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琪+白茹
摘 ? ?要: “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專業(yè)的技術核心課程之一。工程的發(fā)包承包是在建筑市場上通過招投標完成的經濟活動,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揭示了建筑市場的一般規(guī)律,指出了市場主體應遵循的原則和建設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方法。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工程招投標的能力和合同管理能力是工程管理人員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 工作任務驅導型 ? ?課程有效性 ? ?工程合同管理 ? ?產教融合
一、“工作任務驅導型”教學模式
“工作任務驅導型”教學法是在任務教學法的基礎之上,將學習任務轉化為工作任務,將工作報酬抽象化為分數報酬,充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課程學習中每一階段的任務。傳統(tǒng)講授法的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學生平時聽課馬馬虎虎,期末突擊復習的不良現象,采用“工作任務驅導型”教學法就是把分數交給學生,讓學生更加注重平時的學習,而不是在期末集中死記硬背?!肮ぷ魅蝿镇寣汀苯虒W模式是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整合改良,通過一個個與實踐中工作任務相似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帶著任務學習,然后帶著知識完成任務,將工作中的薪酬變?yōu)閷W習考核中的分數。學生在得分的驅動下,積極參與完成一個又一個工作任務。通過任務引領等項目活動,使學生具備編制招標文件投標文件的基本能力,具備參與施工合同談判,進行施工合同分析及合同履行過程控制的基本能力,能夠勝任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組織與實施施工承包合同的簽訂與管理諸方面的業(yè)務工作。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計劃能力、執(zhí)行能力、協(xié)調能力,提升學生的業(yè)務素質和職業(yè)素質。
首先,在理論知識方面,通過工程合同管理課程“任務式”教學改革研究,使學生打破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將“死”的概念和理論知識,結合到“活”的項目任務中,更加扎實地通過一個個項目深刻領悟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再通過每一個項目的階段性目標的實現,掌握更多與實踐相關的理論知識。其次,在實踐能力方面,學生在完成一個個工作任務的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的能力,為未來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項目任務能使學生掌握實際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分析處理能力;掌握實際操作中團隊隊員之間的溝通和協(xié)作能力;掌握工程招投標,以及工程合同管理中的文本寫作和風險規(guī)避能力。另外,通過教學工作任務的完成,可以使學生更加明白工程管理專業(yè)就業(yè)后的工作方向,明白合同管理工作的內容和重點,為學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實施“工作任務驅導型”教學法的關鍵在于怎樣設計既能貼近畢業(yè)后的工作實踐,又能結合課程教學內容,還要符合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因此,在任務設計上應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在課程的具體實施中,從工程任務的“實際化”、“協(xié)作化”、“可操作化”、“專業(yè)化”四個方面予以落實。
1.工作任務“實際化”。
為了使教學中給學生設計的工作任務在未來工作實踐中能起到更多的指導性作用,同時讓學生更加了解本專業(yè)就業(yè)后的工作內容,設計符合實際的工作任務顯得愈發(fā)重要。本門課程以學院建筑工程系的兩個公司實體作為依托,根據公司實際交易中存在的合同,擬定可以鍛煉學生實踐管理合同能力的一個個工作任務,從合同的擬定,到合同的實施,到合同風險的規(guī)避,在實踐交易的基礎之上,讓學生實現“做中學”“學中做”,通過一項項合同任務完成對知識積累和能力的鍛煉。以公司實體為依托,更符合專業(yè)的工作實際,一方面,通過對實際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應變措施,提高學生的實際問題處理能力。另一方面,更加符合建筑產業(yè)實際,不僅對于課程的學習、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等基本素質。
2.工作任務“協(xié)作化”。
工作任務的完成采用小組協(xié)作的方式,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及知識基礎組成學習團隊。團隊進行項目研討、集體討論、團隊合作、陳述報告、評估取舍,由每組的組長進行組員任務的分配。組長采取輪換制,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有擔任組長的機會,從而鍛煉每個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另外,在感受了組長工作不易的前提下,能夠更有效、更積極地在擔任組員期間配合組長完成工作,促進學生之間的協(xié)調與合作。
3.工作任務“可操作化”。
為了保證課程的有效性,工作任務應充分考慮是否適合學生操作的可能性。首先,工作任務的內容要通過教師的充分整合,將可由學生操作的工作內容做出篩選,由學生獨立完成;其次,工作任務的成果要經過篩選,每個小組提出一份方案,由教師確定最佳方案;最后,對最終確定的最佳方案進行表揚和點評,讓學生產生更強的競爭意識,同時拓展學生的工作任務的處理思路,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進行完善。
4.工作任務“專業(yè)化”。
首先,工作任務要圍繞工程合同管理過程中的幾個具有實踐意義的知識點設置,其中包含合同策劃、合同訂立、招標與投標、合同變更、工程索賠等部分。其次,由教師對每階段任務所需的理論知識中的難點重點進行講授,難度不大的由每個團隊組織自學,充分節(jié)省課上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已在大二學習了“建設法規(guī)”“工程合同法律制度”,這兩門課程與“工程合同管理”在教學上體系上組成了一個課程群,學生在學習前兩門課時獲得了相應的法律思維邏輯及法律知識,作為合同管理課程的基礎,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容易上手,更有利于鞏固理論知識、豐富實踐。最后,每個任務完成后都將對所涉及的,以及本次任務雖未涉及但是重點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全方位地考查學生課上與課下的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完善考核方式
1.實踐能力考核。
實踐能力考核主要是以團隊為單位,根據一個團隊每階段的工作成果給出分數,進行有效評價,主要針對合同訂立能力、招投標操作能力、工程風險防范能力進行評價。在實踐能力考核中,將對學生在實踐合同管理過程中的操作方式進行考核,通過項目作業(yè)、實踐模擬訓練等方式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并及時反饋。
2.團隊合作考核。
剛步入工作崗位的畢業(yè)生,往往缺乏團隊合作的意識,考核團隊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樹立團隊合作意識,提高自我的溝通與協(xié)調能力。工程合同管理團隊合作的考核,主要在于團隊成員之間的互相評價與教師的評價,根據每個團隊成員擔任組長期間的表現,由每個組員給出分數,再結合教師對每個成員擔任組長期間的表現做出評價,給出分數。最后,綜合教師與團隊成員的給分確定團隊合作考核的成績。
3.理論知識考核。
理論知識考核主要包括每日概念檢測、每周知識點考核、每工作階段理論知識考核,以及期末的綜合試卷成績幾個部分。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育過程中重視最終的試卷成績,在理論知識考核過程中把考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設立在平時的學習中,增強學生每節(jié)課學習的緊張感,同時有利于知識點的鞏固提升。
四、提高教師水平
為保證課程實施的有效性,應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由于課程實施過程中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主要集中在重點和難點上,因此教師對教材知識的把握要更加精準,將課程涵蓋的知識點融會貫通。課程中始終貫穿著各類工程中的實踐問題,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實踐問題的處理能力,對行業(yè)、對專業(yè)的基本情況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另外,教師應有一定的工作實踐經驗,以便區(qū)分任務的難易程度,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評價。
參考文獻:
[1]丁加明,王永和.關于《工程招投標》課程教學改革的設想[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
[2]董晶.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01).
[3]劉耀芳,王心旎.“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08,15: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