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迎波
【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討Wiltse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結核32例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收集筆者所在醫(yī)院胸腰椎結核患者32例,這32例患者均接受Wiltse入路一期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然后對這32例患者進行術前、術后護理,并進行總體分析。結果:經(jīng)過相關的治療和護理,所選患者在術后均未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治療前27例病椎伴有后凸畸形cobb角為17°~43°,平均(32.5°±7.2°);末次隨訪27例后凸畸形cobb角為(4.6°±2.0°),平均矯正率為88.6%。無結核病灶復發(fā),無內固定松動、斷裂。結論:Wiltse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結核,操作簡單,手術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病灶清除及減壓徹底,能有效糾正后凸畸形和重建脊柱穩(wěn)定性。同時做好術前、術后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 脊柱結核; Wiltse入路;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內固定; 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5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1-0103-02
通常情況下來說,胸腰椎結核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這種疾病治療起來比較復雜,效果也不是十分顯著[1]。目前,臨床醫(yī)學主要采用Wiltse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對胸腰椎結核進行治療,在治療以后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十分重要[2]。本文基于此收集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4月-2015年8月胸腰椎結核患者32例,所選患者均接受Wiltse入路一期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然后對這32例患者進行術前、術后護理,并進行總體分析,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4月-2015年8月胸腰椎結核患者32例,經(jīng)過相關的醫(yī)學檢驗,所選患者全部符合胸腰椎結核的診斷標準,而且排除了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及精神疾病的情況。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20~64歲。全部患者經(jīng)影像學檢查顯示椎體骨質均遭到破壞,并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椎間隙狹窄,并伴有椎旁膿腫形成。按照病變部位來說,T4~7患者5例,T8~9患者7例,T10~L1患者12例,L2~S1患者8例。從脊髓損傷按ASIA分級的角度來說,A級患者2例,B級患者5例,C級患者7例,D級患者8例,E級患者10例。另外,26例病椎伴有后凸畸形C0bb角為18°~42°,平均(31.4±6.1)°。
1.2 方法
1.2.1 術前護理 首先,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由于本病病程長、程度嚴重,多數(shù)患者已接受過數(shù)次檢查治療,效果均不明顯,所以此次治療信心不足。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及家屬耐心解釋病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告知其手術是為了防止病情繼續(xù)發(fā)展,避免脊髓的進一步損傷,甚至截癱。同時介紹同種成功病例的治療效果,使其消除顧慮,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主動配合手術治療。其次,加強患者的營養(yǎng)失調護理。胸腰椎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體質差,多有低熱、盜汗、乏力、食欲減退,身體消瘦,貧血或低蛋白血癥,應積極補充營養(yǎng),指導患者進食可口、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飲食,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及修復能力,對于營養(yǎng)狀況較差的給予魚肝油、維生素B、C,貧血給予鐵劑、葉酸等[3]。嚴重貧血患者可間斷輸血,1~2次/周,100~200 ml/次,糾正全身營養(yǎng)狀況,為手術做準備。第三,加強患者的聯(lián)合用藥護理。使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聯(lián)抗結核藥物及保肝藥物治療2~4周,并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術前全程、規(guī)律、聯(lián)合用藥的必要性。待結核中毒癥狀減輕,ESR,CRP穩(wěn)定后手術治療,用藥期間應注意觀察有無藥物的不良反應,如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及時告知醫(yī)生調整[4]。
1.2.2 術后護理 首先,加強患者的體位護理?;颊呷樾g后回病房,去枕平臥6 h,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時發(fā)生誤吸。6 h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行軸線翻身,1次/2 h,45°左側臥位-平臥位-45°右側臥位,翻身時保持脊柱在一條直線上,腰背部墊軟枕,確?;颊呤孢m。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無渣屑,防止發(fā)生壓瘡。其次,做好生命體征觀察。術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并監(jiān)測生命體征,常規(guī)應用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BP、P、R、血氧飽和度,給予患者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確保患者的血氧飽和度≥95%。觀察患者的意識、呼吸頻率和深度的變化、面色及精神狀態(tài),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5]。