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 要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高中語文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現(xiàn)代文的能力,還要提高他們對我國古代文學的鑒賞能力。本文通過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進行分析,明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的策略,為高中語文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合作學習 教學策略
人類的社會性決定了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學習中必須要進行交流與合作,高中生智力的發(fā)展已經(jīng)接近成熟,有一定的從實踐中提煉理論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人格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如果不加以積極地引導,必然會導致缺乏團隊精神的性格缺陷,從而降低他們未來適應社會的能力。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的重點在于“合作”,它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入思考,并得出結論,高中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邏輯能力、鑒賞能力的一門學科,在高中語文課堂引入合作學習教學組織,對于提高高中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1小組組建策略和學習活動開展策略
策略是指開展一項活動的實施方案,有效策略能使活動的實施更好地實現(xiàn)目標。高中語文合作學習的策略主要分小組組建策略和學習活動開展策略兩個方面。
(1)組建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根據(jù)現(xiàn)有的班級教學規(guī)模,教師一般根據(jù)學生成績,同時考慮學生特長、性格及性別等因素,把班里的學生隱形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每組兼顧各個層次學生,真正做到異質(zhì)同組,以便更好地促進小組成員之間取長補短、互幫互助,一般把班級學生分成8個6人小組。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要有明確分工,每個小組各設小組長、材料員、記錄員、檢查員、觀察員及發(fā)言員一名,小組成員的分工可根據(jù)學習任務隨時調(diào)整和輪換,其目的是讓小組每個成員都能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或是參與搜集素材,整合信息,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是記錄討論情況、展示成果,避免小組成員成為合作學習的邊緣人。
(2)設計有效的合作學習內(nèi)容,選擇要有效的合作學習時機。開展合作學習首先要預設合理的合作學習任務,并不是所有內(nèi)容都適合合作學習探究,合作學習的任務如果過于簡單,諸如找出小說三要素之類簡單的問題,則根本無需討論,也切忌合作討論的問題難度過大,如討論莊子的哲學思想之類的跨學科問題。教師要充分預設合作探究的任務,難易要適中,一般是探討開放性問題,或是寫作時構思階段均可組織合作學習。如《故都的秋》可以讓學生討論“文中有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了故都的清、靜、悲涼”,下達任務后,要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切忌匆匆收場。合作學習,不應只是課堂上的點綴,要選擇有效的合作學習時機,教師可以采用學案導學法,在學生充分獨立自學的情況下才合作分享,只有在恰當?shù)臅r機采用,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防止合作學習泛化,比如戲劇教學,如果整堂課都讓學生表演課本劇,對課文內(nèi)容不做任何評價,則根本無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并不是所有教學都需要合作學習,比如教學《離騷》,若讓學生合作探究疏通文義,則學生根本無法解決那些深奧的文言知識,教讀這些經(jīng)典詩篇應該以誦讀為主。
(3)完善高中語文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傳統(tǒng)應試教育,教師看重的是學生的卷面成績,學生之間是一種競爭關系,在這種評價機制的影響下只會使得優(yōu)者更優(yōu)、弱者更弱。合作學習由個人競爭變成團體競爭,評價也相應地由原來注重個人的學習成績轉(zhuǎn)變?yōu)樽⒅貓F體目標的實現(xiàn)。此外,教師不僅要對學習的結果而且要對合作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評價。目前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還存在很多問題,尚沒有建立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小組評價機制,教師要堅持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個體評價和整體評價并重,不僅要評價集體成果,而且要對小組成員的參與態(tài)度、合作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等做出有效評價,切實促進小組成員互幫互助,營造出小組之間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
2合作朗讀使用在文章朗讀中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合作閱讀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其主要是將學生分為不同的角色,然后再對文章進行閱讀,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使學生更加容易掌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并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另外,合作閱讀還能夠增加語文閱讀的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閱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涵義,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例如,在進行《歸園田居》這篇文章朗讀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閱讀,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接著再對文章進行講解,使學生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領悟作者所傳達的思想情感。從而增強學生對《歸園田居》的興趣,學生之后的學習就更為輕松。
3采用合作閱讀法應用于文章閱讀中
合作閱讀指的是將學生分為各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首先學生需要閱讀相關的內(nèi)容,接著進行小組討論與分析,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獲得相關的知識。教師在開展合作閱讀活動時,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進行交流與討論、整理與分析。這種方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還能使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進行《水滸傳》這篇文章時,教師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合作學習,如“造成起義失敗的因素有哪些?或者是讓學生討論起義的影響有哪些?”等問題的分析討論。最后教師再進行全面總結。這種方法能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分析課文的重點,各個小組的學生通過相互的交流與討論,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給了學生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全面得到提升。
總之,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引入合作學習教學組織,對于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理論為指導,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合作,共同為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