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加燕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zhàn)。但隨著社會工作的迅速發(fā)展,給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新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個案社會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中的三大方法之一,有獨特的價值觀念和工作手法,為高校輔導員工作更好的開展提供了參考價值。本文主要從個案社會工作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運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兩個方面進行探討,為個案工作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實踐開展提供支持和參考。
【關(guān)鍵詞】個案社會工作;高校輔導員;必要性;可行性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手機、電腦成為人們?nèi)粘I詈凸ぷ鞯谋貍淦罚⒉?、微信、QQ等社交平臺更是成為當代社會信息交流的主要平臺,信息接收渠道的多元性和信息的公開性,打破了傳統(tǒng)的信息單一性。同時95后、00后開始成為高校學生的主要大軍,思想和性格獨特的獨生子女一代等等現(xiàn)狀,都使高校輔導員工作不得不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但隨社會工作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和領(lǐng)域開始接受和引進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念和方法,其中個案社會工作作為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以“助人自助”為主要的價值觀念,以心理學、社會學以及社會工作相關(guān)理念作為理論指導,具有嚴格的科學的工作流程。個案社會工作與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一對一”思想輔導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借鑒個案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到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是一種工作理念和方法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個案社會工作能否在高校工作中進行順利推行,那么可以對個案社會工作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運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和思考。
一、個案社會工作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運用的必要性
1、高校輔導員工作環(huán)境面臨多元化挑戰(zhàn)
高校輔導員工作是學校能夠健康快速發(fā)展的安全閥,處于極其重要的位置。面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個性差異大的學生群體,除了大學生本身的問題,常常涉及到家庭、學校、社區(qū)以及社會,輔導員的工作環(huán)境面臨多元化的挑戰(zhàn)。各種網(wǎng)絡(luò)平臺的蓬勃發(fā)展,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新的工作手法、新的工作理念都必須與時俱進。除了基本的管理學生之外,高校輔導員還經(jīng)常被各種繁雜的行政事務糾纏不清。因此,高校輔導員工作環(huán)境面臨多元化挑戰(zhàn)。
2、高校輔導員工作觀念有待改進和創(chuàng)新
在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中,師者為尊,學生一直是“被管理者”、“被教育者”,傳統(tǒng)教育中提倡“嚴師出高徒”,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對老師的恐懼和害怕一直延續(xù)至今成為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高校輔導員除了對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管理,還需要關(guān)注學生的思想意識上的引導、職業(yè)規(guī)劃上的輔導、心理上的關(guān)心等等。但是,往往具有幾十年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習慣了常用的方法,沒有對學生的基本需求進行調(diào)查就采取措施,造成學生嚴重的對抗情緒。高校輔導員工作觀念應該得到改進與創(chuàng)新,這也是順應時代的要求。
3、高校輔導員隊伍教育管理角色有待轉(zhuǎn)變
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的人生中扮演這各種各樣的角色:朋友、引導者、教育者、管理者、協(xié)調(diào)者、陪伴者、咨詢者、資源鏈接者等等,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任務與責任,單一的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學生成長的基本需要。因此,高校輔導員隊伍教育管理角色有待轉(zhuǎn)變,這樣才能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二、個案社會工作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運用的可行性
個案社會工作是通過使用專業(yè)的社會工作理念和技能,為個人或者家庭提供專業(yè)的服務,使服務對象能夠通過服務解決自身所面臨的困境。其秉承著“助人自助”的價值理念,堅持“同理心、接納、案主自決、保密、非評判”的基本原則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yè)的服務。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與學生或者家長個別談話,與個案社會工作使用的方式方法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引用專業(yè)的個案社會工作,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服務。那么,個案社會工作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運用的可行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服務對象相同
個案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來進行分類,其中的針對于青少年的個案社會工作服務與高校輔導員的服務對象相同。青少年的環(huán)境適應問題、行為規(guī)范問題、人際交往問題以及心理支持等等,都是需要專業(yè)的技能技巧來協(xié)助完成。不能對所有的問題“一概而論”。在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中需要結(jié)合個案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和專業(yè)手法,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進行多方面收集資料,并且針對于學生的需求,與學生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在服務結(jié)束后,也需要對其進行個別跟進,幫助他們擁有更好地在大學生活。
2、工作目標相似
對于工作目標,個案社會工作與輔導員的工作也是相似的,總的目標來講,兩者都是為學生的提供更好的服務,讓他們擁有一個美好的大學生活,同時實現(xiàn)他們的人生理想。從分目標來講,對大學生的服務需要分為不同的階段。學生在不同的年級和年齡有不同的任務,也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因此在開展服務過程中要掌握該階段的主要特征與需求,并針對性開展服務。
3、工作方法互補
個案社會工作與高校輔導員工作在工作方法上具有互補性。在傳統(tǒng)的工作經(jīng)驗中與學生的個別談話都會帶有“批評”的色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高校的教育中漸漸開始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意見。這與個案社會工作中的接納與案主自決原則可以互補,并且兩者的工作方法與理念也可以達成互補,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4、學校社會工作的發(fā)展提供了參考經(jīng)驗
近幾年,學校社會工作開始慢慢發(fā)展,其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但也包括家庭、學校教職工和社區(qū)。隨著社會的急劇變化,家庭功能逐漸弱化,給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但是高校對學校社會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在對此的引入過程中十分謹慎。但是,學校社會工作的發(fā)展可以為個案社會工作方法在學校中的運用奠定了基礎(chǔ),同時也為個案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在學生的教育使用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這將成為一種不可忽略的發(fā)展趨勢。
三、小結(jié)
當代的大學生了解社會的信息面廣、信息量多同時速度快,認識能力和民主意識比過去強。因此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改變目前這種單純的灌輸教育方式,提倡開放式的學生、社會、學校、家庭相結(jié)合的多方位教育,從系統(tǒng)上來解決問題;改變當前的突擊式教育方法,提倡循序漸進的教育理念;改變過去堵洞式的教育方法,提倡有計劃、有目標的序列化教育。因此,個案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的引入有助于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發(fā)展;有助于將“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貫徹落實;有助于大學生得到專業(yè)化的服務;有助于建立和諧師生關(guān)系、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 方林紅. 標簽理論視野下的學校社會工作優(yōu)化策略——以高職院校為例的探析[J].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12,21(6).
[2] 黃朝峰. 個案工作方法在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J]. 高等函授學報, 2010,23(3).
[3] 董國強, 唐 林. 社會工作方法在輔導員工作中的價值與應用——從直接服務方法的角度研究[J]. 學校管理研究, 2014.
[4] 黃水勃. 淺議推行學校社會工作對高職素質(zhì)教育的意義[J]. 讀與寫雜志, 2016,13(5).
[5] 廖鴻冰. 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職院校學生工作中的運用[J]. 職成教育研究, 2008.
[6] 楊 楠. 學校社會工作介入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意義[J]. 理論與當代, 2009(06).
[7] 孫海功. 學校社會工作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介入探析[J]. 社會工作, 2007(7).
[8] 劉麗晶, 陳 英. 高校開展學校社會工作的分析與思考[J].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 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