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蓮
(大理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3)
?
說服引導策略與合理情緒療法結合運用于大學生一般心理問題輔導
張德蓮
(大理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以“說服引導”策略與“合理情緒療法”理論為基礎,探索將這二者結合并成功運用于大學生一般心理問題輔導的方法。
大學生;一般心理問題;輔導
說服引導策略是一種以“說服”和“引導”為核心的心理引導實施策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對其作了如下定義:“說服引導是指運用說服教育的手段,引導教育對象改變原有的認知體系,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的方法……”[1]說服引導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實踐中運用時,切忌對求助者講述大堆理論,特別是對于高學歷的求助者,這只會讓求助者反感,無法達到治療效果。“說服引導”的重點在于咨詢師引導求助者了解事實真相,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知方式,繼而建立起一種客觀正確的認知方式。
合理情緒療法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于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立,其理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fā)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tài)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于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他認為外界事件為A,人們的認知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為C,因此其核心理論又稱ABC理論。[2]合理情緒療法分為三個階段:心理診斷階段,明確求助者的ABC;領悟階段;通修階段?!盵2]心靈診斷階段是指:咨詢師采取“攝入性會談” 等方式與求助者交談,將求助者提供的有用信息歸類整理,確定求助者的ABC,再使用心理量表對求助者施測,做出合理的診斷;領悟階段是指咨詢師引導求助者領悟ABC理論,即讓求助者深刻認識到,引起其情緒困擾結果(C)的是其對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等(B);通修階段是指咨詢師引導求助者找到自己對事件產(chǎn)生的那些錯誤看法、解釋和評價等的原因。最后,再引導求助者建立新的正確的認知方式,繼而產(chǎn)生合理情緒。
在大學生一般心理問題輔導中,說服引導策略為合理情緒療法理論提供了引領性的策略,而合理情緒療法理論為說服引導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這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大學心理咨詢師對求助者作出心理診斷,并說服引導求助者整理出自己的“ABC”。在這個階段,大學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有一般心理問題的大學生)需要開展攝入性會談,引導求助者描述“事件A;對事件的理解、解釋和評論B;自己的情緒困擾C”。通過求助者提供的內容,結合求助者的其他背景資料,再加上進行“SCL—90”(癥狀自評量表)等相關測量,經(jīng)過鑒別診斷后,若診斷出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屬于一般心理問題范疇,那么咨詢師就可以采用說服引導策略與合理情緒療法結合的原理來對其進行心理輔導,緩解求助者的心理困擾。其次,大學心理咨詢師說服引導求助者意識到自己主觀的錯誤的認知方式,使其領悟自己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心理咨詢師需要使用淺顯易懂的故事說服引導求助者找到其對A事件的錯誤理解、解釋、評論B。然后,心理咨詢師需要說服引導求助者,通過改變自身認知方式和消除不合理信念來緩解或消除自己的消極情緒,而不要徒勞地致力于改變無法改變的已發(fā)生事件。心理咨詢師需要說服引導求助者認識到情緒困擾的根源來自于自己本身,與自己有關,也就是求助者要對自己的消極情緒負責。求助者對此有深刻了解是進行下一步治療的關鍵點。最后,心理咨詢師說服引導求助者建立合理的認知方式,完成通修。心理咨詢師趁著求助者情緒緩解之機,說服引導求助者全面學習埃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并使其建立客觀合理的認知方式。這一階段的重點在于移除錯誤的看法和認知方式,繼而學習用合理情緒療法自我引導、自我治療。
見面的咨詢完畢后,咨詢師給求助者制定閱讀相關書籍的作業(yè)并約定電話會談的方案,使求助者進一步認清并更正自己的錯誤認知方式,甚至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作自我咨詢,緩解生活中其他的情緒困擾。
(咨詢師:筆者;求助者:某高校碩士研究生二年級學生)
3.1 求助者個人成長史
家里有兩個孩子,排行老二。母孕期營養(yǎng)良好,足月順產(chǎn),幼時生長發(fā)育良好。小學至大學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優(yōu)異,之后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某高校研究生。性格內向敏感,做事追求完美,朋友較少,道德觀念保守。
3.2 求助者主訴和個人陳述
研二上學期開學不久,我和同寢室的小葉發(fā)生了口角沖突,她這學期開始每天晚上熄燈后都打電話到半夜,影響我休息,我就說了她幾句,同寢室的小和居然幫她,說我說話過分。我感覺自己被孤立了,覺得自己一定特別令人討厭。從那以后,我就不和班上的同學主動說話,不和他們來往,也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
3.3 觀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衣著整潔、樸素,年貌相符,身材瘦弱,進入咨詢室時步態(tài)穩(wěn),但神情有點緊張、焦慮。咨詢過程合作,對答流利,語速較快,能完整敘述自己的問題。自知力存在,有強烈的求治愿望,未見有明顯的精神病性癥狀。
求助者的父母反映,近兩個月求助者情緒焦慮、低落,與他們溝通越來越少;求助者的同學反映,近兩個月她情緒低落,不與同學交流、來往,學習成績也有所下降。
3.4 咨詢師評估與診斷
綜合臨床資料,對求助者的初步診斷是一般心理問題。診斷依據(jù)如下:①根據(jù)區(qū)分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的心理學原則,該求助者主客觀世界統(tǒng)一,精神活動內在協(xié)調一致,人格相對穩(wěn)定,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強烈的求醫(yī)愿望并主動求醫(yī),邏輯思維完好,沒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問題。②該求助者在近兩個月因為與同寢室同學發(fā)生爭吵,另一位同學幫助對方而不是自己,而產(chǎn)生焦慮情緒,與某處境相符,為常形沖突,可排除神經(jīng)癥性問題。③該求助者的主導癥狀是焦慮情緒,且僅局限于同學關系,其他人際關系、學習和生活只受到少許影響,尚未泛化,可排除嚴重心理問題。④該求助者的情緒癥狀由與同寢室同學發(fā)生爭吵、另一位同學幫助對方而不是自己引發(fā),尚未泛化,持續(xù)時間在兩個月以內,對社會功能稍微有影響。
