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琳
一、創(chuàng)設情境亮身份,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師:我特別高興今天能和同學們相識,我們算是朋友了。其實除了是老師,我還有一個身份,我是龍江科技公司特別聘請的市場調研員。這個龍江科技公司專門進行機器人生產(chǎn)和研發(fā),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專門陪伴小朋友的機器人,所以就特別聘請了像我一樣的老師來調查、研究小朋友對這款機器人的評價和建議。
師:剛才我說過,這款機器人是專門陪伴小朋友的。它的名字叫巴迪。咱們通過一段宣傳片來了解一下巴迪吧!
(播放宣傳片。)
師:巴迪可愛吧!如果我說我把巴迪也帶來了,你們想不想見見它?
生:想。
師:那我們就一起倒數(shù)3個數(shù),把巴迪請出來吧。
生:3,2,1。
師:我想告訴同學們,巴迪在家里是陪伴一個小朋友的,太多人說話它就聽不清了,所以保持安靜。
師:有沒有同學想和巴迪聊聊?
(生與巴迪進行人機對話。)
二、調查學生需求,為交際提供素材
師:但是我想告訴同學們,這個巴迪是我們公司專門針對3到6歲的小朋友開發(fā)的。別遺憾,這也是我這次來的主要任務,我們要對產(chǎn)品進行改進,讓它能更好地陪伴像你們這么大的孩子。所以要利用這節(jié)口語交際課進行一次機器人產(chǎn)品改進調研會。(出示板書。)
師:所以,我現(xiàn)在特別想知道,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你想讓巴迪陪你做什么?
生:讓巴迪教我做作業(yè)。
生:讓它陪我玩兒。
師:玩兒的可多了,讓它陪你玩兒什么呢?
生:讓它陪我玩兒撲克牌。
師:一定注意聽,其實王老師想跟同學們說: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仔細傾聽,不打斷別人,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這就叫作尊重。玩兒撲克牌,我得把這個記下來。
師:還能陪你做什么呢?你說說。
生:我想讓巴迪陪我玩兒石頭、剪刀、布的游戲。
師:也是玩兒的事兒,還有嗎?
生:我想讓巴迪給我評分。
師:太有想法了,她說——
生:給她評分。
師:聽得真認真。還有嗎?你請。
生:我想讓它陪我看電影。
師:看電影,怎么個看法呢?你是讓它陪你一起看嗎?
生:就是看。
師:這事兒我沒聽明白,誰聽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你說說。
生:她的意思是在屏幕上看3D電影。
師:你是這個意思嗎?他把你的心里話都說出來了是嗎?那你把他說的再說一遍。
生:就是在它的屏幕上看電影。
師:看,是這個意思吧,你們倆個一合作我就有收獲??磥砦覀冋娴膽摗扒宄磉_自己的想法”。感謝你們總結了一條這么好的改進經(jīng)驗,我把這條經(jīng)驗粘貼在黑板上。
師:還有嗎?
生:聽音樂。
師:聽音樂,是讓它陪你聽嗎?
生:是它放音樂給我聽。
師:忘了告訴同學們,我來的時候,公司的設計師叔叔讓我告訴小朋友們,市場上已經(jīng)有的功能,我們再開發(fā)就沒有什么價值了。所以他說的這個放音樂的需求就特別像錄音機,我覺得這就沒有價值了。其他同學,還有什么想法呢?女孩兒,你請。
生:我想讓它陪我爬山。
師:這樣啊,我覺得咱們應該想,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讓巴迪先把你陪好,然后再想出去陪你玩兒的事,好不好?還有沒有了?你請。
生:可以在巴迪的屏幕上看一下爸爸媽媽現(xiàn)在在干什么。
師:這個是我們的小巴迪原來就會的。你是不是有什么新想法?
生:就是在屏幕上能看見爸爸、媽媽的位置。
師:我覺得他說的這個特別像咱們手機上的導航。我相信別的同學一定會啟發(fā)你的,再好好想想,請坐。
生:我想給它加上輪子。
師:提醒同學們,我剛才說了要仔細傾聽別人說話,那個叫作尊重,請繼續(xù)。
生:就是給巴迪加上輪子,讓它能陪我一起走。
生:讓他幫我拼魔方。
師:好的,我記下來了。
師:其實我覺得咱們班的同學真的是太棒了。因為你們給了我這么多好的想法,所以在這兒我特別感謝同學們,謝謝你們了。
生:不用謝。
三、篩選已有需求,相互傾聽啟發(fā)
師:我覺得這些需求已經(jīng)很多了,已經(jīng)夠我們研究一陣兒了。我把這些同學的需求先貼到黑板上。這些需求真的特別好,但是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些需求不可能一下子都實現(xiàn),因為要實現(xiàn)一個需求,我們公司就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一點你們理解吧!
