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生
【摘 要】本文對欽州市欽北區(qū)各中學化學科推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后,所做的跟蹤調查與研究評估,結果顯示,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式已初見成效,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化學 先學后教 當堂訓練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B-0021-02
長期以來,我們都是在“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課、鞏固復習、布置作業(y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中生存。實踐證明這樣的模式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1)學生主體作用得不到發(fā)揮。課堂上以教師講為主,從上課講到下課,學生似乎是在看戲、聽說書,始終處在被動的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2)學生的能力、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難以達到要求。課堂上,教師重在傳授知識,認為自己盡心盡責地講了就行,也以為學生聽懂了,就算沒聽懂也沒辦法,因為 45 分鐘很快就過去了。這樣的教學脫離了實際,說得深一點大部分學生都聽不懂,說得淺一點就是浪費一部分學生的時間,而且不能完成教學任務。(3)學生動手能力得不到提高。有些老師從來不安排學生實驗,都是做演示實驗,讀了一年書,很多學生連試管都沒機會摸過,有些學生甚至連試管都沒見過。因為有的教師認為操作步驟和實驗現(xiàn)象都講得那么詳細了,再做演示實驗就多余了,把答案背熟,考試時你能寫出來就行了。其結果是,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差。(4)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課堂上,學生不動腦、不動手,輕輕松松,作業(yè)壓到課外,導致課外作業(yè)負擔過重。惡性循環(huán),久而久之影響了課外活動的開展。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欽北區(qū)教育局于 2008 年春季學期組織教研員、各中學校長、業(yè)務副校長到洋思中學觀摩和學習“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洋思中學原是一所村級聯(lián)辦初級中學,位于江蘇省泰興市天星鎮(zhèn)洋思村,之前的辦學條件差,師資力量弱,是一所不折不扣的農(nóng)村薄弱學校。實施“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這一教學模式后,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在全國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由此,許多地方也研究和實踐這一教學模式。
學習了洋思中學經(jīng)驗之后,欽北區(qū)于 2008 年秋季學期在各中學開始推廣這一教學模式。實施這一教學模式之后,取得的效果如何?對欽北區(qū)的化學科教學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在實施過程中又遇到什么困難或問題呢?為此,本課題成員對實施這一教學模式的學校進行跟蹤調查,并在實施這一教學模式兩年之后進行研究評估。課題組全體成員在兩年時間里,以長灘中學,小董中學、那蒙中學、青塘中學、大垌中學等為主要調查對象(這幾所中學學生人數(shù)多,規(guī)模較大,在欽北區(qū)具有代表性),通過調查研究,對這一模式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評估,具體情況如下。
一、課題工作實施情況
(一)調查研究方式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課堂學習參與性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長灘中學等七所中學同時進行,共發(fā)問卷 9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894 份,達到高效樣本數(shù)目要求。
教師問卷,內容涵蓋教育觀念、課堂教學模式、師生關系、實施“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困難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學校領導、各科組組長、各備課組組長和七、八、九年級教師進行,共發(fā)卷 3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300 份。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召開了一次學校領導和組長座談會,7 次教師座談會,10 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依據(jù)。
(二)課題組成員活動情況
1.2009 年 9 月 27 日上午召開第一次課題開題會議。向全體課題組成員解讀本課題研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并強調與本校實際情況相結合,把任務分解到個人。
2.2009 年 11 月 12 日上午召開第二次課題會議。要求課題組成員匯報《欽北區(qū)課堂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欽北區(qū)化學科“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教師認識情況調》進展情況,撰寫心得和論文。
3.2010 年 12 月 15 日上午召開第三次課題會議。對《欽北區(qū)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欽北區(qū)化學科“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實施情況及后思》進行檢查,檢查各成員的心得或論文,收集整理部分資料。各課題組成員反饋研究的進度及在研究中遇到的問題。
4.2011 年 1 月 6 日上午召開第四次課題會議。收集階段性總結。
5.2011 年 10 月 12 日上午召開第五次課題會議。收集課題結題總結及其它研究成果。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生現(xiàn)狀分析
經(jīng)過對學生問卷調查得到的情況,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與教師的教學模式有明顯的聯(lián)系。
1.課堂教學
調查顯示,多數(shù)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自主權得到尊重。在上課方式上,贊同“老師按教材講解,推導詳盡;或老師講清基本思想,推導不必太詳盡”的占多數(shù)。調查結果也顯示,贊同課堂教學組織方式應由老師組織、同學參與這一觀點的占 86% 。說明學生還是習慣于聽老師上課,不習慣自主學習這種方式。認為在小組互助合作學習過程中,收獲大或較大的占太多數(shù),說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受歡迎的。多數(shù)學生認為“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對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幫助。調查顯示,認為這種課堂教學方式對自己有幫助的占了大多數(shù),說明這一教學模式還是受學生歡迎的。
