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韜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在不延長教學時間的前提下,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益,是廣大一線教師關注的焦點。在深入調(diào)研、反復探究、無數(shù)次實踐的基礎上提出“361高效課堂”模式,并以此為基礎不斷探索其建構的有效策略。
一、“361高效課堂”的靈魂
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fā)展學生。
二、“361”高效課堂模式的定位
1.從教學時間上定位“361”
課堂45分鐘按3∶6∶1比例劃分,文科教師講解、引導和點撥提升的時間為30%,約15分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占到60%,約25分鐘,剩余10%用于檢測反饋,約5分鐘;理科教師講解、引導和點撥提升的時間為60%,約25分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占到30%,約15分鐘,剩余10%用于檢測反饋,約5分鐘。
2.從教學內(nèi)容上定位“361”
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30%知識不用講,學生自學就能學會,60%是通過合作探究才能學會,10%是通過學生思考討論、教師點撥引導及反復訓練才能理解掌握。
3.從教學主體上定位“361”
即按30%優(yōu)秀生、60%中等生、10%后進生的比例,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文理協(xié)調(diào)、男女搭配”的原則成立學習小組。每組6人左右,并選擇一至兩名學習好、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小組長,負責組織本組同學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
4.從教學目標達成上定位“361”
即30%學生很好地掌握了學習內(nèi)容,能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和遷移;60%學生較好地掌握了學習內(nèi)容,能自主完成作業(yè),對知識進行歸納;10%學生不能自主完成作業(yè),需要教師或學生點撥。就目標而言,30%的“基礎達標”為100%,60%的“能力提升”為90%,10%的“拓展延伸”為80%。
三、“361”高效課堂的建構策略
(一)堅持三大原則
1.學生主體原則:問題由學生提出、過程由學生親歷、規(guī)律由學生發(fā)現(xiàn)、結論由學生說出,突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自主、合作、探究。
2.先學后教原則:學生預習在先、思維在先、表達展示在先,以學定教。
3.分層教學原則:結合學情,學生分層;整合教材,目標分層;作業(yè)設置,訓練分層。
(二)立足三個改變
1.教師角色的改變:“師長”變“學長”,把學生推到前臺,自己退到后臺,讓學生自己跑。
2、學生角色的改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開放、自主、合作的課堂,讓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成為現(xiàn)實,擺脫了被動接受的局面。
3.教室功能的改變:“教室”變“學室”,“講堂”變成學生自由發(fā)展的“天堂”,教室成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三)實施六個環(huán)節(jié)
1.自主學習
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前確定的教學目標和預置問題進行自學。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通過看書、思考、查資料、操作等方式自學感悟。教師要考慮如何科學地指導學生自學,充分考慮自學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讓學生明確 學什么,怎么學,達到什么要求。
2.合作探究
學生自學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后,組內(nèi)交流學習情況,解決自學中沒能弄懂的問題。讓優(yōu)生影響、帶動、幫助同組的人,更多關注后進生,共同討論共同進步,最大限度地解決本組自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隨后,進行小組交流。各小組根據(jù)合作探究的情況,把成果或者本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在班上進行展示,其他組補充、質(zhì)疑。
3.精講點撥
各小組展示、補充、質(zhì)疑后,教師引導學生提煉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歸納解題思路和方法等。對于全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和易錯、易混、易漏的知識點進行精講點撥。教師在講授中要做到:一要精講,嚴格執(zhí)行“三講三不講”的原則,講難點、講聯(lián)系、講規(guī)律;學生自學就會的不講,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能弄懂的知識不講,能以練代講的就只練不講。二是點評。教師引導學生對典型問題再度展開討論,并適時點撥和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有更豐富的知識,更高的教學機智,更精湛的業(yè)務水平。
4.變式演練
教師通過變式教學讓學生對概念、定理、公式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并通過對問題的多層次變式構造,使學生對問題解決過程及問題本身的結構有一個清晰認識。教師可以把一些“變”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究,進一步內(nèi)化知識、延伸知識點。
5.檢測反饋
通過練習、總結等方法對學生個體、小組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進行檢測評價。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注意事項:(1)檢測題要結合學科特點精心設計,整合課本、資料上的題目,不能盲目照搬。(2)檢測題要分層設計,可設必做題、拓展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3)檢測題可以獨立完成,也可同桌兩人或同組完成,組內(nèi)進行互閱。學生能交流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完成,教師及時點撥糾正。
6.總結預置
學生總結,反芻消化,清理過關;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布置下節(jié)課的預習內(nèi)容,即每節(jié)課實現(xiàn)從預習的完成到預習的布置的一個學科知識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循環(huán)。
(四)實現(xiàn)一個目標
“36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覆蓋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課前自學、預習、質(zhì)疑,把能夠自主學會的知識在課前就完成;通過課中展示、探究、點撥,追求有效課堂,也就是在45分鐘的時間里力求課堂效益的最大化;通過課后鞏固、討論、拓展,強調(diào)有效練習和自主學習。整個過程突出以學為主的教學思想,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做學習的真正主人。
參考文獻:
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M].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