生:理解。
師:所以,我想知道,你們在這些需求里認為應該先實現(xiàn)哪一個?我覺得你應該和身邊的小伙伴兒達成統(tǒng)一的意見,是不是?討論一下,先實現(xiàn)哪一個需求,理由是什么?快點和小伙伴們商量商量。
師:大家一定是有研究的結果了吧?那誰來說說你們認為應該優(yōu)先實現(xiàn)哪項需求,理由是什么?女孩兒你請。這時候你們應該干嗎呢?
生:認真傾聽。
生:我覺得應該實現(xiàn)“教寫作業(yè)”的需求,因為如果作業(yè)有錯誤,學生就會被老師帶到辦公室批評。
師:你是這么想的呀!他說的誰聽明白了。你離他最近,他說的是什么意思,你能再說一遍嗎?
生:就是你的作業(yè)做得很差的話,老師就會批評你。
師:怎么就說到批評這個事兒了呢?好像說的不是這件事兒吧!
生:教你做作業(yè)的這個事兒,就是老師會發(fā)現(xiàn)你作業(yè)一點都不對,一點都不好,就會批評你,嚴厲地批評你。
師:我覺得應該是看到你做得特別好,他會表揚你的。你是這個意思嗎?那就把這個意思再說一遍吧!
生:就是我作業(yè)做得全對、全好的話,老師就會表揚我。
師:這也是同學們選擇了“教你做作業(yè)”的原因。我知道了,看,你們兩個一合作就讓大家聽明白了。所以我們又總結出了一條經(jīng)驗,就是要“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我也把它貼到黑板上。孩子們,這條“教你做作業(yè)”的需求,除了他們兩個,還有同學認可嗎?舉手,我看一下。還有其他的理由嗎?
生:就是每天都要留作業(yè),要留很多的作業(yè)。
師:他說的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能解釋一下嗎?你請。
生:因為我們每天都有作業(yè),每天都要做作業(yè),那每天都要用到它。
師:他說的是你心里想的嗎?是你心里想的就和大家再說一遍。
生: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做作業(yè),所以我們用它的時候就會更多一些。
師:看到你頻頻點頭。那么認同這個理由的請舉手。
師:我覺得你一定要感謝他。因為他幫助你說清了你心里想說的話。先謝謝他。
生:謝謝!
師:他那么誠心實意地感謝你,你心里一定挺高興的,是不是?但是我希望你接受的時候表現(xiàn)得更真誠一點。我相信他心里一定會很開心。
師:真好,你看你們一配合,我們就又有收獲了。所以這又是一條經(jīng)驗,就是“真心感謝同伴的啟發(fā)”,我把它貼在黑板上。
師:怎么了?有問題嗎?什么問題呀?
生:我不同意他們的意見。我覺得,一寫作業(yè)它就告訴你,你就不愿意動腦了。
師:我必須認識你一下,因為你的這個擔心,也是兩位同學在說這個理由的時候我的擔心。你把我心里的話都說出來了,我們倆的擔心是一樣的。誰聽明白了,我們擔心的是什么?男孩兒,你請。
生:就是我們做作業(yè)的時候一直依賴它,我們就不愛動腦了。
師:這是我們倆擔心的,對不對?
生:對。
師:這是我們倆都擔心的事。
師:看看有沒有同學能把這個事解決了,你們對這件事是怎么想的?同學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師:你對他說的有自己的想法,那你應該跟他說一說。
生:不要讓巴迪直接告訴我們答案,讓它教我們怎么做,讓我們自己動腦、動手。
師:你覺得呢?
生:可以。
師:你真得好好謝謝他,因為你這么好的一個想法讓巴迪變得這么強大,最該感謝的人就是他,是因為他的想法啟發(fā)了你。跟他握個手吧,兩個人一合作,問題就解決了吧!
