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羅萬棟
“放養(yǎng)”教育策略與健康品格養(yǎng)成
文 | 羅萬棟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為,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币粋€真正關愛學生的老師,應該密切關注思想尚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是畏縮不前,還是睿智地分析,尋求解決的策略;是做一個高分低能者,還是做一個有著健康品格、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情商與智商皆高的生活的強者。我想,答案毋庸置疑。
筆者在教育實踐中,采取了“放養(yǎng)”教育策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的品格,即確立一個目標,堅持兩個原則,養(yǎng)成三個習慣,塑造四方面品格。
在教育學生成長時,我的培養(yǎng)目標是讓學生成為擁有積極向上、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確立正確的價值觀、生活觀、學習觀的人。告訴學生,在成長中,不只有學習成績的存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積極、樂觀,才能進取、無畏,只有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生活才能充滿希望,陽光燦爛。
原則一,班級形成民主與尊重的氛圍。學生是一個具有自主思想的個體,在班級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與尊重的成長環(huán)境,非常重要。當有問題時,多聽聽學生的意見。當學生與我意見相左時,我們會互相交流,達成共識。民主和互相尊重的氛圍,很容易形成一個和諧的班級。在和諧的班級中生活的學生,心中必定充溢著快樂、幸福、溫暖;在和諧班級環(huán)境中生活的學生,必定有著樂觀、積極、向上、開朗的生活觀。
原則二,放而不棄,養(yǎng)而不拘。“放養(yǎng)”教育策略是有計劃地進行指導,而不是放棄。在是非面前,不能一味地依從,要進行正確的指導,學生在參加活動時,要適度地進行建議,畢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鮮花也有荊棘,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也不能過分約束。在學生的小天地里,給他們自主處理問題的空間,不拘束學生的思想,以免學生失去鍛煉的諸多機會,成為高分低能兒。
養(yǎng)成反思、參與、學習的好習慣。一是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做有思想的行者,能夠從成功中總結經驗,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二是養(yǎng)成參與的習慣。在團隊中發(fā)展自己,時刻準備著當“將軍”,努力形成合作的習慣。三是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啟虛心學習之門,明確開卷有益,有所作為,多實踐,實踐出真知。
塑造學生陽光善良、勇敢堅強、持之以恒,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品格。一是塑造良好的心態(tài)。不悲觀,不失望,笑對生活,有一顆陽光善良的心。二是塑造勇敢堅強的品質。通過嘗試失敗與嘗試成功來磨煉學生的意志,遇到困難,不退縮,不屈服,經歷帶著希望的路程。三是塑造持之以恒的意志。與學生共同制定學習、生活計劃,幫助學生堅持做好計劃中的每件小事,不半途而廢。四是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培養(yǎng)責任感從班級一分子開始,班級里每件事情,都要讓學生從班級成員的責任感思考。在培養(yǎng)中,讓學生明確,責任感是對自己和他人、對班級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是與之相應的遵守規(guī)范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tài)度。
讓我們一起努力,培養(yǎng)學生,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的品格,共同奏出強有力的命運的交響曲!
(作者單位:青島市城陽區(qū)流亭街道趙紅路小學)
責任編輯: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