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石河子第五中學 劉玉玲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模式較為落后,學生普遍存在不會寫文章,抗拒寫文章的現(xiàn)象,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方法,希望通過這種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 寫作 創(chuàng)新
很多老師認為小學語文中最難教的就是作文部分,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小學生對作文寫作具有畏難情緒,不愿意動筆寫,一提到寫作內(nèi)心就會抗拒,導致老師的教學工作難以向前推動。第二,作文寫作缺乏真情實感。很多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在應付老師的作業(yè),沒有把自己對生活的所思所想用語言表達出來,導致文章枯燥。第三,作文不貼近生活。藝術(shù)源于生活,哪怕是小學作文也是這樣的道理,但是不論是作文教學中還是學生的文章中,很難反映出真實的生活狀況,很多都是腦海里的想象,導致文章不接地氣。因此,可通過以下方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老師扮演的角色是傳輸者,說教者,學生對寫作并沒有興趣,反而非常發(fā)愁。所以老師必須從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入手,培養(yǎng)起他們對于語文的熱愛,對于寫作的熱愛,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變成積極主動去學習。為此,老師要充分利用起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可以用一種更加生動、直觀的方法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每一次的寫作中感到快樂,感到收獲,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
作文教學必須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樂于表達,注重貼近生活,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將學生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作文和生活是息息相關(guān)的,對生活沒有觀察的人,是不會寫出好文章的。所以在小學作文教課中,老師要勇于突破原有限制,敢于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當中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相信沒有一場郊游更能教會學生如何寫景了,大自然也是學生的老師,我們可以把課堂搬到戶外,讓學生在欣賞山川河流的過程中,細細思索,認真觀察,回到教室后腦海里的畫面自然就躍然紙上,寫作也就不再是一件難事。
語文課外閱讀是學生拓展視野,積累作文素材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和語文的魅力,同時教會學生將這些素材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并在寫作中加以應用。
【1】沈紅娟.新課程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課外語文,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