師:你看我們聊著聊著,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動腦的問題,這個小男孩說得對。你說。
生:巴迪先幫助你評分,發(fā)現(xiàn)有錯誤的,再讓它給你講解,然后幫助你學習。
師:看看,這是你的想法,而且是受他的啟發(fā),改進得更好了。這個小女孩兒就受到了他的啟發(fā)。對于“教你做作業(yè)”這個事兒,你們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生:如果作業(yè)沒有寫完的話,我們就該不開心了。
師:他說的這個事大家都同意嗎?同意的舉手我看看??磥硗瑢W們都很愛學習啊!還有想實現(xiàn)這個需求的嗎?
生:給你講完題之后,如果你還是沒聽懂,那么系統(tǒng)將會刪除相關的內(nèi)容。
師:你說的這個是什么意思?你是在解決剛才這個小男孩兒的問題嗎?他說的誰聽明白了?你再說一遍行不行?
生:他說的意思是,如果這道題不會或者做錯了,巴迪教完之后就會出一道類似的題讓我做。做完之后系統(tǒng)將會把數(shù)據(jù)全都刪除。我下次做這道題如果再不會,巴迪也不會再告訴我了。
生:我覺得還可以補充一類題型。
師:補充在哪兒?你要把補充在哪兒說清楚,大家就能聽明白了。
生:這個類型的所有題目,全要刪除。
師:太好了,你看這樣多好,就是這個想法解決了這位同學的問題。你們最該感謝的人是誰?對,是他,是他最初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啟發(fā)了大家。所以所有的掌聲都應該送給你。
師:受到這個問題的啟發(fā),我們想到了如何檢查作業(yè)、如何做檢驗的事兒。同學們說得特別好。好了,孩子們,咱們一起看一下關于“教你做作業(yè)”的這個需求,認可的同學舉手我看看。
師:現(xiàn)在我想把同學們說的這些理由都記下來,哪位同學舉手記住了?
生:我都記住了。
師:那咱們一起來聽聽好不好?
生:教你做作業(yè),也不是直接告訴你答案,是要教你一些方法,然后會給你同類型的題讓你做,做完之后會把同類型的題全部刪掉,就不會讓你產(chǎn)生依賴它的心理。
師:你看,他把大家的想法集中在了一起,解決了這個問題??墒俏矣浀脛偛藕枚嗤瑢W還說了這個需求實現(xiàn)的其他理由吧!好像一共有三條,誰記住了?
生:一條是,如果你作業(yè)沒有做完的話,你就會很擔心。還有一條就是我們每天都有作業(yè),需要它幫助。還有就是作業(yè)做得好的話會受到老師表揚。
師:同學們的傾聽能力真好,一定要保持下去??磥磉@條“教你做作業(yè)”的需求,我可以帶回公司優(yōu)先實現(xiàn)了。
四、創(chuàng)設情境,匯總梳理交際結果
師:我覺得同學們真的太棒了,而且你們的話對我們的設計師叔叔來說是最有說服力的,所以我想把同學們的話錄下來,播給我們的設計師叔叔聽。你和你身邊的小伙伴兒商量一下,怎么和設計師叔叔說?要說清楚我們要實現(xiàn)哪個需求,理由是什么,同時要提示設計師叔叔注意什么。
(小組合作梳理內(nèi)容。)
師:誰愿意來說說?
師:我提醒你啊,雖然是錄音,但是和設計師叔叔說話的時候,也一定要有禮貌呀!
生:設計師叔叔,您好!請您幫我們把巴迪改進一下,讓它有教我們做作業(yè)的功能??梢圆桓嬖V我們答案,但要教我們方法,然后再給我們出一些同類型的題。我們做完之后,把這種同類型的題刪掉。還可以給我們的答案評分。謝謝設計師叔叔。
師:他的這段錄音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掌聲鼓勵一下。我把這段錄音帶回去放給設計師叔叔聽,他一定會優(yōu)先實現(xiàn)這個需求的。謝謝同學們!
師:好了,孩子們,我想和同學們說,以后無論上什么樣的課,只要同學們做到了這些寶貴的與人交流的注意事項,你一定會有比今天更多的收獲。那我們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下課。謝謝同學們!
