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青
兵法中有“兵無常勢”之說,教法中有“教無定法”之談,任何“法”之間都有相通的、活的成分,其關鍵在于智慧。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門“超越了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制度與學科、課堂、評分的束縛,使學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現(xiàn)實的乃至虛擬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綜合地習得現(xiàn)實社會及未來世界所需要的種種知識、能力、態(tài)度的一種課程編制生成模式”,教師如何借助教學的內容、場域、工具等教學的“形”,隨形造勢、因勢利導地造就學生學習最佳態(tài)勢、獲取課堂教學最佳效益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建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智慧課堂。
一、審“形”度“勢”——建構智慧課堂的基礎
筆者認為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選題階段教師如何審“形”度“勢”,觀察分析時勢,充分了解學生與自己,估計情況變化,引導學生選取感興趣、有價值、可操作的好課題,是建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智慧課堂研究的基礎。
記得在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我校六年級學生提出要研究“品牌與形象”這一課題,為了引導學生尋找到最佳研究方向,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品牌是指時裝品牌、家電品牌、食品品牌、電腦品牌還是其他什么品牌?形象是指產品形象、企業(yè)形象還是個人形象?”學生受到啟發(fā),很快就明白“品牌與形象”涵蓋面太廣,于是有同學提出將課題改為“時裝品牌與個人形象研究”,對此教師又提出:“時裝品牌的研究對小學生有何實際意義?個人形象的提法是否太籠統(tǒng)?能否讓研究對象更具體些,針對性更強一些?”經過一番爭論,最終確立了“校服與學生形象”這一研究課題。由此可見,課堂上教師及時的形勢分析,巧妙的智慧引領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展開和進一步深入探究的有效實施保障。
二、擇人任“勢”——實施智慧課堂的目標
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生始終是教學的主體,是學習的主體、社會的主人”,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的就是立足于學生發(fā)展,尊重學生的自愿選擇,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和具體生活,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優(yōu)勢智能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智力七巧板》這一堂短線活動中,當學生確立了各研究子課題課后,教師即建議學生根據(jù)自己興趣愛好自由組合成小組展開研究活動,并引導學生分析各組研究小組中需要哪些角色,學生經過討論認為小組內的角色主要有:課題組長,善于組織活動和決策;設計員,思維活躍,能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課題研究方案;操作員,動手能力強,善于將課題計劃付諸實施;信息員,負責收集有關七巧板的資料;匯報員,負責總結匯報、發(fā)表小組研究取得的成果經驗等。最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發(fā)揮自我優(yōu)勢服務小組,做到“小組的事事事有人做,小組的人人人有事做”。在這樣以人為本的課堂上,教師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智慧教學之勢。
三、營造聲“勢”——調動智慧課堂的前提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币虼酥腔鄣恼n堂首先應是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例如,在《秋天的落葉》這堂開題課上,教師從公園、田野里收集了大量的落葉,裝滿了數(shù)個大口袋,帶到學校。上課的時候,老師打開電扇,從氣窗上倒入收集來的葉子??蔹S的落葉被電扇吹起的風挾裹著“卷”進教室,頓時教室里充滿了“秋意”。這樣的詩意,不斷地激發(fā)和引導學生產生興奮點,喚起求知欲,孩子們的思維火花被一一激發(fā):“秋天樹葉為什么會變黃?”“落葉怎么形成的?”“落葉有什么用?”“落葉飄落方式是什么樣的?”……整堂課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投人到課堂教學中,每一個思維的觸角都深入到知識的內核,由此構建了智慧課堂強大的教學之“勢”。
四、因“勢”利導——提升智慧課堂的關鍵
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轉瞬即變的過程,當“險情”發(fā)生時,可能任何既有的應對措施都難以直接奏效,需要教師因勢利導、有效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資源,創(chuàng)造新的應對之法。
記得在一次課堂上,一位同學的手機居然響起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鈴聲,教室頓時炸開了鍋。面對這樣混亂的課堂情景,教師靈機一動,當場統(tǒng)計班上有手機的人數(shù),大家驚訝地發(fā)現(xiàn)擁有手機的學生居然占全班的三分之二,“為什么這么多同學有手機?”“小學生使用手機有哪些好處和弊端?”“到底小學生該不該使用手機?”瞬間,一個個小問號在同學們心中咕嘟咕嘟冒出來。而位教師便又立刻抓住了課堂上即時生成的研究主題,對孩子們熱情相邀,一起來開展以《小學生使用手機現(xiàn)狀的調查》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一份小小的課堂意外,通過教師靈動睿智的教育方法和教學策略,因勢利導地演繹成了一堂精彩紛呈、充滿活動力的智慧課堂。
五、善于借“勢”——營造智慧課堂的根基
生活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源頭活水。綜合實踐活動需要教師去捕捉生活現(xiàn)象,采集生活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
例如,2008年6月1日起我國實行限塑令,于是我校針對這一社會生活引導學生開展了以《塑料袋與環(huán)境》為主題的研究活動。2012年4月28日隨著蘇州輕軌一號線的開通,我校又一次抓住社會熱點,引導學生以《蘇州輕軌》這個主題來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從而讓學生了解輕軌的一些常識,文明安全地享用輕軌。2013年12月4日,珠算的成功申遺激發(fā)了我校五年級學生對祖國文化遺產的研究熱情,于是《方圓世界——走進珠算文化》課題研究應運而生,讓孩子們與我國祖先的偉大發(fā)明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我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中還關注了學生的自然生活,開展了從《昆蟲記》《家鄉(xiāng)的土特產》等動植物為主題的探究活動,同時也從學生的飲食、安全、身心健康等方面入手開展了《小小零食大學問》《珍愛生命,安全出行》《你快樂嗎?》等認識自我的系列主題活動。
智慧是課堂教學的本質和核心,只有當教師對教學要素固有形態(tài)進行準確認識和把握,利用教學的“形”,打造教學中“勢”,真正成為一個化“形”為“勢”的高手,才能在課堂中時時閃現(xiàn)出智慧的光芒,才能使學生生成智慧,提升智慧,建構起真正的智慧型課堂。
【作者單位:蘇州吳中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