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平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0126-02
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fā)展是教育的主旨,而小學時代是學生長身體、學知識的黃金時代,也是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在學校整個教育體系中,體育并不單獨存在,而屬于德、智、體、美、勞五育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體育也是其他四個方面實現(xiàn)的基礎。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未來的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fā)展人的唯一方法?!钡掠c體育又是學校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相輔相成、協(xié)調發(fā)展的。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觀點、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質,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
一、教師個人形象中的教育時機
1.教師的儀表。教師上課就必然要在學生面前“亮相”。學生要從教師形象體察到教師的氣質,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既要有一般教師莊重嚴肅的風度,又要體現(xiàn)出職業(yè)的特點——健康而有朝氣,要充滿正能量。通過教師的儀表來感染學生,并增強學生對儀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確認識。
2.教師的語言。教師用語要文明、簡練,有較強的邏輯性。不要認為體育老師就說話直爽簡單,同樣也需要幽默詼諧。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奮性和學習興趣,但切忌低級趣味。通過教師的語言來影響和感染學生,使他們養(yǎng)成文明用語的習慣。
二、組織教學
1.建立切實可行的課堂常規(guī)。體育課堂常規(guī)是為了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對師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嚴格的課堂常規(guī)應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嚴格的課堂紀律、嚴格的考勤制度和嚴格的考核制度。通過認真實施使學生接受嚴格的要求與訓練,不斷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培養(yǎng)學生聽從指揮、遵守紀律、服從組織的良好習慣。
2.課前備課。認真?zhèn)湔n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課前不做好充分準備,課上必然雜亂無章,學生沒有興趣,教學效果必然差。其中,課前場地布置要井井有條,做到既美觀又便于組織教學,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有條不紊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布置場地、器材和使用,送還器材。這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從新生入學,新學期臨時代課,都應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做好這項工作,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從中受到良好的勞動教育。要向學生講清楚學校各種場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求及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時要求學生看明白有關場地、器材的標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可通過校內、外具體事例重點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及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
三、結合教材特點進行教育
1.通過對體育教學的目的、飲食、營養(yǎng)與健康、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等知識的介紹,組織學生觀看反映我國體育事業(yè)巨大成就的錄像,收聽廣播等,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激發(fā)了學生勤奮學習、積極鍛煉身體的自覺性,為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奠定了基礎。
2.耐久跑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頑強意志品質的良好時機?,F(xiàn)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多數學生缺乏艱苦的鍛煉,怕長跑、怕吃苦的比較多。教師要認真進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況,從嚴要求,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吃苦的精神,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例如,在實際練習中分析不能跑完全程的原因,有的是身體偶然不適;有的是體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勞就不能堅持。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及平時對他們的了解,在處理上應有所區(qū)別,對平時一貫認真刻苦而偶然不知的同學無需批評;對體力分配不合理的,應告訴失敗的原因和如何分配體力;而對怕苦怕累者除進一步講清道理外,應讓其補跑一次,使其既能認識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頑強意志這一環(huán)節(jié),經過幾次反復的工作即可初步解決。
3.在跳躍、障礙跑或支撐跳躍等項目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精神。在實踐中實例很多,例如,在支撐跳躍教學中,從一些同學的身體素質、技術來看,完成動作是沒有問題的,而他們就是不敢過器械。在跳高練習中,過較低桿時技術動作很好,但橫桿升高動作就變形了,這是因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們通過這些項目的教學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及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
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實踐證明,通過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理論與觀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遵守紀律、團結奮進的集體主義精神,尊重他人,誠實、公正、謙虛、禮貌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自信心和拼搏進取精神及頑強的意志品質;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豁達開朗的性格和不服輸等良好的心理素質。中小學體育教學應以“育人”的目標出發(fā),堅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備課,將“思想品德”的內容寓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提高學生自身心理素質,養(yǎng)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培養(yǎng)獨立的從事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