第三,加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并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痰液粘稠時給予鹽酸氨溴索5 ml霧化吸入,2次/d,有利于痰液稀釋、排除。進行深呼吸訓練,如吹氣球,以增加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發(fā)生。第四,加強患者的傷口及引流管護理。保持傷口敷料干燥,若敷料滲濕應立即更換,敷料滲濕可因引流管堵塞引起,可用手指向遠端反復擠壓管道,以恢復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術后48~72 h,當24 h內引流液量<50 ml,拔除引流管。若引流液增多,引流液顏色為淡血性或清亮液,應考慮為腦脊液漏。本組病例1例發(fā)生腦脊液漏,給予抬高床尾20~30 cm,拔除引流管,傷口加壓包扎治療1周后自愈。第五,做好脊髓神經(jīng)功能觀察。術后嚴密觀察患者四肢的感覺和運動功能,肌力有無改善,神經(jīng)反射是否恢復,排尿、排便情況與術前比較,若患者主訴肢體沉重疼痛、麻木不能活動,提示可能有脊髓水腫、血腫發(fā)生,報告醫(yī)生處理[6]。
1.2.3 功能鍛煉 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意義,手術當天麻醉清醒后,指導患者做足趾及踝關節(jié)的運動。術后第一天行直腿抬高訓練,2~3次/d,10~15 min/次,防止神經(jīng)根黏連,進行股四頭肌訓練,2~3次/ d,10~15 min/次,防止肌肉萎縮;術后5~7 d進行腰背肌訓練,以促進復位后的脊柱穩(wěn)定,增加腰背肌力量,術后1周佩戴定制外固定支具拄雙拐下床活動。另外,還要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導,具體來說就是要囑咐患者繼續(xù)進行抗結核治療,時間為1年左右,同時還要囑咐患者進行X線的檢查,并加強肝腎功能的保護[7]。
2 結果
本次研究的32例患者,其具體手術時間為150~190 min,平均手術時間為(115±22)min;術中出血量為550~1100 ml,平均術中出血量為(640±120)ml。所選患者在術后均未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
治療前27例病椎伴有后凸畸形cobb角為17°~43°,平均(32.5±7.2)°;末次隨訪27例后凸畸形cobb角為(4.6±2.0)°,平均矯正率為88.6%。無結核病灶復發(fā),無內固定松動、斷裂。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耐藥菌的出現(xiàn),化療療法的使用越來越不規(guī)范,再加上椎體結構的破壞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越來越多的脊柱結核患者需手術治療。胸腰椎結核病癥發(fā)生后,通常會形成椎旁膿腫,膿壁由大量增生性的肉芽組織構成,雖可從某種程度上限制膿液的擴散,但也阻礙著化療藥物的進入。在這種情況下,手術療法問世,不但可徹底清除濃液、膿壁,為化療藥物的進入提供可靠依據(jù);還可從根本上解除神經(jīng)組織的壓迫,矯正畸形,重建脊柱功能的穩(wěn)定性。但諸多臨床實踐表明,臨床行Wiltse入路一期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存在一定的禁忌癥,且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致使患者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手術方案的順利實施。故而,臨床需加強圍術期的護理干預,以在確保手術順利實施的同時,加快術后康復速度,增強手術效果[8]。
筆者所在醫(yī)院于胸腰椎結核患者臨床手術治療中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獲得顯著成效。通過給予患者術前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等措施,可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手術治療配合度。并且,還可增強患者術前的機體營養(yǎng),規(guī)避術后不良事件;術后通過體位護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呼吸道護理、引流管護理、功能鍛煉等措施的實施,不但可盡早發(fā)現(xiàn)不良事件,盡早處理;還可增強機體功能,加快康復速度。本結果顯示,32例患者通過Wiltse入路一期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后,手術后未嚴重性并發(fā)癥,且術后未結核病灶復發(fā),未出現(xiàn)固定松動、斷裂現(xiàn)象。
綜上所述,Wiltse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結核,操作簡單,手術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病灶清除及減壓徹底,能有效糾正后凸畸形和重建脊柱穩(wěn)定性。同時做好術前、術后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林斌,何勇,張畢,等.一期經(jīng)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脊柱結核[J].臨床骨科雜志,2014,17(1):1-4.
[2]周愛霞,王麓山,王文軍,等.胸腰椎結核的外科治療進展[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2,29(2):368-370.
[3]王文利.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加后路椎弓根器械固定治療胸腰椎結核30例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5):97-98.
[4]陶文武.經(jīng)側前方入路一期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結核[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0):114-115.
[5]李龍,盛偉斌.原發(fā)性腰椎椎間隙感染:病灶清除植骨及椎弓根螺釘置入內固定的聯(lián)合修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13):2063-2068.
[6]劉列華,張鴻,周強.Wiltse入路在脊柱后路手術中的應用[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5,24(4):453-457.
[7]楊學軍,霍洪軍.胸腰椎結核一期病灶清除重建脊柱前中柱功能[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0,24(1):37-40.
[8]王瓊芳,林雪君.前路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結核的圍手術期護理[J].現(xiàn)代醫(yī)院,2010,10(3):83-85.
(收稿日期:201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