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琦
“吹?!保覀兪钦J真的
◎劉思琦
從前有一個特別愛“吹?!钡脑娙耍幸惶?,他覺得自己很愁苦,有多愁呢?“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如果你覺得三千丈不夠長,那他還說過“一水牽愁萬里長”。怎么樣,夠長吧?還有一天,他看到雪花飄落,你們猜他怎么形容雪花有多大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席子在古代就是床的意思,他見到的雪花竟然和床一樣大啊!他還特別愛喝酒,那他覺得自己酒量有多大呢?“會須一飲三百杯”“愁來飲酒二千石”。同學們,大家應該知道他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我國唐代的大詩人李白。
李白的詩被大家贊譽為大氣、浪漫、神采飛揚、蕩氣回腸。其實啊,這可不僅因為他是在“吹牛”,而是全靠他嫻熟地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鋸堖@種修辭表現(xiàn)為在形容事物時以加強表述對象的形式,將事物有意地用夸大、縮小或提前等手段進行修飾。這里邊的擴大夸張,就是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形式,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縮小夸張,就是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的形式,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超前夸張,就是在時間上把后出現(xiàn)的事物用提前的形式,如:“農(nóng)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來了?!?/p>
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夸張的作用是為了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深刻地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鮮明的情感態(tài)度,從而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給人以啟示,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強烈共鳴,引發(fā)讀者豐富的想象,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鋸埖脑捳Z看似有悖常理,實則能使讀者產(chǎn)生某種認同感。我們看到夸張修飾的語句時,一般不會以為這種表達很怪誕不經(jīng),反而會覺得其能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體現(xiàn)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這就是夸張化平淡為深刻、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
同學們可一定要注意哦,夸張不同于吹牛,吹牛是以夸大自己能力和身份的手段顯示自我,獲得別人的關注,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只有在明確且正確的目的下,夸張才能發(fā)揮它的強大功效,更好地幫助我們刻畫人和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