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愷
摘 ? 要:全國高中有近百所綜合類大學都開設了舞蹈專業(yè),起步晚規(guī)模小是我對各高校舞蹈專業(yè)建設情況的初步認識。在總課時量的把控下,雖然基礎專業(yè)課程,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都有開設,但并沒有重點,也沒有針對性。舞蹈教學比起其他學科教學更需要因材施教。除了教學實踐以外,比賽對學生的鍛煉和提高的作用也相當重要。
關鍵詞:素質教育;教學實踐;舞蹈比賽
中圖分類號:J70-4;G65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2-0108-01
素質教育是我國很早就提出的口號,也一直在不斷的進行探索和摸索,有一些成績,但與理想還有很大的距離。藝術教育真正大量的進入普通高校也是近些年的事情。全國高校中有近百所綜合類大學都開設了舞蹈專業(yè),起步晚規(guī)模小是我對各高校舞蹈專業(yè)建設情況的初步認識,比起音樂專業(yè),舞蹈學科建設顯得很不完備,無論是課程設置理論研究還是教學實踐,都在摸索階段。而各院校對建設舞蹈專業(yè)的投入力度也大不相同。除了幾所藝術院校外,更多的綜合類院校開設舞蹈專業(yè)都不是為了培養(yǎng)專業(yè)舞蹈表演人才,而是培養(yǎng)舞蹈教育者、傳播者、愛好者。還有一些學校開設舞蹈專業(yè)只是簡單的為了活躍校園氛圍。
從全國層面來講,近些年讓藝術走進校園已經(jīng)成為了國家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僅廣東省今年就有中央民族歌舞團等國家重量級專業(yè)團體走進校園,活躍校園文化,傳播藝術知識。省內(nèi)的精品藝術走進校園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有需求就有投入,國家層面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使得各地方院校對藝術類教育的重視顯得極為重視。而舞蹈素質教育正是近些年藝術教育大軍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藝術學院音樂舞蹈系成立于近些年,音樂表演專業(yè)舞蹈表演方向至今只有第一批學生畢業(yè)。時間雖然不長但變化很多。首先,剛開始錄取第一批學生時并沒有想清楚這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模式。在總課時量的把控下,雖然基礎專業(yè)課程,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都有開設,但并沒有重點,也沒有針對性。舞蹈教學比起其他學科教學更需要因材施教。什么樣的學生基礎建設什么樣的課程體系。雖然我們什么都在學,但沒有重點的教學讓學生們沒有了方向感,只知道聽老師的話,讓學什么就學什么,沒有目標方向就不可能有主動學習能力。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也不清楚社會所需要的是什么。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我們所培養(yǎng)的第一批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并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更不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在哪,只是順利的完成了學業(yè),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更無法傳播舞蹈素質教育。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發(fā)現(xiàn)我們所培養(yǎng)的學生更缺乏的是教學實踐和演出實踐。作為表演專業(yè),有沒有充足的社會實踐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上學期間,學生只是一味的學習知識,并不知道學到的知識該如何使用,用人單位對實踐經(jīng)歷的要求讓我們舞蹈教育者對此有了一定的思考。
除了在課室教學外,我們能不能把教學場地帶到舞臺,能不能把期末考試用舞臺演出的方式進行。有了這樣的思考,我們決定實驗性的把教學帶入舞臺,在演出的過程中插入教學,在教學中突出實踐性,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狀態(tài)有了一定的變化。無論是學習動作的速度還是對角色感的把握,無論是肢體語言的表述還是內(nèi)心世界的表達都顯得不那么陌生,不那么青澀了。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們會碰到不同的導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舞臺,這些都需要他們盡快的去適應,而在這種高強度的排練過程中又使學生的反應能力和適應能力大大提高,對教學的的促進有了很積極的作用。
除了教學實踐以外,比賽對學生的鍛煉和提高的作用也相當重要。近幾年中,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藝術學院音樂舞蹈系的比賽成績相當不錯,無論是市級比賽還是省級比賽都拿到了不錯的獎項,這對剛剛起步的我們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2015年,我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民族舞蹈《花兒正紅》首次代表學校亮相廣州芭蕾舞團劇場,通過和各專業(yè)院團的較量和交流我們拿到了最佳編導獎。此時,無論是舞蹈界的專業(yè)學者還是普通舞蹈愛好者都沒有聽說過我們學校,更沒有看過我們的作品。在這樣的情況下,全體師生一起努力無論是在舞臺上還是在后臺中都注意各方面細節(jié),贏得了劇場管理人員的贊揚也讓學生們知道了在比賽的舞臺上應該用何種方式和心態(tài)去對待。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回校后班風明顯有了變化,教室里的衛(wèi)生情況改觀了,接人待物的方式改變了,這都是在此次比賽中看到的,學到的。接著在16年初,“2016廣東省第三屆大學生舞蹈比賽”我們也首次走進大家的視野。此次比賽我們參加的是專業(yè)組,與我們比賽的對手都是廣東省內(nèi)舞蹈學科的佼佼者,為了此次比賽,老師和學生們共同努力,用原創(chuàng)作品《背靠背》來參加廣東省大學生舞蹈比賽。在一片掌聲和喝彩中我校原創(chuàng)作品獲得了專業(yè)組二等獎的好成績。這是同行們沒想到的,也是我校老師和同學們所沒想到的。比賽結束后同學們對舞蹈的認識和對學習的熱情又大大的提高了。影響也是極其深遠的。
參考文獻:
[1]余丁.藝術管理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呂藝生.素質教育舞蹈[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