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朋
摘 要: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問題,應新課改的要求,教育在不斷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也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思想,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開放性
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改的感召下不斷進步,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沿用太久,對新課改的實施產生了影響。從目前的教育觀念看,應把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力包括創(chuàng)造能力和個性放在首位,在教學中把學生放在主要位置,實行開放式的教育模式,使小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得到提升,為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以學生為本進行教學
小學教育的開放性就是要以學生為本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把學生作為主體,不斷發(fā)展他們的個性。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認知新事物、了解新知識、掌握新技術,通過個性發(fā)揮,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換而言之,要改變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就要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充分展現自己。教師的目的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發(fā)生了變化,不僅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比如字、詞、句、章,讓學生有聽說讀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掌握實際運用的能力,讓知識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小學階段是基礎階段,是學習的黃金階段,小學語文是基礎,今后初高中的語文是否學習好,都是建立在小學基礎之上,如果基礎知識掌握不好,初高中進行補習就會困難重重,小學階段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也是極其重要的,而到了初高中后改變會很難。所以,小學語文教學是不可局限于教材的,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更不能讓學生模仿教材進行寫作,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此,閱讀面要擴大,擴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從閱讀中找到自信,培養(yǎng)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搜集和處理正確的、有價值的信息,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教學模式的開放性
小學語文的教學是訓練小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語言、學習語言,目的就是讓學生具有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理解的概念是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積極開動腦筋,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文字的內容,然后進行深入理解。所以,開放性的教學模式就是要讓學生有發(fā)言權,把自己不同的意見表達出來。比如在教授《臘八粥》一課時,教師在學生還沒有進行課文閱讀之前就提出問題:“文中怎樣描寫八二嘴饞的?”在這一問題的引領下,學生自然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會發(fā)揮主體作用,一邊閱讀課文一邊進行思考,尋找答案,最終學生的答案各不相同,但都是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出來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總結、提煉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四、教學評價的開放性
新課改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這在教學中實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教師要運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但是,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在教學中不能統(tǒng)一而論,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要求他們整齊劃一,完全都達到一個規(guī)定的標準。因此,教師在評價一個學生時,要從多方面考慮,如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德智體美勞的基礎性,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其進行正確的評價,然后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教學計劃,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引導。傳統(tǒng)評價學生是以考試的分數高低為標準,而新課改的大背景要求學生所學的文化知識要能靈活地運用到生活當中,要將課本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所以,評價學生應是多重性的、多方面的,運用多種方式,比如,根據表現進行評價,以文章的形式進行評價,以參與活動的形式進行評價,以語言激勵的方式進行評價等,通過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教師指導學生發(fā)揮優(yōu)點、彌補短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
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也是開放性教學的一個表現,過去的教學模式很單調,很枯燥,也很閉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多媒體在各種領域中都得到了應用,當然教學也不例外,多媒體教學能夠形成視覺、聽覺的相互結合,給學生一種真實體驗的感覺,能夠激發(fā)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主動學習新知識,探究新知識,以此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開展開放性的教學,從而達到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整體提升和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艷麗.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J].學周刊,2012(34):117;
[2]陳麗紅.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個性[J].讀書文摘,2016(1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