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男
摘要:運動訓練科學化是當前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途徑,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更是訓練科學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加強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作好大賽前的心理準備,是建立和保持心理優(yōu)勢的有效途徑。本文旨在探索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在心理方面進行訓練的必要性,分析心理訓練的規(guī)律特點,探索心理訓練的意義,對如何進行心理訓練的方法以及進行心理訓練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歸納。
關鍵詞:短道速滑;心理訓練;訓練方法;心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G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7)01-0115-03
現代運動水平的飛速提高,對運動員的體力和智力都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運動訓練科學化是當前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途徑,同時,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更是訓練科學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心理訓練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并正在各級優(yōu)秀運動隊中大力開展的訓練手段。
一、心理訓練的意義
我國對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和應用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幾年來已使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注。運動訓練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個優(yōu)秀運動員必須在身體上、技術上、思想上、心理上進行長期系統(tǒng)全面的訓練才能逐漸成長起來。體育競賽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進行的,社會條件又必然會引起運動員的心理反應或心理變化。心理訓練的一個重要作用就在于使這些心理變化能朝有利于發(fā)揮更高運動水平的方向發(fā)展,使運動員在比賽中達到自己最高的運動效能。
心理訓練的關鍵是提高運動員的知識能力,包括注意力、學習動機、自控能力、直覺、動作反應、動作表象、自我意識等。體育競爭中運動員的心理優(yōu)勢主要表現為堅定的信心、高昂的斗志、清醒的頭腦和穩(wěn)定的情緒等。信心堅定與否,主要指運動員是否相信自己的技術水平能否在任何困難條件下都能發(fā)揮出來。斗志是壓倒一切的士氣,運動員在場上無論遇到何種對手,都要保持高昂的情緒,積極的斗志,也只有這樣,才能把平時訓練的最高水平發(fā)揮出來。清醒的頭腦是指在千變萬化的賽場上要做到亂中求靜,頭腦要清醒有序,思維敏捷合理,實踐證明,在勝負未卜、比分交錯上升的關鍵時刻,誰能沉著冷靜地觀察局勢,抓住戰(zhàn)機,避免失誤,誰就能最后取勝,想贏怕輸、求勝心切的運動員往往事與愿違。
因此,加強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作好大賽前的心理準備,是建立和保持心理優(yōu)勢的有效途徑。
二、心理訓練的概述
(一)心理訓練的概念。
現代運動訓練實際上是對運動員體力和智力的綜合開發(fā)。心理訓練主要是訓練運動員的大腦,挖掘和提高運動員的智力,提高運動員的各種心理能力。廣義上講,心理訓練是指有意識、有目的地對運動員的心理施加影響,發(fā)展心里素質的過程。狹義上講。心理訓練是指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使運動員形成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過程。
(二)心理訓練的目的。
心理訓練的目的是提高和鍛造運動員在大賽和高強度訓練之中所具備的各項心理素質以及自我調節(jié)的各項心理特征的能力,能較好地完成各項比賽的要求并取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
(三)心理訓練的原則。
1.自覺性和積極性原則。心理訓練應建立在充分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的基礎上,否則就難以取得很好的訓練效果。使運動員了解心理訓練的重要意義、目的、任務,自覺地進行自我心理方面的訓練。
2.綜合訓練原則。心理方面的訓練與技戰(zhàn)術、整個身體方面的訓練及思想教育有機結合進行,才能有效地實現心理訓練的任務。
3.循序漸進和重復性原則。進行心里訓練的任務、內容、方法、要求都要遵循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規(guī)律,才能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4.個別對待原則。要注意心理訓練的共同規(guī)律,采用一般的方法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同時又要因人而異,采用特殊的方法,實行個別對待。
(四)心理訓練的主要方法。
1.放松方式訓練。它是各種訓練的一種最為基礎和簡單的自我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運動員真正地讓自己的狀態(tài)達到松弛的一種訓練手段,能夠非常有效地使運動員的精神狀態(tài)和緊張程度得到調節(jié),無論是技能狀態(tài)還是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從而保證在比賽中各項技能水平得到正常發(fā)揮。