調查還顯示,多數(shù)學生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現(xiàn)狀不滿意,多數(shù)學生對老師在學習的指導感到不滿意,因此,課堂教學要多加注意學法指導。
2.學習態(tài)度
從對聽課、課前預習等的調查上看,學生的學習熱情比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你個人的學習主動性如何”的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學生還需要老師或同學督促;在“你有制訂自主學習計劃的習慣嗎”的調查上,58% 學生沒有制訂學習計劃;在“你如何對待隨堂檢測”這個問題調查上看,有 40% 同學選擇“C.讓別人動腦吧”,說明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嚴重的依賴思想,在課堂上不喜歡動腦的學生數(shù)占相當分額。因此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在調查中同時發(fā)現(xiàn),80% 的學生平時不喜歡復習,可見平時適當?shù)臋z測是必要的。
3.學習方法
從聽課及學習方法調查結果上看,學生也嘗試別人的學習方式、方法,但缺少獨立學習的習慣。學生習慣聽老師講,自己記,所以對學生要注重學法指導。
4.課堂學習的參與
調查結果顯示,在課堂上,有 50%的學生能主動參與課堂學習,35% 的學生需要教師引導,15% 的學生不太愿意參與。而 80% 的學生認為,如果教師教學吸引人的話,那么就肯定愿意參與。
5.當前農(nóng)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nóng)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nóng)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F(xiàn)在農(nóng)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希望自己能跳出“農(nóng)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jīng)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就致力于考上大學,接受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jīng)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jīng)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能更多地聯(lián)系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二)老師現(xiàn)狀分析
1.教育觀念
調查結果表明,70% 的教師能跟上課改的要求,教育觀念不斷更新;15% 的教師不太愿意更新;10% 教師維持現(xiàn)有的教育觀念;5% 的教師出于各種原因接受新的教育觀念。
2.教學模式
調查結果呈現(xiàn),60% 的教師運用的是固定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這與學校的學生學習方式有著直接關系;25% 的教師教無定法;10% 的教師正在嘗試新的教法;5% 的教師一直使用新的教學模式。其中,還值得一提的是,這與學校的硬件、管理和要求有一定的聯(lián)系。欽北區(qū)近十年來教學設備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小黑板使用,到幻燈片播放,再到多媒體、班班通使用,教學設備不斷更新。課堂教學方式不斷改變,教學容量不斷增大,對教師的業(yè)務知識要求更高。只要學校提出要求,多數(shù)教師會逐漸適應。
3.師生關系
調查結果顯示,75% 的教師認為是指導與幫助,15% 的教師選擇權威與服從,6% 的教師認為師生為朋友,4% 的教師表示為新型的合作關系。
三、對這一教學模式的評價
欽北區(qū)自 2008 年開始實施學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之后,化學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許多積極可喜的變化。在欽北區(qū)各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正在得到大力推廣,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式已初見成效。這種形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在實施這一種教學模式中感悟到,教師教的目的,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的學上去,落實到學生各方面的進步上去。教師在多大程度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也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教學目的?!跋葘W后教,當堂訓練”,實質上是實施素質教育、落實新課標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良好體現(xiàn)。
根據(jù)調查的現(xiàn)狀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要根據(jù)不足尋找相應的對策。
1.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比較薄弱,學習習慣等仍然需要不斷培養(yǎng),在課堂中要進行方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根據(jù)學科特點,確定研究專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
2.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從而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自主學習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性,教師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營造一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環(huán)境和氛圍。
3.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探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如激發(fā)學生動機、提問的實效性、引導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習慣、學習評價、學習監(jiān)控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
4.在教學過程中,要嘗試構建學科學生自主能力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形成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體系。
5.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不只是課堂教學,而且要把學習過程延伸到課外、家庭,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鞏固和提高。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這一種教學模式,在欽北區(qū)各中學的化學科課堂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希望這一種教學模式能夠得到不斷完善。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