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雪敏
做教育需要等待教育契機,把握教育活動的最佳切入點。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尤其如此。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庇變旱纳羁此坪唵?,其實也是豐富多彩的,因而教育契機也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抓住幼兒成長中的關(guān)鍵點,發(fā)現(xiàn)和營造出教育契機,促進(jìn)幼兒成長呢?以下是發(fā)生在我們班里的幾件小事兒。
一、怎樣讓牛奶變熱
下午的加餐是盒裝牛奶,天氣變冷了,牛奶盒摸上去涼涼的,我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喝了涼牛奶,肚子會舒服嗎?”孩子們都說:“不舒服!”我說:“那我們想個辦法,把它變熱吧!”一個孩子用兩只小手緊緊地捂住牛奶盒,我向他伸出大拇指說:“不錯!”很多孩子也模仿他捂住牛奶盒。我問道:“誰還有別的方法嗎?”有的孩子把牛奶盒貼在臉上,有的把牛奶盒抱在懷里,還有的把牛奶盒放進(jìn)衣兜里……這時一個孩子大聲說:“老師!你看我!”原來他把牛奶盒放在外套里面捂著呢!我問他:“你怎么想到了這個方法呀?”他說:“冬天手冷的時候我就是把手放進(jìn)外套里面,一會兒手就不冷了,所以我把牛奶盒放進(jìn)衣服里,肯定能捂熱!”我對大家說:“同學(xué)們,他的辦法與眾不同,是經(jīng)過認(rèn)真思考的!我們辦什么事情要勤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
二、怎樣打開牛奶盒
看著拿著牛奶的孩子們,我突然又有了一個主意:“小朋友們,你們可以喝牛奶了,但是這個盒子的蓋子,你們得自己想辦法打開!”有孩子說:“老師!你的力氣大,你幫我們打開!”我微笑著說:“這也算是個主意,但是今天你們要靠自己想辦法打開它?!焙⒆觽兡弥毯?,有的擰、有的拔,有的兩個小朋友合作,一個握、一個拔,還有的干脆用牙齒咬著瓶蓋扭……過了一會兒,終于有人成功了:“老師,我擰開了。”“老師,我也擰開了。”孩子們都喝上了自己打開的牛奶,并且眉飛色舞地向旁邊的伙伴講述自己是如何打開牛奶盒的,開心極了。
三、神奇的塑料片
一個孩子坐在柜子旁邊,手老在一邊摸著什么。我走過去說:“在摸什么呀?”他舉起手中的東西,原來是個塑料片,但他卻說:“這是一片花瓣!”這時,旁邊的一個孩子接口道:“這是一個滑板!”順著他們的思路往下走,我問道:“還像什么呢?”孩子們又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我又說:“小朋友說了這么多它像什么,說明你們都特別愛動腦,那我們能用它做什么呢?”一個孩子馬上走過來,拿起那個塑料片,兩個手指放在后面,露出兩個手指尖說:“可以變成兔子!”還有個孩子拿起塑料片在前面露出一截彎彎的手指說:“看!我可以把它變成一只大象!”孩子們紛紛展示著自己的創(chuàng)意,這個塑料片在孩子們的手里變成了娃娃、大象、小船……我不禁思考:假如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玩塑料片后,不是耐心地傾聽他的想法,而是簡單地斥責(zé)他,讓他停下來,那將是什么樣的結(jié)果?或許,孩子們正要展開的想象的翅膀,就折毀在我的輕率之中。
類似上述三件事的教育契機還有許多,我認(rèn)為,及時發(fā)現(xiàn)、捕捉和把握教育契機,需要教師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善觀察,具備敏銳地發(fā)現(xiàn)教育契機的能力;
2.會應(yīng)變,具備掌控教育契機的能力;
3.會引導(dǎo),有把孩子引向正確軌道的耐心和智慧;
4.會琢磨,能抓住契機中幼兒的成長點,成就幼兒的發(fā)展。
總之,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就會發(fā)現(xiàn)教育契機其實無處不在。我們在工作、生活中都應(yīng)努力做到勤觀察、善思考、及時應(yīng)變、正確引導(dǎo),以便在機會來臨時,能夠及時地發(fā)現(xiàn)和捕捉、把握教育契機,科學(xué)引導(dǎo),有效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