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鳳
摘 要:縱觀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有情感豐富的詩歌,發(fā)人深省的故事,以及辭藻華麗的散文……一篇篇藝術作品如雨后春筍,散發(fā)著一種盎然的“生機”。感嘆作者構思巧妙的同時,被其深厚的人文底蘊所折服。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讓學生愛寫作、會寫作、善于寫作,這是語文教師肩負的重任。
關鍵詞:初中作文;寫作情感;策略
在日常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巧設教學情境,對課文意境進行再造,構建一個情感豐富的作文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
一、構建情感氛圍,激活學生的寫作意識
教材中不乏一些情感豐富的散文,透過文字的表面,進入作者的精神世界,看到一位站在語文高峰的巨人,偉岸的身軀、對現(xiàn)實的吶喊,震撼了讀者的內心,引起雙方的共鳴。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巧妙剖析課文中的情感精華,并將其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進行意境再造?!氨鶅鋈撸且蝗罩?,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初中語文應當以“滴水石穿”的耐心,循序漸進,首先最重要的是激活學生的寫作意識。
例如,在教學朱自清《春》這篇課文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農(nóng)村的地理優(yōu)勢,將學習的課堂轉到田野中,進行實物教學,讓學生在春天的氛圍中,去思考、去感悟。學生興致高昂,隨意的東瞅瞅、西看看。有的甚至拿著筆記本隨手記錄下來,用畫筆描繪下來,學生熱情異常。
回到教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誘導過程:
教師:同學們!春風襲來,萬物爭春,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散發(fā)著生機與朝氣。大家在田野中,收集到什么信息?說一說大家對春天的最大感受吧?(學生熱情高漲,開始搶答)
學生:春天的梨花如白衣仙子一般,帶著一種樸素、典雅的美,置身在梨花的芬芳中,簡直妙不可言。
教師:很唯美的意境啊!其他學生還有別的感受嗎?(學生興致不減)
學生齊聲回答道:好!
……
反思與總結:
初中生稚氣未脫,他們天性爛漫,喜歡艷麗的色彩。語文教師應當巧妙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將課堂轉到田野之中,發(fā)揮了農(nóng)村的地理資源優(yōu)勢。開展實物教學,讓春天更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置身在春天的氣息之中,視覺、嗅覺、聽覺三方面給了學生更多的靈感,實物教學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激活了學生的寫作意識。
二、思緒飛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西班牙畫家哥雅曾經(jīng)說過:“與智慧結合的幻想是藝術之母和奇跡之源?!边@句話深刻地揭示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有啟迪學生智慧的作用。初中生思維敏捷,善于想象。將一些有趣的事物,利用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進行“再造”,自得其樂。語文教師應當巧妙地利用學生的想象力,注重自身語言藝術的提升,啟發(fā)學生,給學生一個自主思考的語文天地,讓學生的思緒如脫韁的野馬自由馳騁。
例如,在教學李商隱《夜雨寄北》這首古詩的時候,語文老師可以利用一張中國風主題圖片進行新課導入,配上一首悠揚的音樂進行氣氛烘托,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中,語文教師順勢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師:秋天的蕭瑟與凄涼是我們對其的最大感觸,每當秋風襲來,田野中只聽到樹枝吱吱作響,低沉而生硬。同學們!李商隱做客他鄉(xiāng),收到千里之外妻子的來信,李商隱思緒萬千,面對著窗外的綿綿細雨,他又會想些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巧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深思)
學生1:獨在異鄉(xiāng),鄉(xiāng)情不變,但是鄉(xiāng)愁猶在。我仿佛來到了李商隱的身旁。李商隱遠眺深思,一聲聲嘆息隨窗外冰涼的秋雨而逝,徹夜點燈不眠。
教師:嗯,很真實的畫面。其他同學還有補充的嗎?(課堂氣氛活躍異常)
學生2:冰冷刺骨的秋雨,唯有家人的來信能給自己冰冷的世界一絲溫暖,李商隱單薄的身軀之中有一顆對家鄉(xiāng)炙熱的心,將自己的期盼與祝福遙寄親人,忍不住眼淚成線。
教師:冰冷的夜雨掩蓋不住一顆炙熱的心!其他學生還有補充的嗎?(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反思與總結:
語文教師應當巧設問題情境,給學生一個廣闊的語文天地,為學生搭建一架通往詩人精神世界的橋梁,與其完成時空對接。這樣既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將溢出的靈感躍然筆下。
三、情景劇演繹,感悟升華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一切出色的東西都是樸素的,它們之令人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樸素?!弊髡邔⑸羁痰娜宋牡滋N蘊藏在字的表象之下,進入作者的世界,仿佛置身在一個舞臺中央,靜靜地觀看作者演繹,體味不一樣的感動。初中生天性活潑,思維敏捷,喜歡表演。語文教師可以巧妙抓住學生這一心理,可以把課堂變成“劇場”。組織學生將課文進行改編,變成情景故事,給學生一個獨立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分配角色,組織對話。
例如,在教學完《皇帝的新裝》故事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點時間,將課堂變成“劇場”,在鞏固知識的同時,讓學生的感悟在表演中得到升華。
教師:同學們!現(xiàn)在進行小組合作表演,每個小組自由分配角色,自己組織對話,給大家一段時間準備,待會請小組上臺進行表演。(進行分組,學生開始準備)
給學生一個獨立自主的空間,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時間去仔細思考,揣摩童話故事中人物當時的心理、該有的語言,以及表情。(學生積極準備,課堂充滿了藝術魅力)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一場演繹開始了……
反思與總結:
教師將課堂變成“劇場”,引導學生深入研讀童話故事,對人物的性格進行深度剖析,學生利用精湛的演技,將人物的丑惡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課堂充滿了諷刺的意味,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是對學生的贊揚與褒獎。學生在角色中體會到作者鬼斧神工的文筆功力,學生現(xiàn)在是一位傾聽者,聽到了文學巨匠內心那狂熱的吶喊聲,學生的感悟得到升華,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對學生的學習成長大有裨益。
總之,語文教師應當注重自身語言藝術的提升,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巧設問題情境,以情引情,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給學生一片更廣闊的語文天地,讓學生的思緒自由飛揚,給學生一次情感宣泄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沈海波.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5).
[2]王云娟.初中作文教學:從“無序”走向“有序”[J].基礎教育論壇,2014(1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