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基于對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的深入研究、對當前思政課獨特性的理性思考,在MOOC背景下,貫穿研究性學習理念這一主線,構建“概論”課教學內容專題化、教學過程精細化、教學資源科學化和考核方式多樣化的“一線四化”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模式。旨在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 MOOC ? ?“概論”課 ? ?一線四化 ? ?創(chuàng)新模式
2015年,學校思政課教師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將MOOC應用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以下簡稱“概論”課),構建了MOOC背景下,以研究性學習理念為主線,構建教學內容專題化、教學過程精細化、教學資源科學化和考核方式多樣化的“一線四化”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模式。
一、主線:研究性學習理念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2001)中將“研究性學習”界定為“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1]。
大學研究性學習是指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問題為載體,通過主動探究未知事物進行研究和學習,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學習活動[2]。它作為大學學習的一種新理念和新方式,其宗旨是讓大學生學會學習,從而達到增強學習效果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目的。
研究性學習理念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代表了我國未來教育發(fā)展的方向。具有自主性、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等特征,這與MOOC所具有的開放性、大規(guī)模、即時性、個性化等特點相統(tǒng)一,具有一致性[3]。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個性化人才而服務。
二、教學內容專題化
在研究性學習理念指導下,我們把“概論”課的教學內容“精準”定為十二個專題,每個專題的教學設計包含了教學要求、教學重點、MOOC任務三部分內容,是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理念的切入點。
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這一專題為例,既要講清兩大理論成果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思想體系,又要講清兩大理論成果各自的特點,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大戰(zhàn)略、大視野、大格局、大勇氣等創(chuàng)新精神。重點一是闡述馬克思主義為什么必須中國化的問題。重點二是講述關于“兩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與發(fā)展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內容體系、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重點三是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即新常態(tài)下,習近平同志提出的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別是“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等等。而學生學習之后的MOOC任務就是如何理解“四個全面”,并寫出其思考過程。
各個“專題”之間既有獨立性,又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不能人為地把“專題”分散孤立成“音樂符號”,而應把系列“專題”演奏成具有內在聯(lián)系且優(yōu)美連貫、動人心弦的“華麗樂章”。
三、教學過程精細化
課堂教學、MOOC制作、網上答疑三部分構成了教學過程的精細化,是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理念的平臺點。
(一)課堂教學
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我們首先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溝通好整個教學安排,要求學生在課前利用業(yè)余時間在線上MOOC,并自主思考回答視頻中教師所提問題。對于重點難點問題,學生可反復觀看視頻內容,充分理解掌握教學內容,并在上課前一晚將困惑疑問E-mail、QQ、微信、短信等方式發(fā)給教師,由教師搜集整理后,挑選有代表性的深度問題在課堂上組織討論。雖然征集問題的過程,教師比較辛苦,但在充分互動前認真準備換來的是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心中自然感到欣慰。對于采納的討論題目及課堂上積極參與、發(fā)言效果良好的同學,教師都會給予相應的加分,對于特別優(yōu)秀的同學會給予平時成績滿分且筆試免考的獎勵。這一政策有效解決了逃課、替課現(xiàn)象,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動力,實現(xiàn)了研究性學習理念。
(二)MOOC制作
在MOOC的錄制上,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首先,是細化知識點。由團隊各個成員集體將“概論”課知識點進行梳理,并確定成適合學習與思考的知識點。其次,是細化教學設計。在每段10分鐘左右的視頻中,要精致合理地體現(xiàn)出教師的教學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特色,其中包括教學背景、目標、方法、手段、案例、問題和總結等內容。最后,是細化多媒體課件。要求教師能夠制作出精美的ppt,合理地搭配音頻、視頻、圖片、動畫效果等,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和強烈的視覺效果。
(三)網上答疑
