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 張濤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古詩詞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比重逐漸增大,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學生古詩詞誦讀與賞析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應考復習中更是對學生進行了“大運動量”的訓練,然而效果卻不大理想。根據(jù)我校“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調查問卷”結果,就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 古詩詞教學 現(xiàn)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0113-02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歷史的長河為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燦爛的篇章,初中語文教材共收錄課內外古詩詞百余首。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古詩詞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比重逐漸增大,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學生古詩詞誦讀與賞析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應考復習中更是對學生進行了“大運動量”的訓練,然而效果卻不大理想。
一、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素養(yǎng)
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詩詞鑒賞素養(yǎng)。由于時代、教材的局限,教師曾經(jīng)的詩詞知識儲備畢竟有限,教師要有一桶常流常新的活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清純的新鮮水。所以在教學的同時教師要加倍地彌補,要圍繞教材大量閱讀詩詞,不僅要積累古典詩詞,而且要關注現(xiàn)當代詩詞,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學鑒賞能力。
二、重視誦讀教學,以讀促學
朗讀吟誦,整體感知是基礎。學古詩詞當然要從讀開始,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三分詩七分吟”,可見誦讀是培養(yǎng)感受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課堂中,要盡可能讓學生多讀,通過讀去體味古詩詞中的韻味。在吟誦過程中,我們語文老師要輔以朗讀技巧的必要指導,使其掌握重音、停頓、節(jié)奏、速度、語調等要領,力求通過聲情并茂的誦讀引領學生步入審美佳境。很多古詩詞的文意并不是教師所能講述盡的,只有在朗讀中領會、想象,才能豐富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古詩詞是讀懂的,不是講懂的,“讀”是古詩詞教學的靈魂。朗讀吟誦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在讀和聽的過程中從語言的優(yōu)美和動聽中體味,揣摩古詩詞意境。
三、遵循記憶規(guī)律,科學記誦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當中的瑰寶,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人文底蘊的打造有著重要作用。古詩詞記誦一定要拋開功利性的目的,要長久記憶,深入內心,這就需要遵循記憶規(guī)律,科學記誦。我們語文老師在教學古詩詞時,首先應該清楚,記憶是一個不斷鞏固的過程,由瞬時記憶到短時記憶,再到長期記憶有一個轉化過程,必須不斷“溫故”“學而時習之”。根據(jù)多年的教學體驗,我覺得不要把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全部寄托在古詩詞記誦的當時、當堂或當天就讓學生達到怎樣的程度。古詩詞的記誦、理解應貫穿在一段時間,甚至可以是整個學期,讓學生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反復誦讀,在不知不覺中熟記古詩詞,并加深對古詩詞的感知和理解。
四、學生自主鑒賞,教師主導
就古詩詞教學來說,初中學生處于審美意識、審美觀念初步形成的階段。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好主導作用,設置情境,巧妙引導學生走進作品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去體味作品的思想內容, 進行廣泛的聯(lián)想活動,用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類似的閱讀體驗和生活體驗,從心靈自由感受詩詞,去想象去認識作者眼中的世界、心里的世界,洞見作者的人品性格,逐步培養(yǎng)學生詩詞鑒賞的能力和審美愉悅的情感。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自己,產(chǎn)生共鳴,得到啟迪,并及時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
在古詩詞鑒賞中,我們不僅在欣賞詩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其實也在進行著創(chuàng)造。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積極地探究,敢于質疑,鼓勵學生自主研習,引導他們通過查閱資料、互相討論來理解詩詞的內涵,給學生提供鑒賞的范例讓他們自行把握、模仿,通過自主研習學會鑒賞詩歌的過程。
五、引導學生積累,掌握技巧
詩詞表達技巧的獲得不能依靠教師的灌輸,而需要學生結合自身鑒賞實踐進行總結。教師要引導學生把一些零星的鑒賞體會總結成規(guī)律性的東西。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適時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深入,這樣學生的水平才會慢慢提高。當然,鑒賞經(jīng)驗的獲得,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要經(jīng)過多次的反復練習,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詩詞鑒賞的語感。
六、加強課外指導,激發(fā)興趣
中學階段的古代詩詞教學,如果單純依靠課本所選錄的作品進行講解,自然對詩人及其作品了解得不夠深、不夠透,同時也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無法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要改變這一不利的狀況,老師的課外閱讀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精心篩選,精心指導,有布置,有落實,逐步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階段,有了興趣就能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一些手段,提高學生興趣。例如:讓學生扮演角色飾演,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時代背景、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進入情境;我們還可以將古詩詞與實踐結合起來,將古詩詞中的精彩語句用到平時的作文當中,或者用作自己的名言警句,感到古詩詞的實際功用。做到趣味引導,古詩詞教學才有良好的基礎。
古詩詞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我們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 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遵循古詩詞教學的規(guī)律,更新觀念,優(yōu)化教學,不斷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把學生的吟誦能力、感悟能力、表達能力、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放在首位,這樣才能使學生走近古詩詞,親近古詩詞,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才能大幅度提高。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