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合江縣先市鎮(zhèn)中心校 陳秉梅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它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而在我們的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合作學習也是經(jīng)常運用的學習方法。
現(xiàn)在的小學班級中,學生往往男生多,女生少。學生的個性較強,一個個性格都比較張揚。在合作學習中都希望處于領導地位。而往往一部分來自留守家庭的留守兒童,他們往往膽小,不善于表達,不善于與人溝通。這樣的學生現(xiàn)狀就會導致分組存在問題。如果分組不好,在小組合作學習,就成了較強勢學生的一言堂。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得到鍛煉、提高和有所收獲,教師應該在授課前將全班學生依個性化特征、心理傾向、認知結構、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為多個學習小組。所以,合作學習小組通??捎?人左右組成。以4人為例,其中1名是優(yōu)等生,2名是中等生,1名是后進生。而且,最好是男生女生每一組的搭配要差不多。一個小組中既有具有領導能力的組織者,又有具有協(xié)調能力的管理者,還有善于配合的小組成員。分組時,盡量使各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既有利于優(yōu)等生帶動中等生的“拔高”學習,又能幫助后進生的“達標”學習,在小組中形成互幫互促的學習氛圍。不然,學生各行其是,根本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合作學習有利于集思廣益,優(yōu)勢互補,但如果使用過于頻繁,就會適得其反,那么究竟什么時候需要合作探究呢? 我認為,合作學習的目的在于使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因此合作學習選取的內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可評估性等特點。例如,有一節(jié)思想品德課中,有一個合作學習的片段。首先讓小組內的學生開展討論應該怎樣表演。經(jīng)過討論形成小組共識,然后開始表演。小強和爸爸媽媽逛商場吵著買東西的一段情節(jié),就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以模擬的百貨商店為背景,由學生來扮演爸爸媽媽和小強,雙方都試圖說服對方。讓學生演了后評,評了再演。這樣在評演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言行,認識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間的區(qū)別、差距,加上老師的點撥和激勵,學生的道德認識不知不覺內化為學生的行動而外顯出來。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鞏固和拓展,培養(yǎng)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生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往往令教師始料未及,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將課堂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向別人學習的好習慣。
合作學習要想得到實效,小組的分工必須落實。分工不落實必將導致合作學習費時、費力,難見成效。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率,組內成員在一個組里每人都應有相對側重的一項工作,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比如,有一個學生做記錄員,一個學生作組織者,一個學生作協(xié)調員等。使每個成員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合作的快樂。教師的做法要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長處,特別是給那些平時不愿意說話或是不敢說的留守兒童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而這些學生平時往往性格內向,很少說話,或者有想法也不敢表達出來。而小組就是他們展示自我的好機會。因為小組的學生相對較少,學生之間也比較熟悉,這就為留守學生發(fā)言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讓每個人在活動中做到會傾聽、會表達、會討論。保證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讓每個學生都能承擔他個人對小組的責任。
在合作學習中,小組內要進行積極的評價。面對有錯誤或者意見相左時,一定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協(xié)商解決。從中體會個人的進步,消除了后進生的自卑感,增強自信心。在對合作較好的小組,組織能力較強的組長,積極參與學習的成員都要及時評價、表揚和激勵,讓他們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實施評價時,我們不僅僅要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更應關注學生合作的過程;不僅僅評價對每個學生的參與情況,更應關注小組的整體情況;不僅僅評價發(fā)言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更應關注學生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不僅僅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更應關注他們在合作中所表現(xiàn)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與態(tài)度。教師通過評價機制,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特別是班級里的留守兒童。因為他們往往是班級里的弱勢群體??筛鶕?jù)小組的表現(xiàn)評出“集體智慧獎”“組合默契獎”“共同進步獎”等,也可根據(jù)小組里的成員表現(xiàn)評出“最佳表現(xiàn)獎”“合作標兵獎”等。
在思想品德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與人交流溝通的好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彼此理解,學會彼此尊重的平臺。思想品德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能達到高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老師學生共同的努力才能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