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鳳山縣平樂鄉(xiāng)蘭包小學 農(nóng)金福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向40分鐘要質(zhì)量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無論語文教學如何革新,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高效的,要盡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課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方法,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加強??梢哉f,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說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語文課文是教學內(nèi)容的載體,教學內(nèi)容隱藏在課文之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zhì)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首當應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教師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
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學生走進文本呢?只有用心與文本對才能重拾文本的精美。
(一)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鉆研教材,對教材的開發(fā),來確定“教什么”,也就是解決教學內(nèi)容的問題。首先要“鉆進去”,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nèi)容。然后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jù)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nèi)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要提煉出來。
(二)用心解讀文本還應做到多元化地解讀文本。用心解讀文本應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讀文本。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學素養(yǎng)更厚實,使孩子的人文素養(yǎng)更沉淀,教師責無旁貸。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符號構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提升、自我成長,使學生陶醉在教材精美的世界中。
怎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我們說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因此,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
愉快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中。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當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如:請同學在課堂上就某些問題進行一一討論,首先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然后再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維模式。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老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
(1)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鉆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nèi)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jīng)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shù)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shù)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
(3)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并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里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每節(jié)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使學生增加了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nèi)知識更豐富、充實。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1)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積累知識,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yè)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
(2)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jīng)典范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3)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tài)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一堂高效的課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尾。結尾應該是整堂課的再次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nèi)容起到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nèi)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
總之,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fā)展的必然,他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更明確的說是尊重了學生的自主。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能夠心甘情愿的學習,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在歡樂和諧中提高學習,掌握知識,崇尚知識,逐漸領悟?qū)W習知識是人生遠航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