3.5 咨詢師進行病因分析
(1)生理原因:22歲女性,研究生在讀,面臨集體居住人際關系處理問題。
(2)社會原因:①存在負性生活事件,與同寢室同學發(fā)生爭吵,另一位同學幫助對方而不是自己。②家庭中父母對其教育嚴格,觀念極端保守。③該求助者缺乏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幫助。
(3)心理原因:①缺乏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行為模式,需要通過逃避與同學的人際交往來緩解自己的情緒困擾。②被低落情緒所困擾,不能自行緩解。③人格特征:內向、敏感,追求完美。
3.6 咨詢目標與咨詢方案
(1)咨詢目標:①近期目標:使求助者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知,并讓她學會正確的認知方式以及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②長遠目標:達到促進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目標。
(2)咨詢方案:①咨詢原理: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引導原則的實施策略中的“說服引導”策略(指導策略)和普通心理學中的合理情緒療法(技術要點)。②心理咨詢師和求助者雙方各自的責任與義務(依照規(guī)定執(zhí)行)。③咨詢約定時間。每周一次,每次60分鐘左右。④費用標準。屬于學生自發(fā)互助的范圍,免費。
3.7 咨詢過程
(1)第一階段:診斷評估與咨詢關系建立的階段。
具體過程:填寫咨詢登記表,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guī)則;進行“SCL—90測量”,了解求助者的成長過程及生活現(xiàn)狀;反饋測驗結果:焦慮為2.7分;通過與求助者交談,收集信息,并對求助者進行心理學教育;向求助者介紹合理情緒療法的具體內容,介紹詳細的ABC理論。
(2)第二階段:心理幫助階段。
具體過程(以談話方式進行):
第3至4次的談話摘要:
咨詢師:你覺得是什么讓你處在現(xiàn)在的負性情緒當中?
求助者:我一直為與小葉和小和的沖突耿耿于懷,而且我現(xiàn)在獨來獨往,很孤獨,加重了我的焦慮。
咨詢師: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你的談話當中有許多“覺得”這個字眼,你認為“覺得”是人們的一種個人看法,還是一種事實?
求助者:是一種個人的看法。
咨詢師:上次咨詢過后,我向你要了小葉和小和的號碼。這次咨詢以前,我和她們通了電話,也對我們的談話內容作了記錄,你想聽聽看嗎?
求助者:恩。
咨詢師:小葉說,引起你們沖突是因為她熄燈后打電話,她說她和你爭吵是因為你沒有好好和她商量,而是說了難聽的話,引起了她的憤怒。小和說她一直很欣賞你,那一次幫助小葉只是因為你說話不好聽,她希望以后可以和你繼續(xù)做朋友。
求助者:現(xiàn)在我似乎明白了許多,原來我一直在為不存在的猜測而焦慮,看來,她們兩個沒有不喜歡我,只是我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需要改一改。
第5至6次的談話摘要:
咨詢師:你最近情緒怎么樣?
求助者:我的情緒好多了,我在努力地和同學們恢復交往,經(jīng)過你的引導,加上學習了埃利斯的ABC理論以后,我現(xiàn)在了解,以前我對事物的認知很多建立在自己的主觀判斷上,認知方式一直是錯誤的,我以后應以客觀和理性的方式認知事物,減少情緒困擾的出現(xiàn)。
(3)第三階段:結束與鞏固階段(通修階段)。
指定閱讀《心理咨詢師》(三級)(民族出版社,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等組織編寫)第一、第二章內容并約定電話會談,意在使求助者學會心理疾病的初步診斷和心理疾病的一些基礎性的治療技術,以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自我治療一般心理問題,達到通修。
結束咨詢:鼓勵求助者平時多進行正強化,用積極方式應對,培養(yǎng)求助者客觀地看問題的能力,理性地處理問題的能力。
3.8 咨詢效果的評估
(1)求助者自我評估:經(jīng)過這幾天的咨詢,理清了自己所處的客觀情境,現(xiàn)在學著用客觀的態(tài)度去理解周圍發(fā)生的事情,很少會有焦慮情緒。對咨詢效果滿意。
(2)心理咨詢師的評估:求助者經(jīng)過咨詢以后,焦慮癥狀基本消失,能正常學習,人際關系良好,社會適應情況佳。三個月后電話隨訪,咨詢效果繼續(xù)保持,情況良好。
(3)心理測量的結果正常:SCL—90,焦慮為1.4分。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是較為宏觀的,而普通心理學實際操作知識比較微觀。實踐中,若大學心理咨詢師能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理論為指導為主線,再以普通心理學實際操作理論為奠基石,就能成功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知識與普通心理學實操知識結合并成功地運用于大學生一般心理問題輔導工作中,更好地保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并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1] 楊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13.
[2] 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等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編輯:劉彩霞)
How to Combine the Persuade Guide Strategy with the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and Use it to Coaching Common Mental Block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ZHANG De-lian
(School of Marxism,Dali University,Dali 671003,China)
The persuade guide strategy and the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are the basic of the thesis.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ways to combine those two theories together, and use it to coaching common mental blocks of university student.
university student;common mental blocks;coaching
2017-02-23
張德蓮(1986—),女,云南洱源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G444
A
2095-8978(2017)02-0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