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穎
摘 要:數(shù)學新課標強調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數(shù)學練習是一種獨立的自主學習過程,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然而,現(xiàn)實中不少學生把練習當成是一種任務,只求完成任務而不求質量,失去了練習本身的價值和意義?!罢n前小練”(指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少量習題)是筆者嘗試改變現(xiàn)狀的一種方法,通過長期的課堂實踐,發(fā)現(xiàn)它在促進學生學習、反映學生學習狀態(tài)、增進學生知識掌握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課前小練;效率;實踐;反思
數(shù)學課后練習是檢查和鞏固學生學習成果,反饋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數(shù)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數(shù)學概念形成、數(shù)學知識的融會貫通都離不開練習這一基本活動。
但是在現(xiàn)實中,學生在完成練習時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有的只為完成上交任務而做,不求質量;有的不自主思考抄襲他人;有的少做或不做,甚至不上交。這使得教師不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所存在和出現(xiàn)的問題,致使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如錯誤的概念、思維等得不到及時更正,做練習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和意義。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強調教學要落在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和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上述的練習現(xiàn)狀無法讓教師獲取學生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的真實狀況,也便無法有效地開展新知教學。
那么,有沒有一種辦法能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經筆者嘗試,在課堂當中進行“課前小練”,對了解學生舊知掌握情況、促進新知掌握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
一、“課前小練”的實施途徑
“課前小練”涉及時間的安排、習題的選擇、練習的反饋等內容和過程,為了有效地實施“課前小練”,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1.時間的安排
“課前小練”在什么時間做呢?如果是在當節(jié)內容學習之后留出時間來做,那么時間上很難把握。筆者把時間安排在上課開始后的3~5分鐘,一是可促使學生一上課就進入學習狀態(tài),二是時間上多一點少一點也可靈活安排,必要時老師也可以安排點時間進行講解分析。
2.習題的選擇
習題的選擇關系到“課前小練”的效果。如果太簡單,學生都會,那就失去了做的意義;如果太難了,學生大都不會,那也起不到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及掌握知識的作用,反而打擊他們的信心;題目的量也不能多,要控制在學生能在3~5分鐘內完成,如果多了不能在5分鐘內完成,則會影響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同時也給老師的批改帶來壓力。所以,我在選題上從上節(jié)內容、基礎知識、易錯題等方面來考慮。
(1)上節(jié)內容
數(shù)學特有的語言及邏輯關系很難讓人輕易理解和記住。學了的知識也總是會遺忘,若能及時復習,則能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上一節(jié)內容的鞏固有助于下一節(jié)內容的學習,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2.2節(jié)《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時,我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分別選用的“課前小練”是:用配方法解方程①x2+6x+5=0,②2x2+6x+3=0,因為求根公式的推得正是利用配方法,而且配方法也是今后學習二次函數(shù)化頂點式所需要的知識。如果這種方法能掌握,對后續(xù)的學習將很有幫助。
(2)基礎知識
扎實的基礎是前進的基石,數(shù)學知識往往環(huán)環(huán)相扣,數(shù)學基礎知識是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和必要條件;是影響學生深入學習的主要因素,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直接影響學生深入學習效果的好壞。例如,平方根知識是進一步學習二次根式的基礎,在學習七年級上冊3.3節(jié)《立方根》時,我用的“課前小練”是:3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的平方根是________。
(3)易錯知識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學生容易錯成(a±b)2=a2±b2,那么我們在“課前小練”中可以安排這樣一道題:先化簡,再求值:(a+2)2-(a+1)(a-1),其中a=。再比如,二次根式的如下兩個性質:①()2=a(a≥0);②=|a|=a(a≥0)-a(a<0),學生也很容易混淆,還有平方根、冪的運算、根式化簡等,學生都比較會錯。在平常的教學中,記錄一些學生易錯的知識點和習題,在“課前小練”中對這些易錯的知識進行再練習,使學生加深印象,那么原來易錯的知識也就不再那么容易出錯了。
3.問題的反饋
