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紹泉
摘 要:2017年對初中生物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機遇——福建省中考邁入“省考”時代。生物會考全省統(tǒng)一命題,這對初中生物教學來說無疑是一場硬仗。在這一新背景下,筆者從緊抓課堂教學之根、課堂教學之本、教學基本形式等幾個方面入手,談一談對初中生物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省考;初中生物;課標;實踐
2017年福建省中考進入了“省考”時代,初中生物會考也實行全省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考試。這一“省考”的背景,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來說,無疑是一場大變革。
那么,在“省考”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應該如何應對呢?下面筆者從三個方面說一說對這個問題的幾點思考。
一、緊抓課堂教學之根——“課標”與“考綱”
如果把生物比作是一棵大樹,那么其根在哪?那就是“課標”與“考綱”。俗話說,只有根深才能葉茂,只有根深才能蒂固。因此,在“省考”的背景下,初中生物老師必須重新拾起“課標”與“考綱”這兩“根”。
“第一根”是《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它是生物學教學的基本依據(jù)。教師應在認真學習和領會的基礎上,結(jié)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新課標指出:生物學課程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特別是一個普通公民終身發(fā)展所需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梢?,生物課堂要圍繞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這一目標教學。
“第二根”是《初中生物: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爸笇б庖姟彼追Q“考綱”。它是初中生物會考命題的依據(jù),是對課標的詳細解讀。“省考”背景下,生物老師要仔細研究“指導意見”,對照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課堂教學。
二、緊抓課堂教學之本——學生
生物課堂教學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提高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學生專注生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1.創(chuàng)設圖片、視頻等情境
生物圖像以及生物視頻、計算機網(wǎng)絡都承載了大量的生物信息,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生物信息載體,豐富生物課程內(nèi)容,優(yōu)化教學活動。比如,筆者在教學“被子植物的一生”這一章節(jié)時,先展示植物生長過程圖片,再播放植物生長過程視頻,視頻展示延時攝影下的植物從破土到生長的全過程。圖片、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明了地掌握知識點。同時筆者還組織學生在實地考察中收集感興趣的圖片、視頻資源。又如,筆者在教學“蕨類植物”時,組織學生到龍門灘鎮(zhèn)霞山村水府自然村收集有“活化石”之稱的桫欏圖片、視頻、樣本,讓學生在實地中了解植物,更讓他們了解當?shù)氐纳鷳B(tài)。并且在水府實地考察中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水府為什么會生長著這么多的國家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桫欏?桫欏的生長與生態(tài)有怎么樣的緊密聯(lián)系呢?等等。合理創(chuàng)設圖片、視頻等情境,能很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生物。
2.創(chuàng)設故事、神話、游戲等情境
一個個動人的小故事、游戲等,趣味性、互動性強,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學好生物知識。比如,筆者在教學“腔腸動物”時,設置了“你來比劃,我來猜”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讓一學生用語言與動作來描述某種腔腸動物,不能說出動物名,不能用拆字法,然后由其他同學舉手來猜。猜中給予一定的獎勵,猜不中就叫這位同學模仿這種動物作為小小懲罰。在游戲中,學生掌握了腔腸動物的特點及與其他動物的主要區(qū)別。又如,在教學“魚”這一章節(jié)時,筆者給學生講變性魚的故事,由變性魚引入普通的魚,從而掌握魚的外形特點、體表結(jié)構(gòu)等相關的知識點。
三、緊抓教學基本形式——實踐
新課標強調(diào)初中生物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只有去實踐才能讓學生真正進入生物的世界之中。
1.實驗
實驗是實踐最好的方式,生物實驗要貫穿初中課堂始終。比如,筆者在教學“種子的萌發(fā)”時,要求學生購買綠豆在家進行以下實驗(其中綠豆所處的環(huán)境、綠豆的大小等實驗條件盡量相同):實驗一是綠豆發(fā)芽需要水嗎?用一組有水的綠豆,一組無水的綠豆,進行對比實驗;實驗二是綠豆發(fā)芽需要溫度嗎?用一組在常溫下的綠豆,一組在冰箱里的綠豆,進行對比實驗。實驗三是綠豆發(fā)芽需要空氣嗎?一組放在密閉的密封袋中,另一組放在室外,進行對比實驗。幾個實驗過程都要如實地用筆記錄下來,并做好實驗報告。這個實驗的過程就是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是自主探究的過程。
2.生物調(diào)查報告
生物知識不僅僅在課堂,更重要的是在課外。老師可以根據(jù)本地生物、生態(tài)區(qū)域性特點,組織學生實地考察,并做好調(diào)查報告。比如,筆者組織學生對德化白鷺的生存狀況進行調(diào)查,了解白鷺的生活習性、生活環(huán)境及人對其生存產(chǎn)生的影響等方面,最終形成書面報告。還組織學生對德化浐溪生態(tài)狀況進行調(diào)查,特別是現(xiàn)代化建設對浐溪生態(tài)所造成的影響,以呼吁政府對生態(tài)的保護。學生所做的這些調(diào)查報告,正是在為家鄉(xiāng)生態(tài)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感與自豪感。
總之,在“省考”的新背景下,初中生物要緊抓課堂教學之根——“課標”與“考綱”、課堂教學之本——學生、教學基本形式——實踐這三個方面,切切實實地打好這場硬仗。
參考文獻:
熊光宇.對初中生物教學的幾點思考[J].試題與研究,2014(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