmol/L、尿酸為(272.3±22.4)μmol/L,觀察組總膽固醇為(1.32±0.68)mmol/L、甘油三酯為(1.49±0.3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98±0.98)mmol/L、空腹血糖為(6.67± 2.14)mmol/L、尿酸為(372.3±31.2)μmol/L,兩組研究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不同Gensini積分時期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兩兩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證明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病變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檢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對于冠心病的診斷具有較大的臨床價值,值的臨床信賴,更值得在臨床工作中大力推廣應用,力求讓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時為該疾病的診斷提供借鑒。
[1]謝平暢,余偉清,嚴夏,等.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病人尿酸水平與冠脈病變的相關性研究.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5):1780-1782.
[2]朱琿瑩,葉煥文,溫建炫,等.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心臟自主神經(jīng)功能研究.實用心電學雜志,2016,25(2):112-115.
[3]劉浙波,夏豪,方釗,等.單純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冠狀動脈病變特點.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6,14(4):322-325.
[4]馬麗娟.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分析.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82):250.
[5]王海杰.阿托伐他汀對高寒地區(qū)冠心病患者血尿酸的影響.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62):115-116.
[6]周學敏,朱國斌,黃淑田,等.高尿酸與冠狀動脈嚴重程度及支架置入后的預后相關性.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6,10(19):2842-2846.
[7]李天資,梁燁,許曉萍,等.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及其與超重血糖血脂血尿酸關系的研究.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1,15(11):749-753.
[8]銀廣悅,丁俊麗,龔慶輝,等.脂肪肝與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癥的關系.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6,8(9):7-8.
[9]梁祥文.廣西玉林地區(qū)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分析.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
[10]李秀昕,劉麗平,許曉燕.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關系的研究.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30):59.
[11]李珂,羅俊,付愛軍,等.冠心病與高尿酸血癥的關系.西部醫(yī)學,2006,18(5):582.
[12]李輝,王婷婷,魏佳.老年高尿酸血癥人群血脂和血糖監(jiān)測的價值.江蘇醫(yī)藥,2016,42(20):2246-2248.
[13]平龍玉,葉丹.冠心病和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脂、血糖和尿酸檢測分析.重慶醫(yī)學,2008,37(12):1340-1342.
[14]周光文,范池君.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西部醫(yī)學,2008,20(4):723.
[15]楊金彩.高尿酸血癥與血脂異常關系的研究.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4(9):1091-10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36
2017-01-20]
116033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