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
【關鍵詞】 體育教學;心理障礙;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086—01
體育教材內(nèi)容多,各項技術難易程度不同,為了完成體育任務,教師通常對學生身體方面的教育多,卻忽視了學生心理方面的培養(yǎng),因而導致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產(chǎn)生了膽怯、自卑等心理障礙。在心理障礙的刺激下,人體工作機能明顯下降,表現(xiàn)出精神緊張、反應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自我控制力下降等情況。特別對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差的學生來說,更容易產(chǎn)生恐懼心理,這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此,應引起體育教師的足夠重視。
一、心理障礙的形成因素
1.外部原因
(1)教材性質:體育教材中內(nèi)容較多,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有一定的要求,當教材內(nèi)容有一定難度時,部分學生往往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
(2)教學方面:在體育教學中,有些教師的教學方法、手段單調,講解枯燥,動作示范不規(guī)范、不準確,沒有吸引力,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和畏懼心理。
2.內(nèi)部因素
(1)缺乏興趣和主動性、積極性
每個學生都存在興趣、志趣、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差異,但學生的畏懼心理卻有著共同的特點,即對自己的弱項缺乏改進的興趣,一遇到訓練此項目時,便尋找各種借口逃避。
(2) 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
部分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認為只要把語文數(shù)學外語學好了,體育成績無所謂,表現(xiàn)出厭煩和無所謂的態(tài)度,對體育學習冷漠。
(3)意志不夠堅強
訓練動作失敗或身體受傷容易形成條件反射,過于愛“面子”,怕在同學面前做“砸了”被同學譏笑,遇到難度較大或有風險的項目,沒有用頑強意志去戰(zhàn)勝困難,而是產(chǎn)生怕苦、怕累、躲避的消極思想。
二、排除學生心理障礙的教學策略
1.激趣策略
要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首先就要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讓他們樹立自信心,樹立克服困難的意志。要使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養(yǎng)成與他人合作、積極向上的品格。其次要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民主的課堂氣氛,組織學生能參與的體育活動和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鍛煉,逐漸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2.量力策略
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就群體而言,存在著個性差異。就個體而言,存在著自身差異。在教育過程中,處理好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自身差異是消除學生羞澀、恐懼等心里障礙的有效途徑。
量力策略就是根據(jù)學生心理障礙發(fā)展的程度和個性差異,對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教學。通常是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三類。在教學方法和要求上要分別對待,以使優(yōu)等生“吃得飽”,后進生“吃得了”,讓他們都能看得著自己的學習前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有意讓后進生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充當一些簡單的角色等等。一旦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們的恐懼和厭惡心理,使他們重新樹立起對體育學習的信心。
3.情感策略
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小學生的身心正處在一個迅速發(fā)展的階段。在心理上表現(xiàn)為半幼稚、半成熟狀態(tài)。他們的成人感增強了,且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獨立的愿望。但他們往往又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自我監(jiān)督和自我控制。在活動方面表現(xiàn)為不能持之以恒。又由于他們認識的局限性,所以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因此,對在體育學習上已經(jīng)形成逆反心理的學生,就是要特別注重尊重他們,信任他們,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應把體育教學和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不論學生的閃光點是哪一個方面的,都要給予積極的鼓勵,使學生認識到教師時刻都在注意他們,并沒有因為他們存在的不足而忽視他們、放棄他們,從而讓他們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關愛,以逐步消除其逆反心理,逐步恢復其參與體育學習的信心。
4.評價策略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始終堅持關注學生運動能力的形成及發(fā)展過程,并切實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形式多樣化。如可建立體育學生“成長記錄卡”等,使其能反映學生某階段的成績、進步的程度、閃光點等,便于對學生的體育發(fā)展過程進行客觀評價。又如,可設置家校聯(lián)系單,讓家長參與子女的體育鍛煉過程并對其作出評價。對學生的體育評價應側重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合作精神和學生互評、自評等各個方面。新的評價方式能使學生經(jīng)??吹阶约涸隗w育鍛煉過程中的進步,增強自信心,及時消除各種心理障礙。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