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穎
摘 要: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用特別設計的課程、教材、教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設備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進行的教育。特殊教育的對象是特殊兒童,他們是一群身心有缺陷的孩子,他們的認知特點是:感受性慢和范圍狹窄,其他感覺反應也較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圍狹窄;記憶不僅缺乏明確目的,而且容量小,保持不牢固;語言方面不僅發(fā)展速度慢而且詞匯存儲量少;思維方面刻板、缺乏分析、綜合、抽象的概括能力,不會根據條件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思維定向和思維方式,缺乏獨立性和批判性。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習得知識,掌握技能是特殊教師要不斷思考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讓學生參與課堂的教學理念已深入培智學校的課堂教學。但是,教師在培智學校還會經??吹竭@樣的情景:在課堂上,老師很有激情、耐心,但學生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他們常常注意力分散、沒有反應。然而如果能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很大的幫助,教學效果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更好。根據相關的實踐,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培智學校語文課堂中的作用。
關鍵詞:特殊教育;多媒體技術;培智學校;語文課堂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多媒體課件中,鮮艷的色彩、形象的畫面,對于吸引特殊兒童的注意有非常大的作用,能補償他們反應遲鈍及注意力分散的缺陷。
例:在教學《認識襪子》一課時,我考慮到如果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停地教學生認讀會枯燥乏味,我們的孩子的注意力會不集中,而且容易處于游離狀態(tài)。于是在教學新課時,我通過多媒體動畫導入:美羊羊給我們帶來了禮物進入課題。其中美羊羊采用的是會動的動畫,當同學們想知道里面的禮物時,通過點擊多媒體,一雙雙五顏六色的襪子就會從禮物盒里飛出來。通過有聲有色的動畫進行教學不僅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讓學生從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喜歡學習、熱愛學習。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激發(fā)興趣、增強參與意識
特殊的孩子因為其身心的特點,對身邊的事情缺乏興趣,思維簡單,對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語言文字感覺困難,而對于語文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更是困難。多媒體教學能做到將復雜的語言文字通過聲音、圖片、動畫等方式呈現出來,讓課堂更活潑、更具趣味性。多媒體教學能將聲音、光線、情景融為一體,為抽象枯燥的語文課堂創(chuàng)設美的意境。例如,在教《美麗的公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公雞的特征,我制作了這樣一個課件:一個公雞雄赳赳地出現在電腦屏幕上,它有紅色的冠子、漂亮的外衣,還有油亮的脖子和金黃色的腳。它抬著高高的頭,仿佛在說:我是最漂亮的公雞。通過動畫的形式給學生展示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大公雞。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更理解了公雞“冠子”“羽毛”“腳”的顏色。動畫和圖片的結合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對教材的理解也更具體、更深入。又如,在學習《小猴摘桃》一課時,我用心地制作了一個PPT課件:小猴下山,先到玉米地(掰玉米),又到桃園(摘桃),到西瓜地(摘西瓜),到樹林(追小兔),最后空著手上山(回家)了。生動形象的課件畫面和講解、板書的有機組合,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小猴到過哪些地方?”最后為什么是“空著手呢”?讓學生較好地領會了課文大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并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來,不僅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審美情操也得到陶冶。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演示,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活動能將運動和學生的思維緊密地聯系起來,因此對于特殊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特殊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短,喜歡操作活動。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教學,讓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加深,能從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多媒體技術能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使學生充分感知形象,在頭腦中形成表象,再與學生的動手操作相結合,這樣就有助于學生理解語文文字的概念。例如,在語文課上,為了讓學生認識“紐扣”“扣眼”,學會自己扣扣子。我首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直觀地演示了各式各樣的紐扣,讓學生初步地認識紐扣;接著通過多媒體動畫向學生展示了整個扣扣子的過程,讓學生初步領會如何扣扣子。最后把準備好的衣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學扣扣子。通過這樣直觀演示與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原本抽象難懂的語文課變得簡單易懂,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通過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對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還能訓練學生的感官知覺。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將抽象變?yōu)榫唧w
特殊兒童的思維簡單、直觀、遲鈍,對于事物的了解停留在表象,缺少分析與綜合。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變抽象為具體,有利于學生理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如:在教學《認識表情:開心、傷心》一課時,學生難以理解“開心、傷心”等詞語,我通過把圖片“笑臉、哭的表情”等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課件上的圖片去引導學生理解詞義,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理解,還能讓教師教起來更容易。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特殊兒童思維刻板,形象思維欠缺。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動畫演示,能給特殊兒童的形象思維提供臺階,有利于發(fā)展形象思維。例:在教學《洗臉》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洗臉的過程,我用多媒體動畫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一個小朋友自己浸濕毛巾并通過擰干完成整個洗臉的過程。
洗臉的過程通過這樣一個動畫的演示,充分刺激了學生的各種感官,這有利于發(fā)展特殊兒童的形象思維能力,同時也讓洗臉的步驟深深地印在孩子們的腦海里。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培智學校語文課堂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激發(fā)特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注意力,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改變了培智學校以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對特殊兒童的發(fā)展及補償缺陷發(fā)揮重要作用。此外,多媒體技術的介入也能使孩子們從中體驗學習的快樂,體現了在快樂中學習,從學習中獲得快樂的理念。
參考文獻:
[1]饒從滿,楊秀玉,鄧濤.教師專業(yè)發(fā)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劉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論[M].華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