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嫻婧
【摘要】長期以來,語文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都起著主導性的作用,而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不便于語文課程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對話型”的語文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并逐漸在各大中小學校推廣,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實施起來還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通過對話的形式,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自然也就有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將其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對高中生而言,也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就“對話型”語文教學策略的實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學;對話性;教學模式;策略;探討
語文課程教學中,如果課堂教學的氣氛更加活躍,作為一名高中生,在緊張的學習任務下,對知識的吸收往往是最有效的。主要表現(xiàn)為: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及時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對話型”的語文教學模式則使得這一場景變?yōu)榱爽F(xiàn)實。從目前“對話型”語文教學策略的實施效果看,語文教學質量的確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那么如何讓“對話型”的語文教學策略得到更好的實施,這是本文需要探析的問題。
一、實施“對話型”語文教學策略的意義
1、促進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對話型”教學策略,能夠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融洽。因為通過“對話型”教學,師生之間在學習上將會有更多探討的機會,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師了解到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看法,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把心中的疑惑及時告訴老師,并獲得幫助。
尤其是高中生學習壓力大,通過“對話型”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疏導學生的心理壓力。長此以往,學生和老師就會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這樣不僅對提升語文教學效果有幫助,當學生更加信任老師,老師更加理解學生之后,雙方的關系也變得亦師亦友,從而更加的和諧融洽。
2、促使師生之間地位更加的平等
雖然“對話型”只是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一種模式,但是也是改善師生之間地位的一種有效途徑。當教師愿意和學生加強對話,也就意味著教師不再把自己當作整個語文教學中的主體,而愿意用心去傾聽學生的思想,這也是開展“對話型”教學模式的前提,更是雙方地位平等的一個表現(xiàn)。
在課堂之上,教師不再一味地自顧自的講課,而是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和聽課后的反應,以此判讀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會在課堂上多問學生幾個為什么,以及對重要且有難度的內容反復講解,這樣才能使“對話型”的語文教學策略真正落到實處。
而在課堂之下,對成績稍微落后、聽課稍微吃力的學生多加關心,這樣也使得學生感受到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并且愿意把自己的問題和想法說出來,只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平等了,教學的目的也就實現(xiàn)了。
由此可見,“對話型”語文教學策略實施不僅是在課堂上,課堂下同樣如此,只有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以自我為主體的思想,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就更加的平等。
3、激發(fā)學生無窮的想象力
學生是一個充滿智慧的群體,隨著他們所學知識內容的逐漸增加,他們的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然而很多火花的迸發(fā)都是來源于與他人的對話中。因此“對話型”教學策略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無窮的想象力的。
語文是一門文字學科,雖然不需要太豐富的想象力,但是沒有想象力也是無法學好這門學科的。教師通過“對話型”教學策略,在課堂上則能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尤其是在閱讀題型中,要想完成好就需要學生深入的體會文章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當學生陷入困境的時候,教師通過問話和引導,則能很好的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去想象,并獲的更真實的感受。因此,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對話教學過程是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無窮的思維想象力的。
二、如何有效實施“對話型”語文教學策略
1、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對話氛圍
“對話型”教學最大的一個特點則是民主、平等。因此一個枯燥、煩悶的課堂是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而且在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們更是無法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作為語文教師,為了將“對話型”語文教學策略實現(xiàn),就要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對話氛圍。
首先是在座位的安排上,如果班級學生人數不是很多,最好把學生的座位安排的緊密一點,這樣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也更便于學生針對某個問題進行小組式的討論,同時也能潛意識的讓學生感覺到凝聚在一起的氛圍。
其次是規(guī)范學生的說話行為,有些學生在老師講課的關鍵時刻故意打斷老師談話,急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其實是非常不利于教學的。所以規(guī)定當老師提問或者允許的情況下,學生才可以自由的發(fā)表言論,當和同學的觀點不符的時候,要互相尊重,且不可以因為觀點不同而發(fā)生爭吵,只有定下規(guī)矩才能更好的營造一個良好的對話氛圍。
2、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討論話題
很多學生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之所以在“對話型”教學策略中不善于表現(xiàn),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老師提出的問題無法激發(fā)他們討論的熱情。因此要求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課程中,要注意話題的選擇,比如:話題的生活化。
學習古詩《贈汪倫》,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學習名篇詩句,了解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友情以外,還可以設置一些生活化的問題,比如:你覺得深刻的友情應該是怎樣的?你和你的朋友之間最難忘的事情是哪一件?
由于這些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則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并借助日常的生活積累去思考,同時這樣的話題還起到矯正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作用。
3、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對話形式
“對話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其實就是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顛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話模式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要想讓“對話型”的語文教學模式起到有效的作用,豐富多樣的對話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教師與學生對話,則體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再是灌輸與被灌輸的關系。在適當的環(huán)境中,雙方可以自由發(fā)表在語文學習和教學中的建議。比如:語文課文或者閱讀中時常會遇到關于夢想這一類的話題,教師則可以組織一節(jié)課,和學生一起分享:我的夢想是什么?進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從而更有利于語文“對話型”教學活動的開展。
其次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除了加強和師生之間的對話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間相互交流,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學生分組,每次討論相關話題的時候,都分組進行,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感到民主的愉悅體驗,還能將這份體驗和他人進行分享。
三、結語
語文教學是一門相對感性的學科知識,這一特征也決定了“對話型”語文教學模式存在的必要性。通過對話,既能夠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更能為教師今后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借鑒意義。但是關于“對話型”語文教學策略實施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偠灾?,只有師生之間相互配合,“對話型”語文教學策略才有存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建軍. 語文對話教學[M].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05.
[2] 孫春成. 語文課堂問題教學策略[M]. 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