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撫松縣第一中學新校區(qū) 劉金霞 唐士明
普通高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高級階段,承載著無數(shù)學子的大學夢想和人生理想,決定著他們未來不同的人生走向。因此當學生們一踏入高中校園的那一刻,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上。在追求升學率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忽視了對美術課審美教育的作用。普遍認為即使不學美術,也不會影響拿畢業(yè)證和考大學,這一學科已被邊緣化。因為他們的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所以對于美術學科,幾乎是放棄或感覺在他們的高中學習中是可有可無的課程。這種情況在每所普通高中的教學中都會存在,因此高中的美術教師要如何應對這樣的現(xiàn)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這是我們每一位站在講臺上的美術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困繞廣大高中美術教師的棘手難題。下面就我近幾年在從事美術教學中如何在高中階段更有效地開展美術教育談幾點粗淺認識。
學以致用,學到的知識讓學生感覺非常有用,真的能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自然而然就會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而高中美術中的鑒賞課專業(yè)性較強,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定義不是聽一聽,看一看就能很好的理解的。單純的講美術理論會給學生帶來一種即聽不懂也沒有用的心理感受,這樣一來,美術鑒賞課會成為無效課,一節(jié)課過后,學生幾呼沒有所獲。基于對這個問題的考慮,在選擇授課內容前我們可以與歷史學科建立聯(lián)系。因為鑒賞課在鑒賞的過程中要對美術作品的歷史背景、畫家生活的年代、文化情境等知識進行詳細的了解。如果我們能結合歷史課上需要學生掌握和了解的文化內容選擇授課內容。一節(jié)美術課,也是歷史課的擴展和延伸,無論是美術知識還是歷史知識,學生都會理解的更透,也更易于接受。
例如高中歷史教材必修3第二單元第6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了解文藝復興的內容和實質并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內涵與現(xiàn)實意義,針對本節(jié)歷史課的內容,我們可以設置一節(jié)鑒賞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拉斐爾等這些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畫家的杰出作品。這樣的鑒賞課在學生已經有了歷史知識鋪墊的前提下,相信一定會讓學生學的津津有味。對歷史課的人文精神內涵理解更準確,同時對這一時期美術作品的理解也會更深刻。
又比如高中歷史教材必修3第三單元第10課: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 ,這一課講解的內容主要是學習我國古代書畫和戲曲的重大成就 。重點是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過程。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脈絡。難點是理解“書畫同源”。在這節(jié)課之后的美術課上我們就可以站在美術的角度上講一節(jié)書法或中國古代繪畫鑒賞課,這樣一來學生即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激起他們做為炎黃子孫的榮耀感,同時也會對書畫藝術的美有更真切的體會和理解。
而高中歷史教材必修3第23課:美術的輝煌,這一課更是非常明確的在通過歷史講美術,是歷史學科與美術學科的交點所在。利用適當?shù)臅r機配合歷史課講好美術課似乎變得容易而且有意義。
針對普通高中教育辦學模式雷同、人才培養(yǎng)方式單一的現(xiàn)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并把普通高中開發(fā)特色課程列為當前推進素質教育重大改革試點項目。在這種背景下,普通高中特色課程開發(fā)已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課程是為學生的發(fā)展而開設的,設置任何課程的最終目標都應指向學生的發(fā)展。高中階段的學生會因遺傳、家庭教育背景、個人努力程度、個性特長、發(fā)展傾向及興趣愛 好等因素的影響,而表現(xiàn)出很大的個體差異,因而,特色課程要為學生的這種差異性發(fā)展提供更多、更適合的可供選擇的課程資源。這些課程有利于各類學生的發(fā)展,既有利于優(yōu)秀學生的脫穎而出,也有利于學習困難學生選擇更適合自己潛力的課程,從而得到穩(wěn)定的進步。
而美術學科在特色課程的開發(fā)中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也獲得了更多的生機。例如我校正在開設的創(chuàng)意設計社團課、裝飾繪畫社團課、動漫社團課,這些課程都是美術課的進一步細化。教師在備課、授課、編寫教材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的同時,更是通過這些社團課,為在美術方面有興趣和特長的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平臺,得到進一步學習的機會,在學習中提高學生的繪畫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做了更充分的準備。相信這樣的特色課程會給學子們的幸福人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自由、更開闊的新起點,同時也為開展高中美術教育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因為校園本身是一個文化傳承的陣地,每一角每一落都會承載教育的重任,而美育做為重要的一環(huán)更是無處不在。例如校園或班級文化建設中板報的設計、標語的書寫、整體環(huán)境的布置都是美術知識發(fā)揮作用的陣地。作為我們美術老師可以抓住時機,在板報的設計時針對版面的布局、字體的設計、裝飾的創(chuàng)意、整體設計保持變化與統(tǒng)一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美術方面的指導。讓學生學有所用。標語的書寫更可以通過多種字體的模仿和鑒賞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和理解書法藝術;班級整體環(huán)境的布置讓學生去設計的同時向他們介紹室內環(huán)境設計的知識,我相信學生會更快樂的接受和理解。而校園文化建設中雕塑的放置、學習區(qū)和生活區(qū)內的涼亭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會環(huán)境設計的內容。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細心的去觀察,用心的去思考,會發(fā)現(xiàn)原來教育無處不在。
學的目的在于用,最終能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而在實踐中學習也是最好的學習方法。美術課從課堂走到活動中去更易于理解和運用。例如在學校組織的朗讀比賽、演講比賽、歌唱大賽、運動會等大型集體活動中,如果美術教師能能把握時機圍繞舞臺設計、服裝設計、獎品包裝設計、會場布置等環(huán)節(jié)結合美術的專業(yè)知識對學生進行指導,相信這樣的課即自然也會更有成效。
教師的學是為了更好的教,而學是無止境的,以上的這些美術教學思路是在教學中不斷思考和摸索得出的一些新想法,雖不夠成熟,但希望能給廣大美術教師帶來些許的啟示,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從事美術的教育工作者們能通過文字的方式得到更多更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