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
摘要:當前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數據得到迅猛發(fā)展,大數據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同時,其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增,在我國社保服務當中,在未來運用大數據這一概念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文中通過針對大數據時代的特性分析,提出了社保審計工作的一些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社保審計;理念更新;應用研究
1.當前審計模式的局限性探究
1.1計算機輔助審計工作的模式過于傳統(tǒng),效率較低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保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審計工作者必須積極轉變其固有思想理念,積極充實自身的技能,這些都顯得極為重要。然而,由于信息技術發(fā)展過于迅猛,審計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快速適應的效果,工作中常常出現一系列問題,對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質量的提升帶來一定的影響。一線審計人員在工作中需要運用數據庫服務器,組間數據存儲的硬件設備,然而實際審查時遇到的數據量十分龐雜,在工作時耗時耗力。此外,隨著數據量的激增工作時常常由于服務器或存儲設備自身限制,出現了大量數據冗余現象,數據處理很難得到切實保障。所以,審計人員必須及時更新自身理念及時掌握新設備的使用技巧,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1.2數據抽樣處理使得信息的完整性受到影響
當前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受傳統(tǒng)理念影響,普遍針對數據采取隨機抽樣化處理,以確保數據規(guī)模得到減少,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這就是所謂的利用少量數據獲取有價值信息的數據處理理念。然而,隨機抽樣化處理很難保障數據的完整性、代表性,對于數據處理的細節(jié)很難做到重視。所以,其自身存在認識偏差,主觀性較為嚴重。
1.3審計人員的業(yè)務能力參差不齊
在當前審計工作中,很多審計人員對于信息化審計工作的認知普遍存在缺陷,認為審計就是普通的“查賬”,這是會計人員的職責所在,而計算機人員只是扮演為會計人員工作提供便利的角色,這種思維觀念與審計工作面向“整體化”的綜合需求不相適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審計人員整體性提高。
2.大數據時代社保審計工作的思維變更及應對策略
2.1從抽樣樣本到全局數據整體管控
在傳統(tǒng)的審計理念當中,人們通常采用樣本抽樣來代替全體數據的模式,很多人通常由于數據抽樣取得時效而沾沾自喜。通過大量的實踐研究發(fā)現,只有當樣本抽樣的隨機性能夠充分體現全體數據時,才能夠客觀公正地表現出整體的應有特性。然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隨機抽樣的理念可以被摒棄了,因為各種高效能的計算設施和計算理念可以讓大規(guī)模數據處理不再成為數據處理的瓶頸。審計人員應該積極革新自身對于數據處理的思維模式,充分運用新設備新技藝全面提升自身審計能力。
2.2接收更龐雜或者更不精確的數據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長久以來,人們普遍將追求數據的精確性與可靠性理念深入人心,當大數據時代來臨時才發(fā)現僅僅擁有大概6%的數據可以有效地轉化為結構化數據并備份到傳統(tǒng)的數據庫當中,很難針對那些較為龐雜或者不精確的數據進行處理,使得超過九成的非結構化數據很難得到有效運用。因此,只有審計人員充分接收更龐雜和更不精確數據的理念,才能滿足未來數據處理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充分降低數據容錯的標準以方便融入更多的數據,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數據處理的實際效果。
2.3明確“是什么”比明確“為什么”更好
在傳統(tǒng)的思維理念當中,人們普遍將“為什么”作為解決問題的基本理念。然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可以適當的摒棄這種認知。與數據抽樣化相比,大數據理念的引入使得數據分析更為精確更為便捷,而且很難受到偏見的干擾。所以在數據處理時不一定非得知道“為什么”,可以讓數據自身發(fā)揮時效,這是新時代下處理數據的新式思維模式。大數據時代思維模式的合理變化,可以有效推動多個行業(yè)工作理念的轉變。對于數據處理非常龐雜的社保審計工作來說也不可能例外,必須積極引入新思想、新理念,這樣才可以為社保審計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3.大數據思維理念對社保審計的影響
3.1全數據審計理念
在大數據時代,有效開展更大范圍的審計探究,社保審計不應該被審計部門內部數據處理所局限,可以與外部相關數據充分融合,提升其數據處理能力。其次,還可以通過開展聯合審計工作來提升社保審計效率,審計工作不能局限于單一的審計對象,必須將多個與審計業(yè)務相關聯的對象聯合起來進行系統(tǒng)審計,這樣就可以有效拓展大數據范疇,及時發(fā)掘在單一審計當中不能發(fā)現的問題并加以解決。
3.2積極構建云計算的審計理念
就云計算而言,它是對互聯網的相關服務進行有效拓展利用并實施交付的一種理念,它要運用互聯網來供給一些動態(tài)化、拓展化、虛擬化的資源當中?!霸啤笔侵冈谖磥頂祿幚懋斨?,充分運用互聯網將計算技能視為商品進行交換的一種理念。這樣在審計當中,審計單位可以將數據存儲于云端,審計過程不需要導入個人電腦,而是利用云服務將相關的計算請求上交給服務端,再有服務端進行任務分配,并快速取得計算結果,這樣可以有效的節(jié)約時間提升審計效率。另外,審計進程中所涉及的程序設計、系統(tǒng)維護、系統(tǒng)升級等都不需要審計單位單獨負責,而是由云軟件進行服務,這樣可以有效提升系統(tǒng)兼容性,使審計人員更加高效的投入到業(yè)務處理當中。
結語
總之,當前社保審計工作需要充分結合大數據處理的相關理念,工作人員可以有效地利用計算機進行審計。然而,數據發(fā)掘技術的使用力度普遍較低,很多人員還沒能針對大數據審計模式進行充分認知。所以相關部門必須強化大數據審計理念的宣傳力度,為審計人員更好地掌握大數據審計模式的操作流程和使用特性提供幫助,進而提升社保審計的實際效率。
參考文獻:
[1]朱鎖秋.信息化環(huán)境下社保審計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中國市場,2014(14)
[2]戴孝琪.社保審計中對制度設計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外資(下半月),2013(08)
[3]王小平,涂幸福.信息化社保審計的“3難”與“4創(chuàng)”[J].審計與理財,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