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翠明
?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
薛翠明
(江門市新會會城華僑中學 廣東 江門 529000)
品德教育對一個人而言具有重大的影響,尤其對于剛剛進入新的教學階段,處于人生迷茫期和好奇期的高中生來講。品德教育有利于這個時期的高中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然而,傳統(tǒng)的品德教育過于重視應(yīng)試教育,學生在這種形勢下學習,不僅覺得枯燥無味還難以理解應(yīng)用。所以高中教師要積極響應(yīng)新課改,做出改善,面向?qū)W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掌握課堂知識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高中課堂;教學;品德教育
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符合新課改基本精神要求,為塑造學生健康人格提供重要動力支持。如何利用教學優(yōu)勢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優(yōu)勢互補,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教學效度。
高中生的年齡多是16—19歲,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狀況尤其復雜,獨立性增強且極具叛逆心理,這段時間他們處在情感上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期,他們不再像小學、初中一樣以老師為中心,不再絕對服從教師的命令,這給高中的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而作為班主任的我們這時候就應(yīng)扮演起心理醫(yī)生的角色,走進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世界,常常給予必要的關(guān)注、多多聆聽他們的困擾、時刻觀察他們的神情。然后針對每個學生的問題,采取不同的方法,給予他們引導。如何更詳細地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這就需要班主任走到學生中,多多親近學生,聆聽學生的困擾,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然后根據(jù)掌握的每個學生的性格差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對癥下藥,朱熹曾說:“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敝挥羞@樣因材施教才可以讓班集體充滿活力,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動力,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更好地發(fā)展其自身的潛在能力和特長。
在德育工作中,學校要對德育課程進行重新建構(gòu),根據(jù)各年級學生的道德認知發(fā)展水平及高中三年德育培養(yǎng)的總體目標設(shè)置系列化的德育活動。在高一新生入學時,主要通過開展感悟軍旅生活—新生軍訓、《中學生日常規(guī)范》和《中學生守則》主題班會、中華經(jīng)典誦讀比賽、感恩教育主題班會、學習方法談主題班會。使新生從初中生時代迅速轉(zhuǎn)化為高中生,思想上更成熟,行為上有自律觀念,能為他人著想,能為學校爭榮。學習上更認真,能愛護公物,尊敬他人,團結(jié)同學,為構(gòu)建和諧校園而熱愛集體。當學生進入高二時,主要通過開展對照《規(guī)范》自我反省、青春主題班會,人生最寶貴的年華演講比賽、集體在我心中主題班會、心中有他人、有集體演講比賽、社會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自主管理、自主發(fā)展能力,為自己的未來而確定奮斗目標,規(guī)劃學習計劃,在不斷學習與實踐中健全自己的品行,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高三階段,主要開展學習與高考,高考與人生價值的主題會,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與考試的正確觀念,高考成功與否并不代表人生的全部。上大學是人成才的一條途徑,但不是人生有成就的唯一出路。在適當時機,要給學生進行講座與班會:高三學生心理調(diào)適與考試焦慮的克服心理輔導講座,人生的目標與奮斗—高三理想、目標和措施的制定主題班會、學習中的總結(jié)與提高學習方法經(jīng)驗交流主題班會、十八歲成人禮暨高考誓師大會、認識健康、擁有健康。畢業(yè)典禮—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在這些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開拓學生的成才思路,健全學生的品德。
學生階段需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堅韌的意志作風。教師需要給出正面鼓勵,還要樹立學習典范,用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其他學生。在具體操作中,教師不妨引入競賽、游戲等因素,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訓練之中,逐步養(yǎng)成良好品質(zhì)。運動不僅使學生有充裕的鍛煉機會,同時也會對學生思想意志展開考驗。因為一些劇烈運動是比較辛苦的,如果沒有堅毅的信心和決心,是很難圓滿完成訓練任務(wù)的。如耐力跑訓練,這是最能考驗人的意志的項目,在具體展開時,教師要做前期動員工作,還要在運動中給出積極鼓勵,以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塑造學生堅韌意志品質(zhì)。學生大多比較在乎教師評價,教師要注意給出個性評價,以激發(fā)學生運動熱情。如加油動作、點贊表情和手勢,或者是口頭鼓勵,如:“我感覺你能夠堅持到底。”“你一定能行的!”“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等,都會給學生帶來重要鼓勵力量,都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內(nèi)驅(qū)動力。學生身體素質(zhì)具有差異性,對強烈運動的態(tài)度也不盡相同。教師要利用調(diào)動,提升學生參與運動的主動性。學生戰(zhàn)勝自我,就是了不起的思想進步和成長,對塑造良好思想品質(zhì)有特殊意義。
高中品德教育光是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們學習思想品德的條件的。要充分做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程度,但是往往學校學習時間有限,不可能經(jīng)常帶領(lǐng)學生去戶外進行教學。此時此刻,教師就可以借助課堂里的多媒體設(shè)備,去查詢一定的資料,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供學生們進行交流和實踐,使其在體驗、實踐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認識及行為。可通過設(shè)置一系列小短劇或是小故事,供學生們?nèi)ラ喿x理解,教師不妨帶領(lǐng)學生們來編排一下話劇,使其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劇情中領(lǐng)會道德知識,培養(yǎng)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形成道德信念,提高道德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樂園,是學生的舞臺。德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永恒的話題,在現(xiàn)在的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尤為重要,加強高中德育工作,使德育的魅力與和科學人文相結(jié)合,為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使教育的活力充分迸發(fā),突破高中德育實效性的制約因素,是當前我國學校教育領(lǐng)域的神圣與光榮的使命。首先,學校必須真正的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并給德育工作更好的進行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也應(yīng)該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斷的完善自己,對學生進行引導,發(fā)揮學生本身的積極性。同時還需將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切實提高學生道德素養(yǎng)。
[1]張雨玲.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64 -65.
[2]魏飛躍.“滲透”教育的藝術(shù)[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12):47.
[3]鐘榮康.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展品德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4(09):2-3.
moral educ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a person, especially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just entered the new teaching stage and are in the period of life mystery and curiosity. Moral education helps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is period form a correct world 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However,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attaches too much importance to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and students not only find it boring but als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it. Therefore, high school teachers should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make improvements, oriented towards students,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classroom, to form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high school class;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178
G631
A
1672-9129(2017)10-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