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洪
【摘 要】多媒體教學是信息化的一個部分,大力促進多媒體教育已成為教育發(fā)展的潮流。作為一名教師,應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把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是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 歷史 整合 創(chuàng)設 情境 優(yōu)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58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將信息技術既作為意識,又作為內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課程與學科過程中的理論、實踐與結果。作為意識,是指在課程建設中,在所有學科教學過程中突出師生信息意識的融合。作為內容就是針對不同學科、課程的特點有機地融入;作為師生教與學的方法與手段的融入,就要充分體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在信息技術所創(chuàng)設的新型教學環(huán)境下,通過多媒體對各種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啟發(fā)學生思考,力求信息獲取,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多重交互,促進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與學方式,也就是實現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
一、再現歷史,增強記憶能力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對老師所講的知識感興趣,或者認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對提高記憶水平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霸谖覀兊挠洃浿?,憑直覺得來的印象是特別鞏固的,甚至對于抽象概念,也可輕易地鞏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們腦中的圖冊上”,這是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的。心理學認為,人類各種感官配合思維都具有吸收知識的功能,其中視聽并用的學習效率最高。因此,我們在教學歷史知識時,應充分采用多媒體手段,通過聲、光、形、色、音等多種現代信息影響于學生,極大調動學生的視聽感覺,將歷史現象“真實地”或“近似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以便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距離他們極其遙遠而難以記憶的歷史知識。
二、利用多媒體豐富歷史知識,充實課堂教學
首先要豐富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經常令歷史教師苦惱的是好多書借不到,更買不起;只能靠手邊的一些書來應付教學,無法達到提高和豐富自己的目的。這個問題現在容易解決了,如果上網看看,就可以發(fā)現網上的資源浩如煙海、五花八門,雖不能說應有盡有,卻可以說極為豐富。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軍事史、論壇與聊天、考古學、研究機構、史學理論、科技史、人類大屠殺史、文革紀事、博物館與文物、歷史人物、參考資料、通史、藝術史、哲學史、地域文化等等應有盡有,只要有興趣,馬上就可以下載或打印出來,真是方便極了。如果不斷地以網上的資源豐富自己,自己的歷史知識就一定能很快地豐富起來。
其次,利用網上資源可以學到很多歷史教學的方法,下載很多教學用的圖片、課件和電影。很多網站都有關于歷史教育的內容,例如在“中學歷史教學網”中,就設置了教學理論、試卷交流、史學論壇、電腦學習、網頁制作等欄目,相關的電影網站,可以下載許多歷史電影,如《南京大屠殺》、《開國大典》、《地道戰(zhàn)》、《周恩來外交風云》等??纯催@些網站,不僅可以學到外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看到外地的試題試卷、下載現成的課件,還可以學到制作課件和網頁的技術。
三、信息技術與圖示教學、歷史地圖相結合
在歷史教學中,常用圖示法進行教學,圖示教學可使知識要點形象、直觀,能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形象,揭示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內在聯系,展示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便于理解,易于記憶。如果把圖示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效果更佳。如筆者在講授《冷戰(zhàn)中的對峙》一課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逐步顯示了一個大的圖示式綱要線索表,兩個數字表格、三幅地圖、五份主要國家領導人的演說摘錄,還插入了各種說明性的輔助板書,隨需要呈現或消失,這就使圖示線索顯得更加清楚明了,提高了學生理解教材線索、編寫邏輯提綱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動手的能力。
在歷史地圖教學中,為了動態(tài)展示戰(zhàn)爭進程、交通路線,可采用手繪和多種箭頭的組合,使地圖上的線條沿歷史進程延伸,達到強化效果的作用。如張騫出使西域、紅軍長征、人民解放軍挺進中原、新航路的開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等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動態(tài)演示,就能將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有些歷史地圖,要求學生掌握區(qū)域特征和相應位置,如戰(zhàn)國七雄、三國鼎立、敵后抗日根據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擴張等教學內容,可采用區(qū)域顏色閃爍、變色的方式,使書本上的死地圖變活,學生對該知識點也產生了經久不忘的深刻印象。
四、利用網絡優(yōu)勢拓展學生的視野
在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的整合中,教師可以把互聯網引入到教學中,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他們的視野更加寬廣和深邃。比如,通過網絡學生可以打破上課時間的限制,穿越時間的隧道,把遠古夏、商、周拉進課堂;可以打破空間的局限,思接千載,神游萬里,盡覽古今中外;可以同秦王漢武帝一起實現國家的統(tǒng)一,也可以同華盛頓、林肯一起為美國的發(fā)展掃除障礙……這種大量占有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中,是不可實現的,而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則可以很容易地做到這一點,從而加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課堂利用效率,讓學生在課堂內獲得最大量的知識。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利用網絡資源去補充我們學習的知識。我們體會到,在網絡環(huán)境下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上網查閱資料,既可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可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增加知識儲備,對歷史有感性的認識,還可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總之,多媒體手段有著自身突出的優(yōu)點,但它并不排斥傳統(tǒng)教學媒體和手段。而傳統(tǒng)教學媒體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長處,而且至今仍是確有實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因此要改變盲目使用多媒體的現象,在教學中應注意將傳統(tǒng)教學媒體與手段和多媒體有機結合起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如果能用別的手段達到預想的效果就用別的手段,而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要表達其他教學手段難以或無法表達的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