通過網上答疑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的教學,即“一人對一師”,而不是“一師對多人”,實現(xiàn)與學生真正心靈對心靈的溝通、思想火花的碰撞。畢竟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只能解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但個別同學由于性格的原因或事件的隱秘性,不愿意當面與教師溝通,這樣就可以通過“私聊”與教師進行“零距離”的親密接觸,完成心靈的釋放與靈魂的凈化。
四、教學資源科學化
人才資源、技術資源、MOOC資源三部分構成了教學資源的科學化,是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理念的動力點。
(一)人才資源
在人才資源的科學化上,除了打造“明星教師”之外,更要重視后備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與鍛煉。首先,以老學能。教學是一門溝通的藝術,所以青年教師們要沉下心跟前輩老教師認真學習教學方法與技能,細心聽課、記錄、思考、創(chuàng)新,并在有經驗的督導指導下進行教學實戰(zhàn)。其次,以賽添能。通過參加學校、全省及全國的教學大賽,可以快速地促進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增強其教學效果優(yōu)秀的信心,完成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華麗變身。再次,以研促能。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課教師,扎實的理論基礎固然重要,但僅憑理論基礎,缺少前沿課題的研究,還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富有特色的思政課教師。最后,以制激能。建立完善有效的評審、激勵、分配制度,尤其是在職稱評定上給予青年教師加分政策,避免他們出現(xiàn)倦怠情緒,鼓勵健康向上發(fā)展。
(二)技術資源
在技術資源的科學化上,需注重專業(yè)技術團隊的建設。MOOC的核心內容就是微課,教師設計、制作、編輯視頻的水平決定著微課質量,微課質量直接影響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因此,在制作編輯視頻的過程中,應由專業(yè)技術團隊完成,打造精美的視覺聽覺效果。例如,上海的“智慧樹在線教育”就是一家為全國各高校提供專業(yè)技術團隊的公司,免費進行MOOC視頻的拍攝與制作。此外,教師們也可進行簡單的教學拍攝,然后運用“格式工廠”、“貍窩”、premiere等易操作且實用性強的制作軟件進行后期編輯。在全國微課大賽網站上就有微課制作相關問題的指導和視頻,廣大教師可自學方便簡潔的方法進行微課的制作編輯。
(三)MOOC資源
MOOC資源的科學化主要體現(xiàn)在MOOC平臺的搭建,既可以服務于教師對教學資源的信息化處理,又可以幫助廣大學子線上進行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這是因為在互聯(lián)網、人工智能、多媒體信息處理、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學習效果測評技術,MOOC平臺可深入學習過程中的每個具體環(huán)節(jié):搜集基本情況、跟蹤學習過程、分析學習行為、總結學習特點、把握學習規(guī)律,等等。因此,利用MOOC平臺完全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五、考核方式多樣化
提問討論、MOOC測試、團隊答辯三部分構成了考核方式的多樣化,是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理念的顯現(xiàn)點。
基于形成性評價理念,教師應開展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的綜合評價。無論學生在線上MOOC平臺提問互動、自我測試等,還是在線下的課堂教學參與討論、公開答辯等,均可表現(xiàn)出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對此教師應給予正向的引導和激勵。
在評價體系中,課堂互動占30%,社會實踐占20%,能力考核占50%,其中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參與的互動包括提問討論、MOOC測試和團隊答辯等。團隊答辯環(huán)節(jié)既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又是最考驗學生能力的。首先由學生自愿組成小組,7-8人,在教師指導下選題、調研,之后每組由一名代表在臺上通過講解ppt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的答辯,期間該組全體成員必須回答由教師和其他團隊現(xiàn)場提出的問題,最后由教師團隊和學生團隊共同打分,優(yōu)勝團隊中的每名成員均可獲得相應的加分及榮譽稱號。可以說,學生在答辯現(xiàn)場表現(xiàn)出的機智與勇氣,遠遠超出了教師們的想象,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拼搏向上精神、積極樂觀精神、排除萬難精神、永不言敗精神深深地感染著現(xiàn)場的每一個人,同時值得每一個人敬佩與學習。
應該說,學生通過平時的學習即可展現(xiàn)出良好的綜合素質,對于特別優(yōu)秀的同學,教師依規(guī)可給予免試的獎勵。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xiàn)了由“被動灌輸”到“主動學習”的翻轉課堂理念,實現(xiàn)了凸顯學生主體性的研究性學習理念,還實現(xiàn)了注重平時學習狀態(tài)的形成性評價理念,加強了思政課的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效性,可謂“一箭三雕”。
參考文獻:
[1]任春華.研究性學習理念下的高?!懊刑亍闭n程教學模式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5,(1):224.
[2]張利榮.大學研究性學習理念及其實現(xiàn)策略研究[D].湖北:華中科技大學,2012:I.
[3]王宇勍,李建剛,李鳳平.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科技資訊,2016,(17):131.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思政專項)“MOOC背景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項目批準號:L15WSZ027)、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批準號:UPRP2014007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