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云
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教師還應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技巧,要讓學生有自己的閱讀體驗,真正達到提高自主閱讀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閱讀提出了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是閱讀者對所閱讀的材料進行篩選、加工的過程,也是一種情感體驗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掌握高效而實用的閱讀技能與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從興趣入手
蘇霍姆林斯基說: “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彼裕陂喿x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比如,解題設疑,制造懸念;巧設思維情境,春風化雨;導入相關故事,誘發(fā)興趣;等等。一旦有了興趣,即可激發(fā)課堂教學的情感。情感是一種內(nèi)心的反映,學生的情感有沒有激發(fā),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高低。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他們會喚醒、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而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優(yōu)秀作品,從而有效地擴大他們的閱讀面;也可以向?qū)W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名人,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鼓勵他們盡量多讀書,讀好書,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二、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也應持有這種態(tài)度,讓學生獲得方法,而非果實。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各有其特點,因此,除了了解共同的閱讀規(guī)律,還要懂得各種體裁作品的閱讀規(guī)律,在閱讀時恰當?shù)剡\用一定的閱讀方法,比如,記敘文是寫人記事的文體,閱讀時應抓住其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還要辨明記敘的順序,尋找文章的線索,然后明確材料是通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來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從而抓住文章的主旨。說明文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閱讀時應先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而后理清說明的順序,重點在于分析說明的方法,最后品味說明的語言。對于議論文,它主要是論述作者的觀點或?qū)δ骋粏栴}的見解,因此閱讀時要弄清作者所提出的觀點即論點是什么,知道作者用了什么材料——事實或道理來證明論點,還要理解作者是如何運用這些材料來證明論點的。散文應抓住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來閱讀。還有小說應從其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環(huán)境描寫這三要素來閱讀。分析人物形象要從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細節(jié)描寫、直接描寫和側(cè)面烘托等方面入手,還得把握環(huán)境描寫在文章中的表達效果。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學習過程作為認知對象,幫助他們總結閱讀方法,以便今后自覺運用這些規(guī)律去探求新知。
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閱讀并表達自己的觀點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痹谧x的過程中,學生欣賞美并學習語言。文章作品豐富的意蘊,存在于字里行間,隱藏在文字背后,存在于空白處留下的巨大審美空間之中。對一篇課文的教學,教師不應首先引導學生去分析理解,而應讓他們?nèi)ジ惺?,即通過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和情感體驗去感知內(nèi)容,去品味語言文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論何種文體,課堂上都要每篇必讀,可以默讀、朗讀,在讀中思考理解,并學會圈點批注,體會文章要旨。學生在反復吟誦課文中,隨著形象在學生頭腦中的“復活”,必然會觸動他們的情感,使他們沉浸在作者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世界里,愛作者所愛,恨作者所恨,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握全文內(nèi)容,受到藝術熏陶,獲得美的享受。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維、不同的生活體驗,因此,他們對于同一事物也會有不同于別人的想法,這點恰恰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的多樣性。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要積極發(fā)揮主導作用,給學生充足的空間去對眼前的文章進行閱讀。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點撥,但不包辦代替,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自己去探尋、研究、思考,發(fā)揮每個閱讀主體的創(chuàng)造精神。
閱讀教學直接關系到各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逐漸領會、理解課文及其他閱讀材料的意義,進而去學習寫作技能及加深對其他課程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閱讀是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語文知識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個人思想升華的主要方式。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立足閱讀,讓學生在理解中獲得更多、更深刻的知識,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獲取精神食糧的途徑。
(作者單位:甘肅省積石山縣劉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