學生在做“課前小練”中,老師進行巡視查看,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指導。如果是少部分學生不會做,則可以由會做的同學予以幫助,以便更快地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如果是有較多的同學做錯,則由老師(或請一位學生)統(tǒng)一講解分析,以避免“課前小練”占用太多的時間。
二、“課前小練”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
“課前小練”的實施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促進了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
1.促進學生及時進入學習狀態(tài)
在以往,每當上課鈴響時,總有些學生不緊不慢,或是還沒進教室,或是還在聊天,甚至老師開始上課了,學生也還沒靜下心來,所以導致學習效率不高。而“課前小練”是在上課一開始就進行,促使學生在上課前就必須做好準備,如先準備好練習本,去記一記重要的性質定理,去寫一寫重要的公式,在課前做一些復習工作……這樣,不少同學在課前就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2.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
雖然,每節(jié)課后老師都會布置一些練習,但這種練習的量都不少,而且是在無人監(jiān)管下完成。因此,有的學生就隨便做一些敷衍了事,如有些學生只做選擇題或填空題,計算及解答題就不去做;有的學生直接抄襲別的同學的答案,如標準差是用字母“S”表示,有些學生就抄成了數(shù)字“5”。這樣的練習沒有經過學生的思考,根本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花了時間卻沒有學習效果。老師批改這樣的練習,花了時間卻不能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所以老師也就不可能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課前小練”是在老師的監(jiān)管下,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由于題量少,難度也不大,學生在心理上沒有抗拒感,都愿意去做。另外,學生在做的時候,老師進行巡視,學生也不敢抄襲他人。這樣自然就能反映出學生的真實狀況,老師也就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較好的了解,從而有利于后續(xù)教學的開展。
3.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課前小練”的題量小,且主要以基礎性知識為主,大多數(shù)學生能通過獨立思考完成練習,這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為后續(xù)的知識學習提供“我能行”的心理支持。學習不理想的學生,大多不是智力方面的問題,更多的是由于多次失敗而產生了“我不行”的心理暗示,從而失去信心,進而厭學,以至于最簡單的知識也不去學、簡單的問題也不去思考解決。
“課前小練”雖然以基礎性知識為主,但有些基礎知識學生容易忘,或是與其他知識相混淆,如a-n=(a≠0),有的學生根本想不起a-n等于什么,有的等于-an,有的等于-,總之結果五花八門,為此,在學習七年級下冊3.7節(jié)《整式的除法》時,我在“課前小練”中安排了這樣一道計算題:23+(-2)0+-2。知識水平的提高和拓展都需要建立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之上,通過“課前小練”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地更好了,進一步地深入學習也就容易了。
三、“課前小練”的實踐反思
經嘗試,“課前小練”的效果不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在習題的難易度上還是把握不準,這需要老師更深入分析學生的知識水平狀況,做好習題的積累,亦需要對“課前小練”中反饋出來的知識缺漏進行彌補。
1.習題的積累
“課前小練”的選擇很重要,不論是難易度上還是題型、題量上都要進行衡量,也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所學內容進行選擇。從教師角度看,要在平常的教學中摘錄合適的題目,既可以是課本上的題目,也可以是參考資料上的題目,亦可以是數(shù)學書刊上的題目。從學生角度來看,平常的作業(yè)、試卷中都有大量的題目可選擇,特別是那些有較多學生做錯的基礎性題目,都很有必要進行記錄積累。
2.錯題的再練習
“課前小練”中,如果有較多的學生做錯了,說明相關知識點較多學生還沒掌握好,有必要同類題目進行再練習,比如在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總是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以解方程-=1為例,往往會出現(xiàn)以下兩種典型錯誤:①去分母,得2x+6-1-x=1;②去分母,得2x+6-1+x=8。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有的是去分母依據(jù)不清楚,也有的是粗心所致,對這樣類型的習題進行再練習,學生也就能掌握了。
四、結語
數(shù)學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讓學生喜歡和熱愛上數(shù)學,首先要從學生不再恐懼數(shù)學開始?!罢n前小練”既能使學生在心理上不再有畏懼感,同時也能使學生學有所得,而教師通過“課前小練”能更準確地把握教學情況。但仍有很多實際問題,如時間上的控制、目標定位等,還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去完善。
參考文獻:
1.史寧中.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鄭金洲.教學方法應用指導.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盛群力等.教學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浙江省縉云縣盤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