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江
滿堂灌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一種低效率的教學法。老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學生僅僅是觀眾,課堂上教師目中無人,教學主次顛倒,教學的達成重結果輕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被動單一,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這種教學方法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新課程背景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益是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根據(jù)自己的實踐,探索出了”自主預習—合作探究—學生展示—師生點評—課堂檢測—歸納總結”的語文高效課堂模式。在課堂上,老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所有的學生參與學習,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是學生探索知識的引路人。這種教學模式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一、理論依據(jù)
(1)“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
(2)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練為主線,讓學生人人都會學,人人都學好,全面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教育的本質是關注每一位學生.以發(fā)展的目光培養(yǎng)學生,因地制宜,對癥下藥。
(4)素質教育的本質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
1.自主學習
包括課前預習和課中自學。課前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依據(jù)導學案進行自學,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記錄下來,.然后帶到課堂上進行小組交流.在課堂中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
2.合作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各小組成員之間對照答案,討論交流,由一名學生歸納總結。
3.展示探究成果
展示的方式靈活多變,可以投映展示,可以用口頭語言表達,也可以寫在黑板上。
4.師生評價
包括答疑解惑和方法指導。重點講解學生的疑難點和易錯點,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5.課堂檢測
重點檢測學生對本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6.歸納總結
包括階段性總結和整體性總結。根據(jù)課型和內容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同時做好整堂課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三、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確定了課堂教學的六個步驟:學生據(jù)案自學—小組交流討論—各小組展示探究成果—師生評價—課堂檢測—課堂小結。每個班級將學生經過優(yōu)化組合,分成6~8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學習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組成,各個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小組成員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具體來說,重點抓好如下環(huán)節(jié):
1.自學前的指導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他們需要自學什么內容,怎樣進行自學,達到什么要求等。學生自學前的指導一定要具體、明確,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心中有數(shù),才能在自學的過程中增強針對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2.學生自學
課堂上教師把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盡量讓學生通過閱讀、探索、思考、觀察、操作、想象、質疑、和創(chuàng)新等豐富多彩的認識過程來獲得知識,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積極的閱讀思考或動手操作,嘗試通過獨立與合作方式理解課本知識,并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結構。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探究問題有主見,能提煉學習所得。其目的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能動性,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同時讓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暴露出的問題,以便增強”教”的針對性,不致重復學生自己已經學會的內容。
3.合作探究
要求各小組組織有序,討論熱烈,團結協(xié)作,優(yōu)秀生對學困生要幫扶到位。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學過程中已經學會的問題不再探究,主要探究那些自己學習起來有困難的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以組長為中心,組員積極參與,并且在組內達成一致。除此之外,還要探究那些大家都有爭議的問題,開放性的問題等,探究的越激烈越好,最終大家達成一致,達不成一致的還可以組間探究。
4.展示探究成果
要求各學習小組積極主動展示探究成果,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要對共性度高的問題或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答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強化團隊意識。表達方式力求多樣化。
5.師生評價
每個學生都可以對其他小組的探究成果進行評價與質疑,教師在學生自學、合作探究的基礎上,結合存在的問題和疑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在該階段要做到三個”明確”:①要明確點撥的內容。點撥的內容主要是學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內容;②要明確點撥的方式,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表述問題、解決問題、綜合運用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6.當堂檢測
當堂檢測就是指教師課堂上要留出不少于8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導學案上的當堂檢測題。其目的是檢測和鞏固本節(jié)課的所學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通過檢測把知識轉化為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7.課堂小結
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有效的課堂小結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課堂教學內容的最佳方法,它可以達到畫龍點睛、提煉升華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謝幕”藝術,精心設計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理解文本、升華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