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速鳳媛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醫(yī)院腫瘤科,云南 玉溪 653100)
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聯(lián)合超聲熱療預防PICC置管后早期機械性靜脈炎療效觀察
劉 麗,速鳳媛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醫(yī)院腫瘤科,云南 玉溪 653100)
目的:觀察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聯(lián)合超聲熱療預防PICC置管后早期機械性靜脈炎(48~72h)的療效。方法: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均實施超聲熱療,觀察組加用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治療。結果:早期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聯(lián)合超聲熱療預防PICC置管后早期機械性靜脈炎有顯著效果,能有效減少早期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
PICC置管;早期機械性靜脈炎;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超聲熱療
近年來,由于PICC置管具有保護血管、留置時間長、減輕痛苦等優(yōu)點,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其能提供無痛性輸液通道,但是部分患者在輸液過程中易發(fā)生機械性靜脈炎[1]。我院采用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聯(lián)合超聲熱療預防PICC置管后早期機械性靜脈炎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00例,均為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PICC置管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23~58歲、平均(40.01±1.27)歲。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4~58歲、平均(41.02±1.16)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PICC置管適應癥;②為首次PICC置管。
排除標準:①伴有相關置管禁忌證;②臨床資料不完整。
兩組均給予PICC置管后超聲熱療。采用單腔導管,選擇右或左手的肘正中靜脈和貴要靜脈穿刺,然后采用超聲波理療儀照射穿刺部位皮膚,照射功率為15~30W,探頭距離皮膚2cm,日1次,每次30min。
觀察組加用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168)。在穿刺點上方將凝膠沿著靜脈涂抹于皮膚,直至凝膠完全吸收,日2次,7天為一療程。
觀察PICC置管后早期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
用SPSS19.0軟件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早期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觀察組4.00%、對照組22.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早期機械性靜脈炎為急性無菌性炎癥,由于置管導致人體血管內膜損傷而引起,其發(fā)生與操作者穿刺技術的熟練度、導管選擇、穿刺側肢體活動、靜脈壁損傷修復能力密切相關[2]。研究顯示,早期機械性靜脈炎常在置管后48~72h內發(fā)生。導致早期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因素主要與導管型號不當,例如患者血管較細,而導管較粗,從而使導管無法在血管內漂浮;醫(yī)護人員穿刺技術尚未熟練,反復穿刺血管從而易導致機械性靜脈炎;與固定不妥、穿刺側肢體活動較大相關。
超聲熱療能加快血液循環(huán),擴張血管,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提高機體的修復力和抵抗力。照射穿刺部位能解除神經末梢的壓迫和刺激,對置管后早期機械性靜脈炎具有一定的預防效果。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為二乙胺水楊酸和七葉皂苷鈉的復合制劑,七葉皂苷鈉能通過增加人體腎上腺皮質固醇類化合物分泌,從而發(fā)揮抗炎作用;通過恢復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進靜脈回流,增加自身靜脈張力,改善血液循環(huán)。而二乙胺水楊酸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治療由于創(chuàng)傷或者炎癥引起的腫脹疼痛具有顯著效果,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通過在穿刺部位皮膚涂抹凝膠,能增強局部抗炎效果,其對皮膚黏膜無刺激性,具有、使用方便、效果顯著等特點。超聲熱療和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聯(lián)合應用,能顯著改善組織細胞缺氧,減輕導管對血管的刺激,降低早期機械性靜脈炎[3]。
綜上所述,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聯(lián)合超聲熱療預防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具有顯著的效果,能減少早期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
[1]劉艷梅,吳云娣,林國英,等.七葉皂苷鈉凝膠聯(lián)合熱敷預防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效果[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4,24(4):421-422.
[2]代安志.PICC導管相關感染危險因素與護理方法概述[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3,(8):696-700.
[3]李云平,曹丹,邵志芳,等.紅外線照射、七葉皂苷鈉凝膠結合地塞米松及護理預防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激光雜志,2015,36(5):80-82.
R54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7)09-1059-02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