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而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p>
現(xiàn)有的語文教學分為識字、閱讀、寫作三個板塊,這三個板塊從不同角度考查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這三個板塊對學生而言,閱讀理解是最難的一個板塊,也是學生出錯率最高的一個板塊。教師往往只注重引導學生去閱讀、理解文章的涵義,而忽略教給學生完成這些學習任務所需要的方法,或者課堂上對于學生閱讀方法的掌握、遷移、運用缺少訓練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學生在閱讀中對文章的理解不夠深入,難以領悟文章所體現(xiàn)的情感,
閱讀理解的能力也無法得以提高,以至于錯誤率比較高。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閱讀理解的指導至關重要,要引導學生在提取和整合中進行閱讀理解,讓學生得以輕松閱讀、準確理解。
一、把握篩選信息的標準
在閱讀中,明確篩選提取標準極其重要。所謂篩選信息,就是領會閱讀的要求,按要求思考并解答問題。
1.要求從文章中直接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在閱讀理解中,時常會出現(xiàn)根據(jù)意思寫詞語、在文中找到相應的詞語、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填空等題型,這就要求學生能從名詞的概念出發(fā),提取由名詞概念生發(fā)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關鍵詞句,提取對其闡釋的信息。
例如,《中彩那天》片段閱讀:
從文中找到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煩悶——( ) 辨認——( )
反義詞:喜氣洋洋——( )
這一類型的題目就要求學生根據(jù)詞意在文中直接提取詞語來進行作答。
例如,《記金華的雙龍洞》片段閱讀:
這段話寫出內(nèi)洞的( )這些特點。其中,我最感興趣的特點是( ),我是從文中( )這句話中體會出來的。
這一類型的題目就要求學生能直接從片段中提取描寫內(nèi)洞特點的關鍵詞,并提取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關鍵語句。
2.要求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間接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在閱讀理解中,還會出現(xiàn)“在文中填上恰當?shù)恼Z句、理解畫線的句子的意思、文章給你什么啟示”等題型,這就要求學生能從文章主旨、作者寫作意圖、觀點和情感的角度出發(fā),尋找關鍵詞句,能從上下文提取有關信息并轉換,使這些語句的寓意具體化和明朗化。
例如,《生命生命》片段閱讀:
種子不屈向上的精神給了你什么啟示呢?
這一類型的題目要求學生能從作者的寫作意圖出發(fā),感知作者的情感,抒發(fā)對種子旺盛生命力的贊嘆,由此啟發(fā)學生要珍惜生命。
二、確認篩選信息的區(qū)間
在閱讀中,選擇材料信息必須按照一定的需求去選取,才有做到有效率、準確。需求規(guī)定范圍,即信息的篩選區(qū)間,要在確定的區(qū)間內(nèi)進行取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
例如,《普羅米修斯》片段閱讀:
根據(jù)片段內(nèi)容回答問題。
沒有火種時,人們遇到的困難是沒有火, ;沒有火,
?;鸱N被帶到人間后,人們用火 , ,
, 。
這一題便要求學生從文中直接提取信息,學生首先要確定信息的區(qū)間,即第一、第四自然段,再從這兩個區(qū)間選取相應的句子,最后從句子中提取關鍵詞語來回答問題。
三、通過抓關鍵詞句篩選主要信息
1.從題目中抓關鍵詞句進行篩選
每一篇閱讀理解,編者都會根據(jù)文章編寫題目,題目中蘊含著很多信息,有些在提示學生篩選信息的區(qū)間范圍,有些在告知學生能否從文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在暗示學生間接從題目中獲取答案。因此,審題準確是正確答題的關鍵所在。
例如,《普羅米修斯》片段閱讀:
短文第三自然段中有5個用錯的字,請你在文中圈出,再把正確地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在這一題目中有四處關鍵詞,首先題目中先提示學生在第三自然段篩選信息,其次告知學生錯別字共有5個,接著請學生先圈錯別字,最后將正確的字寫在橫線上,如果學生無法抓住這4處關鍵詞,那么就會導致答題錯誤。
2.從文章中抓關鍵詞句進行篩選
每一篇文章都有關鍵句,這些關鍵句有些是表達文章主旨的語句,有些是文中的概括句,有些是過渡句,有些是段首句,有些是文末點題句,有些是問題前后句等,它們往往能給我們提供一些集中、有效的信息。
閱讀方法的指導與訓練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我們在每一次對學生閱讀理解的指導過程中,都要引導學生在提取和整合中進行閱讀理解,讓學生慢慢熟悉并掌握這種方法。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做到輕松閱讀,準確理解。
參考文獻:
程書紅.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淺談[J].學周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