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軍+胡小波
摘 要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專業(yè)的重要課程,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差異和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特點運用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進行教改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分析了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的特點及作用,以江漢大學文理學院為例,闡述了這種教學方法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教學嘗試及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 會計電算化 隱性分層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1.042
Abstract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s an important course i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use the hidden layer and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ur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implicit stratification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 in Jiangh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for example, expounds the teaching method in accounting teaching attempt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teaching.
Keyword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hidden layer; group cooperation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應用型課程,要求教師在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中既要講授理論知識,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不理想,常常存在部分學生早早完成學習任務,無所事事,而部分學生學不會的情況,于是,我們就嘗試用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教學法進行教學改革,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質(zhì)。
1 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承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潛能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展。20世紀90年代,分層教學法在我國中小學得到了廣泛使用,一般都是分層進班,這樣做有利于教師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手段,制訂統(tǒng)一的教學內(nèi)容,完成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在高校,英語和大學體育常采用分層教學法,有不少學者對分層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和大學體育課程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高校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分層教學法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傳統(tǒng)的分層教學方法大多采用將學生分層后分配到不同的班級、然后由教師對同層次的學生分班進行教學。這種分層方法對于小規(guī)模課程并不適用,原因在于小規(guī)模課程人數(shù)少,經(jīng)過分層后如果要分班進行教學,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顯性的分層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又會給“后進生”帶來許多的負面影響,不僅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加大兩極分化。
由于顯性分層教學方法存在一些弊端,隱性分層教學方法也就應運而生。隱性分層就是在一個自然班,教師使用同樣的教學材料進行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過程等其他方面進行分層處理。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具體情況,暗中把水平相當?shù)膶W生歸結(jié)到不同的層次內(nèi),這種方法既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又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可謂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2 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
會計電算化課程是我校會計電算化專業(yè)(??疲┑膶I(yè)主干課程,該課程有基礎會計、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機基礎、手工賬等幾門先修課程,學生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功底,這是學好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的前提。該課程一共安排了128課時,分兩個學期完成教學任務,有專門的財務軟件實訓機房,為排課方便,該課程全部排在機房,原則上教師在課堂上理論知識講授時間不超過50%,任課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靈活安排時間。該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常用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在會計電算化的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達到或者超過國家對會計電算初級人員培訓的要求。課程內(nèi)容包括財務總賬、固定資產(chǎn)、報表、工資、應付款、應收款、存貨管理等教學模塊。
會計電算化課程安排在第四、第五學期,經(jīng)過前三個學期的學習,學生之間的差距很明顯,有不少學生掛科率高,不求學好,但求能過。在會計電算化課程已經(jīng)上了一學期的情況下,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第五學期運用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教學法進行教學嘗試。進行教改嘗試的是2013級會計電算化(??疲W生,有三個班,對其中一個班實行教學改革,其他兩個班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3 課堂中運用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實踐
3.1 學生分層分組依據(jù)及實施
根據(jù)學生的基礎知識、專業(yè)素養(yǎng)、與人溝通的能力和課程的特點,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上一個學期會計電算化期末成績?yōu)閮?yōu)秀、會計專業(yè)基礎牢、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強、有較強的與人溝通能力;B層次,上一個學期會計電算化期末成績?yōu)榱己?,會計基礎知識掌握較好、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強、有較強的與人溝通能力;C層次,上一個學期會計電算化期末成績一般,會計基礎知識一般,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一般。由于學生分層后并不按層次分配教師,學生的分層結(jié)果不向?qū)W生公布。將上課的43名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每個層次各占上課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
將A層次學生確定為小組學習的組長,每個組挑選B層次組員和C層次組員各一名,這樣一共分出14個學習小組,多一個C層次學生,分給管理能力相對較強的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除了要全面掌握知識要點與操作技能外,還要負責自己組員的學習,尤其是C層次學生的學習。組長課前預習、上課積極配合、課下反復練習,一旦小組中出現(xiàn)組員接受能力較差,無法正常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組長就充當小老師,一個組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計入平時成績。
3.2 教學目標分層設計
針對優(yōu)秀、良好、一般三個層次的學生合理設定教學目標。第一層次的目標是基礎性的共同目標,這是所有學生都能夠達到而且必須達到的基礎性的教學目標,主要針對那些會計基礎知識一般,學習主動性自覺性一般,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一般,缺乏信心和學習興趣的C層學生;第二層次的目標是提高性質(zhì)的目標,主要針對B層學生,這類學生會計基礎知識較好,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和上進心,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好,經(jīng)過自身努力可以達到學習目標;第三層次的目標為拓展內(nèi)容的目標,針對會計基礎知識扎實,學習主動性強,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強,自信心強和對會計學習充滿興趣的A層學生,給他們提供發(fā)展空間和拔高的機會。例如,在講解資產(chǎn)負債表的制作時,根據(jù)學生的層次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解,如表1所示。
3.3 教學實施以及教學效果比較
A層學生,教師要嚴格要求,給予適當?shù)囊龑В屍淠軌蚓邆浣鉀Q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B層學生處于中間位置,要求他們多練習,鞏固熟練運用基礎知識,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拓寬思路,朝著優(yōu)秀學生的方向努力;C層學生因為基礎不牢,主要關(guān)注他們上課是否聽講,是否積極上機練習,鼓勵他們不懂的地方大膽提問,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能夠?qū)W得進,感興趣。每個小組團結(jié)合作,共同進步,組員中如有人遇到問題,小組先商量著自行解決問題,如果遇到小組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與他們共同解決,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以免再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
為檢查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將實行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教學改革的班級會計電算化1302班與不實行教學改革的班級會計電算化1301班學生的期末成績做橫向?qū)Ρ龋▋蓚€班實行的都是機考,使用同樣的試卷),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出,實行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教學改革的班級平均分高于對照班,不及格率低于對照班,實驗班與對照班優(yōu)秀率大致一樣,這說明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部分后進生進步了。
3.4 學生座談交流學習體會
一共有25名實行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教學改革的會計電算化1302班學生參加座談。參加座談的學生一致認為,這種教學模式適合他們,也適合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的學習,他們還認為這種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以及實操能力,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增加了友誼。但是如果是學習氛圍不濃的小組,平時依賴他人,上課不好好聽講,實操效果欠佳,有部分組員學習積極性不高,拖累小組學習任務的完成。
4 結(jié)論
總體來說,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增強。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畢業(yè)后的工作需要,但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1)部分學生拈輕怕重,選取簡單任務或者依賴他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僅個人能力得不到提高,還會影響整個小組的學習任務的完成,合作成員的不當組合會造成學生的合作意識淡薄,從而影響整門課程的學習;(2)對教師以及教學資源的要求更高。教師必須密切關(guān)注各個小組的學習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督促懶散的學生完成實操任務,檢查各個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各個小組上機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由于一個班只有一個老師帶,難免出現(xiàn)疏漏之處,更多的時候要靠學生自律,我們實行教改的對象是專科班學生,學生總體的學習能力不強,同其他獨立學院一樣,我校也存在短期利益與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在機房的維護,師資力量的配置上盡量做到節(jié)約成本,使得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教學改革的實施難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