評析:
本節(jié)課是代表我省參加全國第二屆小學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的現(xiàn)場展示課,突出體現(xiàn)了口語交際課的年段要求,情境創(chuàng)設得真實有效,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逐步發(fā)展變化等顯著特點。
一、靈動設計引課堂生輝
本節(jié)課的設計,王老師圍繞教學目標,以機器人短片播放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新增功能為話題,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使得學生因為話題導向的吸引而保持積極參與交際的樂趣。中年段學生在口語交際能力方面雖說經(jīng)歷了低年級的學習和發(fā)展,言語對話交際已無大礙,在理解和表達的能力上也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對于口語交際話題的把握,依舊需要真實的情境來誘發(fā)生活積累和聯(lián)系。所以王老師本著真實、誠懇的表達是教學應該遵循的基本點,以情境為依托為學生提供適合認知理解的交際話題。這個話題能夠貼近學生思想源頭,可以誘發(fā)學生真實地、誠懇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另外,本節(jié)課王老師沒有把交際任務局限在圍繞“話題”進行交際,她同時也著力關注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受到其他學生啟發(fā)產(chǎn)生新想法的過程,使學生的思考不斷深入,表達不斷完善。
本節(jié)課王老師努力將模擬情境轉化為真實情境,同時在學生口語交際的過程中滲透相關的策略來引導學生進行民主溝通交流,學生樂說樂享的過程彰顯出他們的語言靈氣及想象創(chuàng)新。本節(jié)課設計的曼妙之處就是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不僅關照自己的需求,在“議論紛紛”中能夠做到言之有禮,在問答交流、同桌交流、小組交流等多元的交際過程中學生因互動、合作、對話交流而動心、懂禮、動情,使得本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身臨其境,聽事見理。這樣的螺旋式的設計可使學生去主動認真傾聽、清楚表達、樂于參與交流,主動評價,不僅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口語交際水平,更激發(fā)學生的合理想象思維。所以,我認為本節(jié)課沒有把目標單純地定位在交際內(nèi)容上,而是定位在學生的語言發(fā)展以及交際提升的目標上,這是教師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精準把握和對學段目標的深層理解。
二、言之有序重交際本位
《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到:“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不宜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方式組織教學?!边@里的聽、說互動不是單純指學生自身的聽、說活動。在口語交際中,除了個體表達還有互動交流,所以,我們還要清晰地知道,說話課和口語交際課的不同。說話課是你說我聽,口語交際課的聽、說互動指的是學生與學生及教師之間的聽、說以及口語交際的互動。本節(jié)課王老師以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基礎,有梯度地引導學生從機器人“確定保留功能,闡述理由”到“發(fā)現(xiàn)不完善之處,說明原因,并完善該項功能”,最后到“新增其他功能,并細化該創(chuàng)意”,層層推進,引導學生從顯性目標“認真傾聽、有效表達,互動交流”到基于話題的理解表達,再到能夠把握主要內(nèi)容交際,把話說具體的隱形目標上。學生由最初簡單講述自己想象的內(nèi)容,到傾聽接受他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再到小組合作及修改再講述自己的觀點,學生語言表達發(fā)生了變化,口語交際互動過程中學生的傾聽、表達與接受評價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也發(fā)生了變化。
本節(jié)課學生是在語境中練說,在話題中練語,在角色中練表達,在交流中練交際。王老師真正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就是活的語言,更是生活的語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本節(jié)口語交際課王老師沒有直接提出交際的原則和要求,而是在引導學生表達清晰,改進交際內(nèi)容的時候滲透交際的禮儀、鞏固交際的原則。比如教學中王老師說:“那么也就是說同學們選擇了‘教你做作業(yè)的原因。我知道了,看你們兩個一合作就聽明白了。所以我們又總結出了一條經(jīng)驗,就是要‘耐心傾聽別人意見?!薄拔姨嵝涯惆。m然是錄音,但是和設計師說話的時候也一定要有禮貌呀!”這是教師的言之有禮;交流的過程中王老師引導學生,讓學生耐心聽完他人的建議,對他人的啟發(fā)表示感謝,她關注學生交際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這是引導學生“言之有禮”。在言之有禮的基礎上,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獨立見解,而不是停留在模仿、敘述層面,這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所以基于以上教學細節(jié)的有效呈現(xiàn),本節(jié)課在交際話題結束的時候,學生個性化的言語表達能力、交際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是有進步和提高的。
三、理解尊重緣語文之道
