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濟川初級中學 沈飛燕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素材積累
江蘇省泰興市濟川初級中學 沈飛燕
在新課改中,教育機構(gòu)對中考制度提出了一個調(diào)整計劃:“增加語文這一門科目的考試分數(shù),提高語文作文在考試中的占分比”。由此可見,語文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故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培養(yǎng),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讓學生能靈活應運語文基礎(chǔ)知識進行寫作。但學生在寫作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最常見的幾種問題有:寫作素材不夠、跑題嚴重、文章結(jié)構(gòu)松散。而在這些問題中,教師最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學生在寫作時寫作素材不夠,這也是最難以解決的一個問題。寫作素材的積累是一個學生長期堅持的過程,許多學生在積累素材時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堅持了幾天便放棄了,而有些學生則是積累了素材卻不去加以理解,導致在寫作時不知道應該如何運用這些素材。
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素材積累 教學策略
在傳統(tǒng)寫作教學中,教師主要側(cè)重為學生講解寫作技巧以及幫助學生分析作文主題,卻忽略了學生對寫作素材的積累著一問題。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在寫作時也是如此,若沒有寫作素材,那么無論學生對作文的框架構(gòu)思如何巧妙,也沒有充分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填滿這個作文框架。故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但寫作素材的積累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生的課余時間多積累素材,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無時無刻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當然,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還需要時常對寫作素材進行一個鞏固理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寫作時能靈活運用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
俗話說:“生活處處皆學問”,此句話表明了學生在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同樣存在著很多對學生寫作有幫助素材,生活中素材是通過一些人或物或事情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的,相對于課堂中的文字素材更加生動形象,但也需要學生自己留心觀察、并且對自己所獲取的素材進行一個歸納總結(jié),需要學生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定期布置一個觀察生活的小任務,讓學生先有意識的去觀察生活,在生活中收集寫作素材,并對自己收集的寫作素材進行一個歸納總結(jié),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但在收集素材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會對收集素材敷衍了事,教師必須建設(shè)嚴格的管理制度,督促學生認真收集素材。
例如: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每一個星期讓學生觀察一個自己身邊的人或事或物,然后交一篇觀察總結(jié)。學生可以在自己身板的老人口中聽一聽幾十年以前發(fā)生的事情,然后記錄下來。學生也可以每天觀察路邊的清潔工人,觀察他們艱苦的生活,記錄下來并呼吁人們保護環(huán)境。學生也可以將自己今天目睹一位學生撿起地上的垃圾這一件事情記錄下來。學生也可以對今天在新聞聯(lián)播中報道的時事進行記錄并寫下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學生觀察生活可以是一些自己身板的小事、小物,也可以是一些大事件。
學生在課外積累素材除了通過觀察生活,還可以通過課外閱讀積累素材,前輩留下來的優(yōu)秀作文都是為我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初中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課外閱讀,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可以將前輩的一些優(yōu)美詞句摘抄下來,自己利用課余時間仔細品味其寫作手法,然后將其運用于作文中。故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在閱讀課外文章時怎么選取一些對自己有用的素材進行摘抄。但學生在課外文章中積累素材,學生很容易因為對素材的理解不夠,而在寫作文時不知道應該如何去運用寫作素材,故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一定要督促學生對自己摘抄的優(yōu)美詞句定期進行閱讀,只有不斷的閱讀在腦海中加深印象,才能在寫作時靈活運用寫作素材。
例如:學生在閱讀文章《春水》時,對其中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如:紅墻衰草上的夕陽呵!/快些落下去罷/你使許多的青年人頹老了!這句話就巧妙的通過夕陽體現(xiàn)出時間上的跨度,運用了多種寫作手法,學生可以對其進行摘抄之后再仔細揣摩其中的寫作手法,然后運用于自己的寫作中。
很多教師形成了一個定向思維:在寫作教學中便教學生怎么積累素材,在其余的課堂教學中便教學生語文基礎(chǔ)知識。這樣涇渭分明的教學方式事實上不利于教師教學,教師可以將兩者相互進行適當?shù)娜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分析課文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還可以為學生講解寫作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同樣,在課堂教學中對于一些優(yōu)美詞句學生也可以運用于寫作中,特別是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對一些名言名句,教師可以在為學生講解這些古詩詞的含義之后,讓學生寫一小段話將這些名言名句應運在其中,這樣既鞏固了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也讓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
例如:教師在將解陸游的詩《游山西村》時,其中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絕句,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將這句話記住,在以后的寫作中進行運用。學生在寫作中想表達自己遇到困難時,突然找到了解決方法這一心態(tài)變化時便可以通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詩句進行表達。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需要合理使用教學策略讓學生積累素材,只有正確使用教學策略才能讓學生在平時積累寫作素材,并且需要定期對寫作素材進行一個鞏固提升。當然最主要的還在于堅持,素材積累時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往往會半途而廢,教師便應起到一個監(jiān)督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積累素材的習慣,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自主積累素材,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些不一樣的美。我相信,長此以往,學生在寫作時不會再擔心無話可說。
【1】王趙軍.使用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反思【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
【2】江敦輝.中學語文課外閱讀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