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比較楊思中學教學模式與魏書生“六步”教學法的異同,在教學實踐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魏書生“六步”教學法洋思教學模式異同近年來,楊思中學的教育模式在國內引起很大的反響,其合乎科學的教育理念符合學生心理的教學方法被人們贊不絕口。我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楊思的教學理念及其方法,其實是對魏書生先生的教育思想的踐行。
魏書生說:“改革的關鍵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倘思想觀念不改,單改怎么上一節(jié)課,怎樣講一課書,怎樣留作業(yè),怎樣批作業(yè),這樣即使能奏效一時,也決不會持久。”這句話體現(xiàn)了魏書生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民主與科學。民主就是尊重學生這個客體,把學習的權力交給學生。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茖W就是尊重教育規(guī)律,按教育規(guī)律辦事,科學就是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總結出適應學生學習及自我教育的有效的、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
一、教育理念
學習魏書生教育思想,實施教育改革,首要任務是教學觀念的改變。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2)采用“三段六步”教學模式,先學后教,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按預先制定的目標組織教學內容。在自學指導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習欲望的學習情境,由情境導入學習的內容。富有實效性,賦予知識鮮活的背景,使學生在把握知識來龍去脈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的體驗,體現(xiàn)知識的實用性和人文性。
(4)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杜絕注入式、灌輸式教學。在適當的時機,提出適當問題,以問題引導教學。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探索,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慢慢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
(5)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反思等多種學習方式,通過上述思維的基本過程,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6)教師具有一定親和力,自然親切,生動活潑,對教材內容合理取舍,拓展延伸。
魏書生創(chuàng)建的“三段六步”教學模式就充分體現(xiàn)了先進的教學觀念,即教學中的民主與科學。
二、模式內容
“三段”:定向自學、釋疑探究、互測自評。
1.定向自學階段
“自學”指課前預習和課上自學,學生按照教學目標和自學指導,快速閱讀課文和嘗試答題,并初步消化、理解、梳理知識。教師巡視,掌握“學情”。
2.導學階段
針對學生自學時遇到的障礙、暴露的問題,引導學生互相討論,啟發(fā)學生思維,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進行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進行求異思維,提出不同見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測評階段
圍繞教學目標,布置不同層次的練習和作業(yè),組織學生當堂互測、自評、自結,用以鞏固知識,形成能力。
三、“六步”操作程序
1.定向(示標)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共同努力所要達到的結果的預期,體現(xiàn)了昭示方向、科學引領的理念。包括復習課、藝術類欣賞課及實驗課。目標要依綱扣本,不要過高要求,也不降低標準,要體現(xiàn)層次性。要用較先進的手段展示給學生。
2.自學
展示目標后,學生自學前,教師提出自學指導,包括:內容、方法、要求、時間、思考題等。自學思考題是學習目標的分解落實,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不能與學習目標脫節(jié)。目標明確后,學生沿著自學指導的方向駛向目標,這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此時教師要督查了解“學情”。結合自己備課時的預想,掌握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討論
學生通過自學,大部分知識可以解決。因為每節(jié)課的內容,大部分是舊知識和可以讀懂的新內容,只有小部分新內容,部分同學讀不懂。通過分組討論,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活求異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在討論中,同學研究各自遇到的疑難問題以及生成性問題或老師設置的問題,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設置的討論題目要有探究的意義和價值,著眼于鞏固運用重難點知識,著眼于知識的升華和轉化,著眼于知識的綜合運用和提高學生能力。要掌握深度和廣度,不要偏離教學目標這個方向,做到能放能收。
4.導學答疑
這是體現(xiàn)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分組討論仍沒有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若有學生會,則先由學生答,后由教師補充。若無學生會,則由教師解答。教師答疑一般來說有兩個要求:第一,不就題講題。重在揭示由常式到變式,由個別到一般的規(guī)律。第二,答疑語言,要反復推敲、準確無誤、精煉明白。
5.自測
幫助學生排除疑難問題之后,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自我測驗。這是全體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題目要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具有典型性和層次性??刹捎每诖?、書面等多種形式。學生答,學生評。引入競爭機制,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6.自結
學生自己回憶總結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容,知識掌握情況如何,學到了哪些解題方法。受到了哪些啟示,等等,讓學生暢所欲言。最后由教師總結歸納、布置作業(yè)。至此,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全部完成。
楊思中學的教學質量文明全國,其合乎教育規(guī)律的教育教學理念及其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一)洋思初中的基本教學理念和課堂模式建構
第一,以“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第二,創(chuàng)立“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為基本的課堂教學結構,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
第三,堅持“艱苦奮斗、嚴格管理、事事求實、細致入微”的優(yōu)良作風。
(二)洋思課堂教學模式的六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1.向學生出示課堂學習目標。(約1分鐘)操作:課上通過投影給學生看教學目標。目的: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是什么。
2.指導學生自學(約2分鐘)。操作:課上通過投影給學生看學習指導。目的:讓學生知道自學什么,怎么學,用多長時間,應該達到什么要求,如何檢測等。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約5~8分鐘)。操作: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目的: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動腦,認真自學,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體會到學習過程中的收獲與自己的不足之處。
4.檢查學生自學效果(約5~8分鐘)。操作:讓中差生尤其是后進生回答問題或板演。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后存在的疑難問題。
5.引導學生更正,指導學生運用(約8~10分鐘)。操作:①學生觀察板演,找錯誤或比較與自己所做的方法、結果是否與板演相同。②學生自由更正,讓他們各抒己見。③引導學生討論,說出錯因及更正的道理。④指導學生歸納,上升為理論,指導以后的運用。目的:①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就讓他們自己解決,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師引導、點撥的問題。②通過討論、教師點撥,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當堂訓練(不少于15分鐘)。操作:①布置課堂作業(yè)。②督促學生獨立完成課堂作業(yè)。③批閱部分已完成的作業(yè)。目的:通過完成課堂作業(yè),檢測每位學生是否都當堂達到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