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高+賓敏+謝思芹
摘要:近年來,隨著小屏幕手持設備的快速普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催生了一種新的學習模式一一移動學習,該文在介紹移動學習內涵和特征后,結合小屏幕手持設備的特點,提出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原則與流程,試圖搭建一個移動學習平臺。簡述其設計應用和實施,利用移動學習平臺更有效地進行學習,以其為移動學習提出一定的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移動學習;移動學習平臺;碎片化。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1-0133-02
1 背景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小屏幕手持設備的快速普及使用。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方式、閱讀方式。在人們接受傳統(tǒng)教育之余。為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提高人們學習效率,人類開始逐步進入移動學習時代。目前,基于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的研究較少。小屏幕手持設備進行的學習還沒有真正的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因此,應用小屏幕手持設備構建移動學習平臺,通過學習平臺進行學習,對適應現代人們的閱讀習慣、學習方式、合理利用零散時間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2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
移動學習是一種在移動設備幫助下、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fā)生的學習。移動學習所使用的移動設備必須能夠有效地呈現學習內容并且提供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雙向交流。移動學習是跨越多個情境的學習,對于構建學習型社會、支持非正式學習意義重大。小屏幕手持設備的移動學習具有以下特征
2.1 學習內容碎片化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fā)展,特別是無線移動網絡普及,學習內容很別于傳統(tǒng)書本上的知識,而基于小屏幕手持設備“小”的特點,決定了學習內容不能像傳統(tǒng)書本或電腦客戶端一樣顯示。如果那樣,會給人造成視覺上的不適應。從而影響人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學習內容以不能以全面、完整呈現。而是借助小屏幕手持設備的及時快捷等方式獲取學習內容。
2.2 學習對象時間碎片化
現代人們隨著小屏幕手持設備的發(fā)展,學習方式和閱讀習慣有了很大改變。人們接受的移動學習主要是在傳統(tǒng)教育時間以外。這樣就決定了學習者的時間也是零散、不規(guī)則的。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之余。如在坐公交車、地鐵里以及在校學生在寢室里突然想起要學習那個知識點,這時,小屏幕手持設備的學習作用就完全體現出來了。因此,移動學習過程中,依據每個不同的學習對象學習時間個性化、差異化、零散化。是有效實施移動學習的基礎。
2.3 學生空間碎片化
移動學習就是指學習空間不受時空的約束,是一種零散于任何時空的非正式的學習。因此,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學習空間也是個性化和碎片化的,這樣的學習模式與我國構建終身學習理念不謀而合。
2.4 學習方式的靈活性、個性化
移動學習的內容碎片化、學習時間的碎片化體現出了移動學習的靈活性,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地進行學習,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有條件的通過小屏幕手持設備進行學習,這樣,就很好的彌補正式學習的缺陷。同時,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風格,個性化的設計學習。因此,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方式具有靈活性、個性化。
3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設計分析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可以依據自己學習風格將零碎時間有效利用起來,能夠做到在活動間歇期間交流學習。為了更有效開展移動學習。在設計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時應該以下幾點。
3.1 平臺設計要適應新式的移動學習模式
移動學習有別于傳統(tǒng)學習,平臺設計時,運用有效的移動學習模式是取得良好移動學習效果的基礎。學習平臺構建時,要定位研究學習內容的種類,如文理科的不同,以及信息傳遞的方式。采用文本、圖像以及視頻的方式能將信息碎片有效地結合起來。構建出具有互動性的交流這樣的學習模式。以指導學習者接受和使用小屏幕手持設備的移動學習行為態(tài)度。 因此,在平臺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特征以及學習模式特征。凸顯出碎片化、個性化、交互性的需求。同時達到高效率學習的目的。
3.2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資源設計
移動學習過程與傳統(tǒng)學習模式有很大不同,它的資源設計至關重要。資源設計是要充分考慮到小屏幕手持設備的大小展示、手持設備的待機時間、無線傳輸網絡速度、時間碎片化等問題。