2.自我信心培養(yǎng)訓練。運動員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及訓練水平,特別是在比賽中的目標通過自己努力一定能夠達到,相信自己目前的競技狀態(tài)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從而達到自己賽事目標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這種訓練應當貫穿到日常的訓練和生活中,同時在比賽中要做好自我調節(jié),樹立信心。
3.自我暗示訓練。自我暗示訓練是通過詞語的概念,對運動員自身產生心理作用的一種訓練,把自己的思維和行為都程序化。
4.表象訓練。表象訓練是指運動員在整個運動的全過程中,腦海里一邊呈現在運動過程中自己的表現,一邊是自己產生在比賽中所應表現的感覺的一種訓練方法。它能使運動員在頭腦里描繪動作表象時,使有機體產生各種生理變化,這些變化還可以使運動員在表象動作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覺醒水平明顯上升,并可獲得相應的反饋信息。
5.意志力訓練。運動員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難、障礙和不斷地提高技術水平中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在訓練中有意識地為運動員設置一定的困難和障礙,通過克服困難和障礙,使運動員的意志力得到磨煉,這是一個培養(yǎng)意志品質的有效途徑。
三、心理訓練起到的作用
隨著目前現代運動水平的不斷發(fā)展,運動訓練和比賽負荷量逐步增加,導致運動員的心理負荷也逐步增強了。同時,運動員年輕化,年齡小的運動員心理發(fā)展還不夠成熟。為了保持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時的心理穩(wěn)定性,心理訓練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凸顯。
(一)有助于幫助運動員克服恐懼和消除緊張。
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出現的緊張現象是一種正常的身體機能現象,必然在生理方面有所反應。加強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提示運動員在緊張情況下將要出現的一些情況變化,這樣能使運動員通過反復訓練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反應,進而消除緊張,克服恐懼。
(二)有助于掌握和改進自身的技戰(zhàn)術。
運動技術的掌握與改進,不僅是對肌肉活動的訓練,也是對大腦和心理機能的訓練。在心理訓練中,運動員有意識地利用自己的頭腦中已形成的運動表象進行自我訓練。通過這種訓練,運動員視覺、動覺結合起來的運動表象回憶,就能達到和改進自身技術和掌握更高技戰(zhàn)術水平的目的。
(三)有助于運動員消除疲勞和恢復體力。
心理訓練有助于幫助運動員消除疲勞和恢復體力。平時的艱苦訓練和頻繁緊張的比賽往往使運動員出現疲勞和體力不佳的狀況。國外研究表明,大運動量訓練后,進行一定時間的心理自我調整訓練與平時休息一小時效果等同,同時,這種訓練方式更加有助于運動員消除疲勞和恢復體力。
(四)有助于增強運動員的信心。
運動員的自信心往往建立在乎時訓練水平的基礎之上,隨著運動員訓練水平的不斷提升,自信心也會不斷增強。自信心的增強能夠使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正常發(fā)揮自己的訓練水平,同時在比賽過程中有助于達到對自己提出的新目標,進而使運動員對自己的信心得到極大的提升。
(五)有助于發(fā)展運動員的意志品質。
現代運動競賽的特點是運動成績高速增長,運動員之間的技術水平日趨接近,競爭更為激烈。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運動員不僅要有良好的技術、戰(zhàn)術和身體素質,而且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品質。因此,隨著心理訓練水平的不斷提高,運動員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自制性均會得到提高,進而有助于發(fā)展運動員的意志品質。
四、進行心理訓練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是一項極為復雜而且個性很強的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慎重,認真負責,堅持系統(tǒng)性。
(一)心理誘導和心理咨詢對心理訓練有著重要意義。
首先,心理誘導和心理咨詢是心理訓練的基礎,也是心理訓練的必經之路,他能使運動員避免盲目性的重復訓練,而且難以產生厭煩情緒。其次,要適時地把心理訓練滲透到運動員的生活、訓練和比賽中去。
(二)要注意啟發(fā)運動員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在選擇接受心理訓練的對象時,必須出自運動員本人的自愿和主管教練員的支持。當運動員認識到自己確有心理障礙或心理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同時相信心理訓練有可能幫助他解決問題時,他才能主動地接受心理訓練,積極自覺地配合并認真執(zhí)行各種心里訓練計劃和完成作業(yè),堅持系統(tǒng)訓練。
(三)注意心理訓練方法和措施的實用性。
心理訓練的方法不一,種類繁多,必須根據運動員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其訓練與日常生活的實際條件,從中選擇他們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和手段。訓練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應不超過三十分鐘。在訓練內容上,盡量結合專項特點,逐步與技戰(zhàn)術結合起來。
(四)注意處理好技術、戰(zhàn)術與心理方面進行訓練的關系。
運動訓練的內容包括身體素質訓練、技術訓練和戰(zhàn)術訓練之外,還應有心理素質和認知能力。這些能力主要包括觀察能力、分析判斷能力、運動表象能力、正確把握形式的能力、表現能力、決策和行動的能力、注意力集中與分配的能力、自我評價能力、自我影響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干擾能力、激發(fā)和動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有針對性地與身體、技戰(zhàn)術訓練密切結合的心理訓練,可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這些能力。
[責任編輯:盛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