《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關于口語交際教學的“總體目標與內(nèi)容”強調學生要“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本節(jié)課教師轉換了自己的身份,站在童趣和中年級語言表達的原有水平角度思考話題的設計。課堂上教師轉換為調研員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站在問題思考的起點一起發(fā)散思維,聚焦話題;調研員(教師)認真傾聽、記錄學生的創(chuàng)意設計,啟發(fā)并參與小組合作,商議改進功能,教師以平等的身份主動參與學生的交流,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于無形中變得有感。
當傾聽成為一種習慣,即是一種文明素養(yǎng)的生成。因為有了傾聽,學生內(nèi)在思想在積蓄,促使學生有了表達的愿望,這種表達是學生在課堂上存在形式的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表達從教學環(huán)節(jié)看,由于教學內(nèi)容的設定具有層次性,所以學生由單一的自身思維發(fā)展到學生間的多元思維,學生的語言表達也在逐步充實豐富。如何把話說生動、說具體是表達的關鍵,所以王老師把本節(jié)課定位在生活實際的再現(xiàn),課堂真實的交際場和學生內(nèi)心真實想法交際的融合,學生就是在王老師一次次梳理分析的基礎上練習口語表達,慢慢把交流的內(nèi)容填充豐實而具體,所以本節(jié)課我們看到的是學生我口說我心,而教師更是細致地保護了每一位學生的童真,尊重了他們的表達,讓學生體會到了表達的樂趣。
“交流”是一種情誼狀態(tài),它是傾聽和表達有效整合的體現(xiàn),也是言語互動的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王老師始終是站在尊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自由表達,教師在引導學生把講述的內(nèi)容說具體的基礎上滲透耐心傾聽、尊重別人的建議。所以,本節(jié)課無論是教師的“傾聽”“表達” “交流”還是學生的“傾聽”“表達”“交流”都是立足于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而這種理解與尊重更在交際需要的情境中得以實踐。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本節(jié)課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認真傾聽、樂于表達、喜于交際。真實的交際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課堂之外,學生言而由衷的表達交流讓我們看到了王老師真正做到了帶領學生走出課本,走近生活實際。她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親身體驗表達的過程、享受交流的樂趣,而教師在本節(jié)課成為學生的朋友。余秋雨先生曾說:“大道至簡?!蔽蚁胝f,我們語文之道其意之一就是追求簡單扎實,而另外之意就是追求以生為本的尊重與理解。
綜觀本節(jié)課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表達的話題設計、交際時機的把握,凸顯了執(zhí)教者的教學機智和精湛的教學技能。當然,如果王老師能夠再刪繁就簡,課尾學生相互交流再充分些,我相信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深度和語言交際的靈動性會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反思:
語文教學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責任,而口語交際能力則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谡Z交際課一直以來處于語文教學研究的邊緣,而恰恰此類教學內(nèi)容,正是學生需要的。我有幸參加本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大賽,所執(zhí)教的正是口語交際課型。賽后對于整個課堂進行回顧,有了如下的反思:
一、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完成任務驅動
本節(jié)口語交際課處于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主題為《我想發(fā)明的機器人》。此項交際內(nèi)容極為符合三年級學生想象豐富的年齡特點。因此在本節(jié)口語交際課上,我以某家科技公司“調研員”的身份介紹來意,讓“任務驅動”成為本節(jié)口語交際課的原發(fā)動力,讓學生忘記了學習身份,把“幫助”老師完善機器人作為主要的任務,積極地參與到交際情境中,為接下來的交際活動做好準備。
同時,我選擇了一款具有多種陪伴兒童功能的機器人——“巴迪”作為教具。“巴迪”的出現(xiàn),讓學生的興趣立即被點燃。接下來他們與機器人的互動對話,既展現(xiàn)了學生自然交際表達的原始起點,又是他們激發(fā)創(chuàng)意思維的雛形?;仡櫿麄€教學過程,學生已經(jīng)忘卻了自己正處在禮堂的舞臺之上,剛剛還緊張得不知所措。這樣一個活動設計,不僅緩解了學生的緊張感,同時,在興致盎然的交流過程中,讓每一個學生與老師一同轉換身份,參與到自然交際的活動中。
為了實現(xiàn)“任務驅動”這一交際理念,教學時創(chuàng)設“機器人產(chǎn)品改進調研會”這一真實交際情境,告知學生“巴迪”不適合陪伴三年級的孩子,此時,學生滿臉的遺憾。正是有了這樣的遺憾,當學生得知要進行產(chǎn)品改進時,他們便自動把學習目標轉換成為自己必須完成的任務目標,使學生自動形成參與交際的興趣,主動參與到交際活動中。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都處在一個極為興奮、主動的參與狀態(tài),有效完成了任務驅動的目標。
二、學生提出需求,啟發(fā)思維創(chuàng)意
