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中班學期臨近期末的時候,樂樂的奶奶找到我,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樂樂的爸媽離婚了,監(jiān)護權(quán)判給了爸爸,但爸爸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孩子在家總是哭著要找媽媽。樂樂的爸媽離婚前,經(jīng)常打罵和爭吵,使家庭氣氛十分壓抑,孩子都看在眼里,到現(xiàn)在還走不出陰影,希望我能多開導開導他。
大班學期開始以后,我能夠明顯感覺到樂樂的變化——喜歡大吵大鬧,動不動就對其他小朋友揮拳頭、搶玩具、破壞小朋友擺好的玩具城堡,老師怎么勸說都不聽,有時還故意和老師唱反調(diào)。為了幫助樂樂通過正確的渠道表達、宣泄情緒并轉(zhuǎn)化自己的偏激行為,我做了以下分析并提出相應策略。
一、孩子在園行為分析
1.通過大吵大鬧來獲得小朋友及老師的關注,這種行為讓他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
2.父母離異后缺乏相應的親情關愛,使其產(chǎn)生了“我要自己保護自己”的強烈暗示。孩子對外界信息過度敏感,以為小朋友不小心的碰觸是對他的故意侵犯,因而產(chǎn)生過激的防范行為。
3.幼兒園放學時,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有媽媽接,自己卻沒有,時間一長,形成了不平衡的心理,于是就經(jīng)常搶玩具、破壞大家擺好的玩具城堡。
4.孩子長期見不到媽媽,爸爸平時工作也忙,雖然每天有爺爺奶奶接送、陪伴,但由于老年人的過分寵愛,導致孩子誰的話都不聽,不服從管教。
二、孩子在家行為分析
和孩子奶奶溝通得知,因為家長工作忙,照顧孩子的任務就交給了奶奶,男孩子活潑好動,說教也不聽,奶奶沒辦法,只好用收看動畫片來“管住”孩子。由于幼兒認知水平低,又缺乏成人的正確引導,不知道什么該學、什么不該學,所以到了幼兒園,經(jīng)??吹剿谀7履硞€動畫人物。
三、教師的相應策略
1.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雖然樂樂的日常行為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但本質(zhì)上還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一次他接水時不小心把水灑到了地上,老師走過去時滑了一下,過后他主動找到老師承認錯誤并道歉,還幫忙收拾了小朋友們喝完水后的桌面。借著這個機會,我在全班開展了討論,大家找到了樂樂的很多優(yōu)點,夸得他臉都紅了,最后說到希望他改正缺點時,明顯感覺到樂樂聽進去了。
2.給孩子更多的愛。因為父母離異,樂樂受到很大的心理傷害,在班里教師一定要多關心孩子,給他安全感,鼓勵他多和小朋友們交往,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3.讓孩子做老師的小幫手、值日生,減少孩子的異常行為。
四、家庭的配合方法
1.控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幫助孩子擺脫負面的動畫人物角色的影響,多給孩子講勵志故事,鼓勵孩子多看書,發(fā)現(xiàn)孩子優(yōu)點要及時表揚。
2.不要讓孩子的任性、發(fā)脾氣成為表達需求的方式。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家長可先不予理睬,讓他意識到這些做法是不對的,發(fā)脾氣不能達到目的。
3.盡快讓孩子恢復正常的生活,如家人可以在周末時帶孩子出去玩一玩,爭取讓孩子爸爸多陪陪孩子。
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校正,樂樂慢慢改掉了不良習慣。上課時能安靜地傾聽、積極地發(fā)言,下課時也能看到他澆花、幫小朋友搬椅子、和大家一起看書,樂樂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責 編 東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