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
【摘要】目的 分析心臟MRI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方法 運用1.5T磁共振掃描儀對來本院治療的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給予MRI檢查,對患者的梗死部位、質量、百分比以及左室功能參數(shù)加以評價。結果 下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心肌梗死4例,下壁心機梗死合并前壁或者后壁3例,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1例。平均梗死百分比為(9.35±6.77)%,平均梗死質量為(11.19±8.47)g,5例為非透壁心肌梗死,而余下的8例為透壁心肌梗死。結論 磁共振成像對于缺血性心臟病的應用十分全面,能夠確切地判斷心肌缺血的范圍、程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MRI;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5.0.01
當CMRI被用作于心臟疾病的評價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設備的更新而促進了心臟MRI的應用與診斷方法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1],并逐漸成為一類真正的功能性影像評價方法。當前,MRI對于心肌梗死的診斷有著較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MRI對于確定急性心肌梗死質量、透壁程度、梗死位置、梗死百分比等方面的具體良好的診斷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例,女5例,年齡43~74歲,平均年齡(51.92±11.3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國GE Signature1.5 T磁共振掃描儀[2],在對其進行掃描之前讓患者展開呼吸訓練。運用8通道專用相控線圈以及心電門控技術,并以真穩(wěn)態(tài)進動快速成像序列獲得左室短軸位MR圖像。掃描的具體參數(shù):Te3.5 Ms,Tr1.8 Ms,Te(回波時間)3.0 Ms,Tr(重復時間)6.2Ms,脈沖重復激發(fā)次數(shù)為2次,視野35×35 cm,翻轉角25°,延遲時間600 Ms,矩陣192×256。以4 ml/s的流率靜脈注射Gd-DTPA后進行首過灌注成像,然后以25mL/s的流率為患者靜脈注射Gd-DTPA,再展開延遲增強成像。對反轉時間進行調整,讓正常心肌信號為0。
1.3 療效判定標準
在首過灌注成像上對患者心肌梗死的具體范圍、程度以及位置進行分析,梗死心肌的透壁程度主要以0~4分來加以計算。4分:76%~100%強化;3分:51%~75%強化;2分:26%~50%強化;1分:0%~25%強化[3];0分:無強化。對總延遲強化評分進行計算,非透壁心肌梗死主要是指短軸像上延遲強化小于室壁厚度的75%,透壁心肌梗死主要是指短軸像上任意一點心肌顯示為75%~100%的延遲強化。對強化區(qū)域采用手工標記法加以記錄,同時運用計算機來計算出總的梗死容積。梗死質量=心肌比重×梗死容積。梗死百分比=(梗死質量+左室質量)×100%。ECG:分別由一位對CMRI結果不了解的心內科副主任醫(yī)師以及主治醫(yī)師獨立分析,當他們意見不統(tǒng)一時加以協(xié)商。根據(jù)患者的梗死部位可以分成前間壁、廣泛前壁、下壁、前壁、右室心肌梗死以及側壁。急性期St段抬高STEMI的基本診斷標準是St段抬高肢體導聯(lián)>0.1 MV,胸導聯(lián)>0.2 MV。
2 結 果
本院心肌梗死患者13例的MRI圖像都顯示出了心肌梗死改變,其中下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心肌梗死4例,下壁心機梗死合并前壁或者后壁3例,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1例。平均梗死百分比為(9.35±6.77)%,平均梗死質量為(11.19±8.47)g,非透壁心肌梗死5例,而余下的為透壁心肌梗死8例。
3 討 論
心肌梗死對人類的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威脅作用,根據(jù)相關資料顯示,保守治療或者介入治療后患者于五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2.19%~15.89%[4],MRI檢查屬于一類無電離輻射的檢查法,它有著非常高的可靠性以及可重復性,為此,此檢查法廣泛運用于心臟成像檢測中,它能有效評價心肌梗死的心肌存活性、功能性改變以及形態(tài)學改變。本研究中,通過MRI對本院心肌梗死患者13例的檢查,可以清楚地看到心肌梗死的具體改變,其中下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心肌梗死4例,下壁心機梗死合并前壁或者后壁3例,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1例。
綜上所述,MRI對于心肌梗死的檢測有著較高的安全性、可行性,它能直觀地顯示出患者心肌梗死的情況,對于臨床的診斷以及治療有著較大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艷華.心臟MRI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20:54-55.
[2] 劉 玲,陳 然.心臟MRI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診斷意義[J].當代醫(yī)學,2016,10:67.
[3] 盧小軍,李 康,高 山,王慶平,徐 映.心臟MRI首過灌注與延遲增強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09:1305-1307.
[4] 李東千.心臟型脂肪酸結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15:84-8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