1)學習資源標準統(tǒng)一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資源不是隨意的增加一些知識點,而是必須遵循國際上通用的SCORM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Model) 標準。符合SCORM 標準的學習內容對象具有高水平的可訪問性、互操作性、適應性、共享性、重用性等特點。
2)展現形式多樣化
平臺設計出用戶體驗更好的學習內容媒體形式。資源展示的形式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豐富資源綜合展示,以及通過個性化的資源設計,讓學習者能夠有效率的接收到。
3)學習元件必須對應整個知識概念樹的一個節(jié)點或分支。資源設計過程中已經分割為碎片化,這時就必須給資源設計節(jié)點或關鍵字,使其看起來零散的碎片能夠完整的串聯起來,使自己學習的能夠完整、系統(tǒng)。
3.3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資源呈現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資源呈現方式應為適應性呈現,有些碎片數據,看似無用,其實很有價值,如何在海量的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給教師、設計這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通過碎片化學習、個性化學習、適應性學習開發(fā)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依據學習者個性愛好、學習風格等方面適應性的呈現“碎片化”學習資源。同時,適應性呈現方式可以很好的構建思維導圖。更好的幫助學習者理解知識。
4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設計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具有“以學習者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學習者可以在小屏幕手持設備終端、任何地點、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獲取需要的知識,隨時隨地解決學習、工作中的疑惑。
4.1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支持的學習模式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支持的學習模式如下圖
該平臺設計適應了新的學習模式,實現了從面授到線上學習的轉變。從集中的課堂學習到移動片段學習的轉變,從單向傳輸知識到多項互動共享知識的轉變。
4.2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總體流程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設計的總流程如下圖:
圖中學生和教師處于移動學習平臺的兩端,教師作為移動學習平臺的管理員負責學習平臺的日常管理與維護。主要負責對學習資源的打碎后在通過關鍵字等形式上傳到平臺。以其讓學習者能和好的獲取到相關的知識點。學習者通過個性的定制搜索很教師給予的微頁面進行知識瀏覽學習,對知識提出問題。
4.3 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技術實現框架
依據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的功能和特點,將移動設計平臺分為用戶層、服務層、應用層和數據層。
用戶層主要由設備終端持有者、學習者、教師和管理員組成,服務層由學習管理、信息推送服務、線上交流服務和線下交互服務等為用戶提供學習服務。應用層包括學習者特征分析系統(tǒng),學習監(jiān)控系統(tǒng)、信息推送系統(tǒng)和交互系統(tǒng)等。應用層是整個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的核心,統(tǒng)籌安排整個系統(tǒng)過程,平臺效果的好壞很大一部分決定在這一部分。數據層是學習平臺的基礎部分,教師將學習資源打碎集成。分解成適應小屏幕呈現的方式的資源。為整個平臺高效運行提供強有力保障。
5 結束語
小屏幕手持設備與移動學習是一種新媒體與新的學習方式的組合,小屏幕手持設備和網絡技術運用,有效擴展了傳統(tǒng)教育教學方式,是正式學習有效補充,小屏幕手持設備移動學習平臺的建立,教師便可以通過小屏幕手持設備與學習者一同分享學習過程。在學習功能上可以有效地輔助課堂,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小屏幕手持設備與移動學習二者相結合運用于教育教學領域為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Aleksander Dyeetal: Mobile Education - A Glance at TheFuture[EB/OL].http://www.nettskolen.com/forskn-ing/ mobile education.pdf.
[2] 張美芬.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碎片化學習研究[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6(9).
[3] 李建偉, 李京, 柴淞, 等. 基于SCORM標準的學習管理系統(tǒng)設計[J]. 現代教育技術, 2013(5): 98-102.
[4] 姜強, 趙蔚.基于Felder-Silverman量表用戶學習風格模型的修正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 2010(1):62-66.
[5] 楊凌. 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 2006(6): 59-61.
[6] 陳戰(zhàn)勝. 碎片化時代高等職業(yè)教育微課程內容設計與實踐[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 1.
[7] 劉洋. 基于微信的高職_計算機應用基礎_移動學習微平臺的構建與應用[D]. 寧夏: 寧夏大學, 2015.
[8] 管春燕. 基于WEB的高職教育輔助性移動學習平臺研究[D].河北: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