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保
【關鍵詞】潛能;活動;績效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1-0065-01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是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那么,如何把“明理”和“踐行”統(tǒng)一起來呢?筆者通過反思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應抓好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1.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關注自身,關注生活。思想品德課如果單憑簡單的說教肯定不行的,教師要努力從學生的身邊找“教材”,將這些實際的真實的內(nèi)容以活動形式穿插在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有真實的感受和體驗。比如,在教育學生愛校愛班的時候,可以在初一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組織學生開展“愛?!钡慕逃顒?,要求學生課后收集學校的校史、杰出人物,課堂上開展“我愛我?!敝R競賽;接下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設計班徽,并向全班征集班級座右銘,通過競聘的方式向全班展示。這些形式各樣的活動,不僅能強化學生的愛校、愛班的教育,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能力,既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更能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2.以情感為主線,讓思想品德課充滿人文關懷。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信賴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方式。同時,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質(zhì)疑問難、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于那些獨到、新穎的見解,要及時地表揚、鼓勵,多進行賞識教育。在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環(huán)境中,教師要善于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鼓勵和賞識,這會使學生產(chǎn)生成功的愉悅感,進而推動他們不斷的進步。
3.科學評價,用多樣的評價杠桿考核學生。不能簡單地用一份試卷來評價學生的能力,教師要有意識地根據(jù)學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優(yōu)勢,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測試考評方式和指標。比如,我們在初一將心理小報的制作、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都作為評價指標;初二將法制小報的制作、學生社會實踐作業(yè)也作為評價指標,全方面考查學生。在評價學生時,也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長,制訂不同的評價方案,如對于思維反應較快,但是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問答題和不定項選擇題的測試;對于不愛聽講卻能關心國家大事的學生,可以適時地開展時事競賽;對于理解能力差卻模仿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組織他們模仿例題訓練測試……這樣的測試,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在某一項測試中獲得成功,增強自信,激發(fā)學習興趣。
4.開展行為作業(yè),讓學生在體驗中成長。為了使學生真正把思想品德課上學習的內(nèi)容細化到實際行動當中,筆者經(jīng)常給學生布置一些行為作業(yè),讓學生在實際的行為中去感受、去體驗。例如,在進行磨礪堅強意志的教育時,筆者首先布置讓他們充當一次小記者,去進行一次采訪,采訪的對象是那些學業(yè)有成或事業(yè)有成的親朋好友,主題是“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是如何使他(她)取得成功的”。要求學生做好采訪記錄,然后舉行“記者討論會”匯報采訪結果。作業(yè)布置下去,學生都利用課外時間進行了采訪;在記者討論會上,學生講了自己的采訪感受,由此感受到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這時候再對學生進行“明理”教育,學生就會深信不疑,并且會將磨礪意志品質(zhì)自覺落實到行動上。
(作者單位:南京市鐘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