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幫群
摘要:伴隨著我國新課改的進行,素質(zhì)教育成為我國教育提倡的一大重點,而審美素質(zhì)就是其中的一向素質(zhì)。對于審美素質(zhì)的探索,既可以作為一個整體概念來進行,也可以對其包含的各種能力進行調(diào)查,比如審美觀念、審美基礎知識、對美的判斷創(chuàng)造能力等?;趯徝浪刭|(zhì)的重要意義,在我國的小學和中學中都開設了美術課程,進行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和自己創(chuàng)造美術作品來豐富學生的課程并提高他們在創(chuàng)造方面的能力。但是在美術教育的進行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究并就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 美術教育 審美素質(zhì)
在我國的新課改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要將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當作一項重點工程來進行,提高我國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求通過具體的對于美術作品的觀察發(fā)現(xiàn)來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和興趣,并通過自己動手實踐進行美術作品的設計提升動手動腦能力。雖然我國對于審美能力的提升工作正在大力開展,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的學生的時間都在文化課程上,由此引發(fā)一連串的問題。
一、初中的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程保持興趣和好奇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根據(jù)一份對于初中同學的調(diào)查顯示,大部分同學表示對于美術并沒有太多的興趣,而且其中有很多人是因為過大的課程作業(yè)壓力而不得不放棄其他愛好。所以這就是我們要談的第一個問題,即文化課給予的壓力使得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大大減小。而由文化課引發(fā)的問題不僅僅是這一個,因為美術課程相對于文化課程處于更加弱勢的地位,使得美術課程在學期的后期基本上都被文化課老師霸占了。
接下來我們談談學生、老師、社會對于美術教育的認知程度,這也是初中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之一,也可以說是導致所有問題的根源。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尤其是家長看來,美術這種東西就是畫畫,對以后的工作就業(yè)等沒有絲毫幫助,至少在表面上來看是如此,這也就導致很多熱愛美術的學生在家長的壓力下放棄了理想。
在初中的藝術生中,是有學習美術的,但是并不是在學校的美術課上,而是去校外的輔導班上,校內(nèi)的美術課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繪畫功能和對名人字畫的賞析功能而不能給他們在藝術上的更進一步的幫助。并且在其考試上,無論是形式哈市內(nèi)容都不能正確地對考生進行藝術能力、審美能力進行考察,這個是我國藝術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態(tài)度問題了,在很多地方的美術課上,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沒有將其看作是一門正經(jīng)的藝術類的課程進行上課。對老師來說,有些是因為自身的美術素質(zhì)能力不夠,也有些是因為態(tài)度不認真,不能進行有意義的授課,例如只是帶領學生看一些名畫等;對于學生來說就更是如此了,美術課程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都是一門類似放松和消遣的課程,至于能從其中學到什么都已經(jīng)忘到腦后了?;谏鲜鲞@些問題,我們需要對初中的美術課程進行改動,無論是在內(nèi)容、形式還是在對其重視程度都要加深。
二、一些關于提升審美素質(zhì)的建議方法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
基于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效率和能力的提升,教師和校方有必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想法,根據(jù)研究結(jié)果來進行相關教學內(nèi)容的布置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將美術與生活相結(jié)合也是一種引起學生興趣的手段,雖然在美術中不乏高壓的藝術,但是貼近生活的美術似乎更能引起人們的認同和震撼。教師將生活中的種種例子引入課堂,與學生共同討論研究,當然這個例子不僅僅是圖畫、照片之類的,聲音、作品、表演都是生動的例子。通過與身邊的事物的美的交流,學生無論是在鑒賞能力還是在創(chuàng)造能力上都必將提升。而除了引入生活之外,還可以讓同學們分組進行聽課、學習、設計等,尤其是組內(nèi)成員進行繪畫、設計、制作等工作的分工及進行,他不僅僅會引起學生的動手動腦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學生的綜合能力。除了這兩種方式外,還有許多方式也可以被運用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要考慮多種因素,如資金、設備等,例如用多媒體放映圖像、視頻信息或者是帶領同學們?nèi)ッ佬g館參觀等,這些手段都要教師自己去想。
2.加強審美教育
現(xiàn)行的初中美術教育環(huán)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是絕對不合適的,必須要進行改善,然而改善的過程是漫長的,需要學生、教師、學校、國家共同配合進行。作為教授的主體,教師是首先要進行改變的群體,針對現(xiàn)行美術教師的上課狀態(tài)不佳、以看圖片等方式敷衍的現(xiàn)象,我們要對美術教師上課的內(nèi)容和形式進行明確規(guī)定,要在進行最基本的美術知識傳授之上進行其他活動,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能力。這些最基本的美術知識包括:一些粗淺的繪畫能力、一些手工課的培養(yǎng)訓練、對于美術作品最基本的認識能力如線條的搭配等。
3.引導學生進入較高層次的境界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具備一定的美術欣賞能力,有些美術作品所有一看就覺得好,這里指的就是大家的都有一定的欣賞水平去發(fā)現(xiàn)作品外在的美,而美術課程的任務就是領導學生欣賞作品,水平逐漸上升,在這過程中學生的鑒賞境界就會隨著教學階段的提升而升高。一件比較好的美術作品都有形神兩方面所要表達的東西,有些可以通過其外在形式直接表達給觀眾,而有些則需要去深入解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那些畫的極像真人真物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有些時候它的意義和照片一樣。學生具備更深層次的理解、欣賞能力就會對那些形不像而神兼似的作品有較高的理解能力了,比如梵高的畫作在普通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尤其是當其價格被炒到數(shù)億時,但在某種程度上價格確實是美術作品最好的衡量手段。通過對不同畫作、畫家的作品進行欣賞評估后,人就會養(yǎng)成自己獨特的欣賞風格,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審美素質(zhì),這個階段就可以通過自己動手來抒發(fā)釋放自己的動手能力了,這在文化課當路的年代里已是美術課程要達到的最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