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淡水中心小學 方 媛
當前,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活動的全球化使得外語,特別是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必須抓好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效率,使學生從小就具備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呢?我認為在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課堂教學目標應包含英語學習態(tài)度、語言知識和智能三方面,保證每一堂課都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具體來講,英語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從所教內(nèi)容在整冊教材中所處的地位、所教班級學生的接受程度出發(fā),進一步細化聽、說、讀、寫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這樣才能符合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有了教學目標,就要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使其具備邏輯意義,既條理清楚又難易適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科學組合教學內(nèi)容,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和關鍵之處,加強知識間的有機聯(lián)系,尤其要重視語言知識的系統(tǒng)化、技能訓練的程序化,最大限度地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保駕護航。
小學生年齡小,對很多事情都抱有好奇心理,平時好動愛玩,主動學習的意識比較淡薄。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英語歌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歌曲的選擇方面,教師不要過于追求深度,要多選用那些節(jié)奏歡快或者旋律優(yōu)美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中領略英語的魅力,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還能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英語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學習新內(nèi)容是整節(jié)課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師在教學時把教學過程安排得過分嚴肅,即使反復講解,效果也常常適得其反,但若在傳授過程中穿插一些小游戲,教學反而更見成效。這里主要選取兩種游戲方式進行論述。其一,單詞接龍。教師可先給出一個字母,然后以這個字母為單詞的首字母,要求學生說出一個具體的單詞,再要求另一個學生以這個單詞的最后一個字母為下一個單詞的首字母進行單詞接龍,以此類推,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游戲中鞏固所學單詞。其二,找朋友。把單詞和與之對應的圖片分給不同的學生,然后要求拿著單詞的一組學生找到相應的拿著該單詞實物圖片的學生,或讓拿著圖片的學生找相應的拿著單詞的學生,有了這一過程,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將更加深刻。
將實物帶進課堂,可以使英語課堂更加形象化、趣味化,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比如,在教學orange,grape,pear等實物單詞時,教師可把實物帶進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了初步的觀察和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分別讓學生嘗嘗這些水果的味道,然后指導學生練習說相應的英語單詞,這樣做可以使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效果非常好。
多媒體包含了大量的聲音、圖像、動畫等元素,通過聲音和形象的交融,視覺和聽覺的交互,可以將生硬、枯燥的英語知識變得靈活、生動,使學生更加樂于接受。比如,教學有關“季節(jié)”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將四季的景色配上相應的單詞并通過多媒體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輕松記住英語單詞,這是生硬的講解無法超越的。
作業(yè)是課堂的延伸。要想充分發(fā)揮作業(yè)的價值,英語教師必須擺脫固有觀念,多為學生布置一些交際性強且易操作的作業(yè)。如收集新單詞;用所學的內(nèi)容和同學進行交際;自編對話;把所學的英語歌曲唱給朋友聽,把學過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等,鼓勵學生處處使用英語,使英語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中。
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參加。例如,建立英語角,讓學生有固定的交流場地,進一步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組織英語短劇表演,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自主創(chuàng)作劇本,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組織能力;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英語手抄報,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等。實踐表明,這些豐富的課外活動使課內(nèi)外的英語教學相結合,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對課堂教學進行評估時,英語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對語言知識以及聽、說、讀、寫技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達成度進行全面的評估,既要評估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和掌握學習方法的情況,又要注重對教學方法、過程和效果的評估,盡量使評估的指標達到明確、具體,語句表達精練、準確,能夠反映出學生真正的學習水平。
一般來講,課堂教學反饋要做到適時、具體。比如,當學生練習正確時,教師要給予一定的鼓勵與表揚,并提供同類練習,指導學生及時進行強化訓練;當學生由于基礎較差、自信心不足產(chǎn)生挫敗感時,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參與機會,指出其努力方向,幫助他們?nèi)〉贸晒?,收獲自信。
總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chuàng)造。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必須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大力改革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日后發(fā)展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