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朱向陽
在愛的關注中構建發(fā)展的數學課堂
浙江省義烏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朱向陽
葉瀾先生說:“一個呼喚人的主體精神的時代已經真實地到來了?!闭n堂不僅是傳承知識和文明的地方,更應該是一個促進人的精神發(fā)展的世界,我們應該關注課堂,回歸和重建應有的課堂生態(tài)系統,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教育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會產生許多預料不到的事情,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密切關注動態(tài)生成,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中的調控功能,引導學生發(fā)展數學能力。
教學的任務不只是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和諧地、有個性地發(fā)展。和諧地、有個性地發(fā)展是以認可學生的差異性和多元性為前提的。學生的智力不僅在水平上存在差異,而且其構成的成分也是多元的,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心智優(yōu)勢。整齊劃一的任務型教學顯然已經不適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教師更應關注的是學生和諧地、有個性地發(fā)展,以此組織課堂教學,指導教育工作。
如《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教學課堂實錄片段:
(1)引入情境,體驗關系。
師:游樂園里有許多有趣的游玩項目,現在有你、爸爸和陌生人這樣三個人,如果到游樂園去玩,你會選擇和誰一同去?為什么?(板書:陌生人、爸爸、我)
生:我喜歡和爸爸一同去,因為我們的關系親密。(師將“爸爸”和“我”之間連上線)
師:如果這個陌生人是你爸爸的朋友,你會讓他和你們一塊兒去嗎?
生:愿意。(師將“陌生人”與剛才的弧線相連)
師:原來毫無關系的兩個人——我與陌生人,因為中間“爸爸”的關系,使得我們能夠一起去參加活動。這種關系在生活中很常見,在數學中也會經常遇到。
(2)借助關系,構建問題。
師:(板書:有“10元錢,雪碧每瓶2元,買3瓶雪碧”三個條件)請你從中選擇兩個條件編一道題。(學生經過思考,先編出“雪碧每瓶2元,買3瓶雪碧需要多少錢?”)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會選擇這兩個條件編題嗎?
生:因為這兩個條件關系比較密切一些。
師:你還可以求出什么?
生1:可以知道服務員將找我多少錢?
生2:可以知道我還剩多少錢?
師:這三個條件有什么聯系?這類問題有什么特點?
生1:可以先用“雪碧每瓶2元,買3瓶雪碧”求出花去多少錢,利用10元錢中花去6元,求出還剩幾元。
生2:可以先用其中的兩個條件求出一個問題,再利用求出的問題與第三個條件求出第二個問題。
生3:用這3個條件可以求出2個問題。
(3)溝通聯系,激勵學習。
師:數學中的許多關系與生活中的許多關系非常相似,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下面我們就一起到生活中去找數學、學數學、用數學?!?/p>
教學中從認識關系入手,借助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來理解兩步計算應用題的三個量關系,并從中孕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方法與思路。教學并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的和諧發(fā)展。
課堂不應只有教師主宰,更應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舞臺。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主人,是教學的主體。
以《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為例。由于筆者班內90%以上的學生家庭都是經商的,因而課前我特意去了一戶開文具店的學生家,了解了一些情況,拍了一些照片,而后要求學生回家去調查收集信息,上課后,我先展示文具店做生意的一些圖片,引導學生想一想: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學生紛紛發(fā)言:“每種商品進多少貨?”“某種商品每天賣多少貨?”“怎樣按顧客的要求發(fā)貨?”“學會在爸爸媽媽不在時賣貨?!薄皟蓚€攤位比賽賣貨。”“學會記錄一天買賣的情況?!薄M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組織學生獨立練習、小組交流、全班反饋、問題答辯。最后要求以“學校圖書館”、“學校食堂”、“我們的宿舍”或其他方面為背景,通過調查,編寫出應用題,并使用方程法或其他方法解答。
在這個過程中,課堂已經不是由教師單向主導,而是由教師、學生、家長等多元主體所主導的課堂。
當學習任務是開放型的、具有激發(fā)力的時候,孩子們會自發(fā)地表現出主動積極性和責任感。
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教學中,教師期待但不知如何安排讓學生理解掌握“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這一知識點。課堂就在這樣的困惑中展開——
(觀察書中的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師:量一量,你發(fā)現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獨立用直尺量,而后全班進行交流……突然一個學生站起來發(fā)問)
生:那正方形也符合長方形的要求呀!那不是正方形也變成長方形了嗎?
(師一愣,沒想到課前始終沒有安排妥當的問題,學生竟然這么直接問出來了,怎么辦呢)
師:那我們就來對照一下長方形的兩個條件,看看正方形是否符合長方形的要求。
……(顯然,正方形符合長方形的兩個特征要求,教師正慶幸“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這個問題竟然解決得如此順利時,又有一個學生不請而大喊)
生:那長方形不也是特殊的正方形了嗎?(看他一副為自己的合理“推理”而自得的樣子,的確不知老師為這個問題而哭笑不得呢)
師:是嗎?我們先來看看正方形的特點,再來對比一下長方形,看它是否符合?
(學生盡管不情愿,可也無奈地同教師一起對比起來……)
學生恍然大悟地發(fā)現:長方形不具有正方形的特點,因而長方形不是特殊的正方形。
師追問:為什么呢?
生:因為長方形的兩個要求正方形都做到了,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但正方形的兩個要求長方形沒有做到,所以“長方形不是特殊的正方形”。
(這就是學生的語言,顯然在他們眼中,“正方形和長方形”不是兩個物,而是兩個有生命的“人”)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只有多帶一份情感,就不僅能看到今天的好學生,也能看到明天的人才。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還要加上一句:只有愛的成功,才有教育的成功。教師只有充滿情感地看待學生,想學生所想,才能看到你為學生搭設的無盡的、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