孩子的靈性是天生的。如何激發(fā)這種靈性是教學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任務。話題的設計圍繞“如果你獨自一個人在家,最希望這個機器人伙伴能夠陪伴你做什么”展開。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他們總會有新奇的想法,回顧此部分的教學,也確實引發(fā)了他們發(fā)表觀點的熱情。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說清楚自己的想法,這樣以需求為內(nèi)驅力實現(xiàn)口語交際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很好地表達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
在表達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調研員的身份追問,讓學生慢慢說清楚自己的想法,逐步學習如何完善自己的表述、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同時可以借助其他學生的幫助,有意識地讓學生之間相互指導、相互學習。通過以上的交際過程,學生體驗到“清楚表達自己想法”的重要作用,并作為本節(jié)課的一條交際經(jīng)驗記錄下來,為學生接下來的交際做好準備。
三、相互啟發(fā)思維,深入思考話題
三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所限,在交際過程中很難做到圍繞交際話題進行交際,也很難做到有意識地傾聽他人想法,優(yōu)化個人意見。因此,在交際的第三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能夠圍繞交際話題進行交際就成為極為重要的任務。因此,在教學時以“哪些需求是可以優(yōu)先實現(xiàn)的,理由是什么”為話題,首先開展小組合作,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與人交際的機會。
在個體匯報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強化傾聽意識,讓學生先聽懂他人的想法,然后進行轉述、梳理、匯報等,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表揚,讓他們得到了期許已久的認可。這些學生活動設計,意在反復強化傾聽意識,并讓學生體會到傾聽的作用與好處,使其在潛意識中逐漸形成傾聽的好習慣。
另外,本環(huán)節(jié)的交際任務不僅僅局限在圍繞“話題”進行交際,同時又著力體現(xiàn)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受到他人啟發(fā)產(chǎn)生新想法的過程,使其思考不斷深入,表達不斷完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從提出疑問到解決疑問,從不認同他人想法到修正想法與他人合作,這些外顯的變化是形成交際意識的顯性表現(xiàn)。同時,學生體驗到他們對于“調研員”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使其產(chǎn)生成就感,這樣的情感體驗是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基石。
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耐心聽懂他人的想法,對他人的啟發(fā)表示感謝,這也是“言之有禮”的重要體現(xiàn),交際禮儀的滲透是在不斷的嘗試交際的過程中流淌出來的,是要讓學生用心感悟的。
四、合作完成總結、強化學生梳理意識
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回顧整個“調研會”的調研結果,并以給“設計師叔叔錄音”這一交際情境,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梳理交際結論,給每一個學生機會,讓他們再次參與到交際的過程中,同時明晰了小組合作的要求:1.哪些需求是同學們認可的;2.理由是什么;3.需要提示設計師叔叔注意什么。過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組內(nèi)主動梳理、做到人人參與,并能夠以個體匯報的形式為其他同學做一個很好的示范,最終到達回顧、梳理整個課堂內(nèi)容的目標,這也是交際時學生應該具備的自我梳理、總結的學習能力。
五、尋找不足、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
課堂教學永遠是殘缺的藝術。反觀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很多教學過程中處理不恰當?shù)膯栴}。在梳理需求的環(huán)節(jié),處理時間過長,沒有讓學生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主要原因是我的引導不到位,沒有抓住生成內(nèi)容,沒有有效關注學生表達,導致落實效果不好。
在“篩選功能”環(huán)節(jié),我與學生的交際過多,占用了生生交際的時間,沒有達到“生生對話”的交際效果。同時,對于“生生啟發(fā)”的指導不到位。根據(jù)他人的想法受到啟發(fā),表達自己想法的訓練過程過于匆忙。我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使整個交際過程缺少提升。以上的問題是本節(jié)口語交際存在的關鍵性問題,如果我加強交際的指導與提升,一定能達成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
雖然“口語交際”課是語文教學的邊緣內(nèi)容,但是其對于各門類、各學科都具有深遠的意義與影響?!翱谡Z交際”課也是當今語文課堂必須重視的內(nèi)容。每一名語文教師都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與使命。表達是人人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走向成功的必要途徑。因此,所有的老師都應該讓課堂成為學生敢發(fā)言、能發(fā)言、會發(fā)言的功能場、訓練場,讓每一個學生明確交際禮儀,了解交際規(guī)范、運用交際方法、形成交際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能力卓越的新世紀人才。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