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哈爾濱市復旦路小學校 閻麗華
作為一名老教師,面臨教育改革這一嚴峻形式,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應該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思想,積極加入教育改革浪潮,不應該被以往的教學模式所束縛,在教學中要以德育人,將德育教育滲透于品德與生活學科。
在教學中我充分創(chuàng)設情境,適當利用插圖。因為我知道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喚起相應的道德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主要觀點充分利用插圖、掛圖等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突出本課德育認知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由于小學思品課本中,大多數(shù)安排插圖,這些表現(xiàn)情感的插圖,展示了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和人物事件。要學生能從圖中受到情感的感染,從而達到加深理解道德觀點和激發(fā)道德感的目的。如在講《讓我們的教室更清潔》一課時,出示插圖——集體集資共同值日的場景,使同學一目了然,并從中明白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大家受益的道理。
在教學中我還引導學生體驗調(diào)解情感,運用知識表達情感。我想一個人在一生中既有成功也有失敗。一個人因為成功而高興,因為失敗而傷心是很自然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情感體驗,培養(yǎng)自我調(diào)解情感的能力。聯(lián)系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學習上取得成績,不能驕傲,成績只能說明過去,以后如何,還取決于現(xiàn)在的努力。在品德與生活課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是教學的要求之一。當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本課所學的道德知識以后,就要及時安排學生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道德知識去分析理解具體事例,深化道德認識,發(fā)展道德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這句話我深有感觸,因為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利用學科的特點,從生活實際中找到一些同學們感興趣的事情來導入新課,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就會空前高漲,也只有這樣才能將德育教育很好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比如,我在教學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中《我和動物交朋友》一課時,我利用趣味競猜來導入新課,包括兩方面的競猜內(nèi)容:即,一是,聽動物叫聲猜是什么動物;二是,猜謎語。以猜動物謎的方式引入主題,在游戲中導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音像動畫多媒體課件的播放,使孩子們很自然地產(chǎn)生要與可愛的動物交朋友的愿望,新課導入自然。另外,在講這課時,我還安排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己喜歡什么小動物,說說為什么喜歡它,學生們了解了動物生活的環(huán)境及相關的動物小知識,了解動物對人類的好處,使學生更加喜歡小動物,與小動物建立感情,達到了預期效果的同時,學生也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的同時將德育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中。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提到: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核心是,“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因此,教師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了對孩子們進行德育教育:當孩子送給我一朵美麗的迎春花(畫的圖),我故意問他為什么不摘一朵送給我。孩子用稚嫩的話語告訴我,花摘下來,就會死的,我們應該要愛護花草樹木。還有的孩子,特地做了環(huán)保標語——“小草青青,腳步輕輕。”“請別搖我,我會疼的!”貼在黑板的小草上、小樹上,讓全班的小朋友都得到了教育——要愛護花草樹木,要保護小動物。此刻,孩子們眼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的春天更為美麗、燦爛!
總之,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不僅是學校品德改革的需要,也是品德教育觀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同品德與生活教學的特點、內(nèi)容和形式緊密結合起來,防止只寫在計劃與教案中,或進行空洞的說教。要把德育教育內(nèi)容中的抽象概念具體化,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著、能測量、能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際內(nèi)容,建立合理的、客觀的、科學的德育教育評價體系,使品德與生活學科在德育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