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葉華
近幾年,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在習作教學中堅持“學生需要是習作教學行為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點”的習作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心聲中,不斷調整習作教學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老師,為什么我們的習作分數總是那么低?真沒有心情習作!”
——讓我認真解讀新課標
一直以來,習作在學生心中難,難于上青天;在老師心中難,難于愧對天。由于水平不高,因此,分數也不高。學生難以形成投入寫作的興奮點。面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心聲,我重溫新課標。2011版課標總目標指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從新課標中,我發(fā)現課標中的主要目標及變化:
從以上看出:新課標的要求不高。但為什么一落到我們語文老師手上就這么高?其一,我們老師都對學生的要求高?;孟胛覀兠恳粋€學生都是“小作家”“小文學家”。其二,語文老師過于苛求。常聽老師這么說“這些字那么難看,扣他一些分”“這篇文章不夠長,一定要扣分”“這件事沒有新意,只能給70分”……
在近幾年的習作教學中,我采取“激勵策略”,對達標的學生給予肯定。根據學校對我所教學生進行的調查,他們對作文已經建立了信心,所有學生再也不怕寫作文。
“老師,我有事例,但不敢說?”
——讓學生敢說、寫真事
寫作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自我表達和實用交際的需要。例如寫我們的課余生活。學生的課余生活本來是豐富多彩的,為什么學生還是寫不出來?問題關鍵在于,學生覺得老師希望他們在課余生活中要讀課外書、多做好事,課余生活要有意義;而現實中的學生是任性的,習作時,搜腸刮肚也找不出“有意義”的東西,就感覺習作真的很難。所以,在習作教學中,我總鼓勵學生敢說些真實的事。哪怕面對學生的叛逆,只要是好文章,我也給予鼓勵。如在五年級仿寫人物的習作課堂上,一位頑皮的學生寫了一篇讓我又愛又恨的佳作——《披著羊皮的狼——梁老師》。文章中,把我的“羊”性與狼“性”刻畫得入木三分。在事實面前,我給了那個學生100分。
由于運用了這一策略,我的學生逐漸養(yǎng)成“用我手寫我的心”的良好寫作習慣。
“老師,我們沒有習作的技巧”
——讓學生掌握習作的基本“套路”
一直以來,不少老師扛著“文無定法”的招牌。習作教學如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隨意性特大:有的說要從觀察入門;有的說應多思考;有的說要掌握諸多的習作方法、技巧方能過關;有的說應多讀書;有的說愛怎么寫就怎么寫;有的說照范文多模仿即可……眾說紛紜,難怪孩子們每遇習作無所適從,誠惶誠恐。眾所周知,雖“文無定法”,但同時也有“文貴有法”之說。我們教學生習作時,也必須從最基本的功夫教起,讓學生掌握習作的基本“套路”。
對小學生來說,學寫習作主要碰到兩個問題:一是沒有東西寫;二是有了東西也不知道怎樣去寫。第一個是如何搜尋材料的問題;第二個是如何表達事物與情感的問題。我在進行習作訓練的時候,要倒過來操作:先教會他們如何表達,然后指導孩子在生活中尋覓習作的材料。
1.課文教學指導——仿寫
近年來,我總把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表達方法。
在新教材中每個單元的課文其實就是習作的例文。例如:三年級語文第四單元的習作是寫一篇觀察日記。我在教學《花鐘》一課時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認真觀察,生動地表達。所以文中提及“牽?;ù灯鹆俗仙男±取?,我有意識地打開課件,讓學生觀察牽牛花的圖片,然后讓他們嘗試用自己的方法來表達。結果學生的回答讓我十分滿意:牽?;ù蜷_紫色的傘、牽牛花盡情地大笑、牽?;ㄏ蛭覀儐柡谩颗;ㄔ诔琛颗;ㄔ谔琛搅擞^察日記時,學生的表述就生動起來。我們的生物園可愛極了,石榴樹剪了下一個帥哥的頭,蝴蝶花穿著綠色的裙子跳舞,松樹穿著軍裝唱歌,桔樹媽媽抱著寶寶在欣賞他們……
2.情境模擬
在習作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心中有素材,但對于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回憶起來的時候會出現脫節(jié)的問題。我便讓學生出來情境模擬,還原他們的記憶。在這個過程中,也讓學生口述補充學生的動作是否到位。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讓他們在寫作時不出現錯漏,也讓學生發(fā)揮合理的想象,使我的習作教學達到源于生活、提煉于生活的目標。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