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李公樸小學 岳穎姝
小學語文識字類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李公樸小學 岳穎姝
微課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其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優(yōu)點與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進行了有機結合,借助網(wǎng)絡信息技術呈現(xiàn)出來,滿足了新時代對教育的要求,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獲得知識的基礎就是識字,小學語文作為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其今后所有學科的學習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要重視小學生的識字教學。本文就小學語文識字類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進行簡要研究和探討。
小學語文;識字;微課資源;設計應用
小學語文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識字和認字的能力,教小學生認字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就是灌輸式教學,教師對要學內容進行講解,學生通過讀寫進行反復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和掌握知識的目的。微課主要是針對具體教學內容,改變落伍的學習方式,利用網(wǎng)絡資源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認字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不斷提升。
所謂微課教學指的是:教師將教學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且教學內容短小,能夠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程需要將學習單﹑學生的學習活動流程等結合起來,微課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如果離開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只是對教師的授課活動進行錄制的話,其實質只是一段視頻記錄的課堂教學實錄,或者說是一段學習材料,而非一節(jié)完整的課。微課主要包括教師對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總結,合理的教學目標的設定,學生之間互動的活動設計,作業(yè)實施以及合理的教學評價。微課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網(wǎng)絡技術展示教師的完整授課過程。同時,有效合理的微課設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將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整合,使得課程成為一種趣味性﹑數(shù)字化的新型教學資源。
1.微原則
微課,顧名思義就是“微”,“微”除了指課堂教學時間的長短和教學內容的多少,著重指的是教學過程中呈現(xiàn)的內容的精細化程度。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導致其上課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上課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教師而言,最好能將教學內容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充分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2.趣味性原則
對小學生來說,識字學習是一個很枯燥的過程,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增加點趣味性,學生很容易感到厭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的教學效果。想要充分體現(xiàn)趣味性原則,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語言的表達以及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等方面,都要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目的。
3.學科定向原則
識字作為語文學習的基礎,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識字學習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鑒于此,教師在語文識字教學中,要遵循語文識字規(guī)律,要把教學內容與教學規(guī)律進行充分融合,同時加強對媒體資源的整合,在微課的設計中要使教學內容符合學生認知特點。
1.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立足學生的性格特點,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一年級語文《自選商店》第一課時的內容為例,課文學習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自選商店的購物方式,體會它給購物人帶來的方便。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14個生字,掌握4個字的書寫。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設計引導學生學習識字課文《自選商店》,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以及正音;讓學生知道自選商店的樣子。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生字會不斷地出現(xiàn),教師要讓學生在朗讀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生字的掌握。最后,教師設計微課,并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自選商店的樣子,以及自選商店里的東西,如面包﹑洗衣粉﹑鉛筆﹑牛奶等,并在圖片中將要學習的生字標出來。以“筆”為例,讓學生學習新偏旁“女”和“竹”,并說說“女”的字還有哪些用“筆”擴詞。然后用相同的辦法讓學生學會更多帶有“女”字旁的生字,以達到擴充學生知識的目的。
2.微課資源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語文識字學習主要是針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來說的,小學低年級學生通常對故事的更感興趣,因此,要對低年級小學生進行識字教學,語文教師就要緊抓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了解其興趣愛好,讓語文學習更加生動有趣。比如,在《自選商店》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可以將導入部分設計為一個關于去自選商店購物的故事,設定人物,讓相關的人物講述他們在一般的商店如何購物,然后教師再突出強調自選商店,讓學生帶著問題以及對問題的思考開始對課文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所有的知識都會基于自選商店購物這個故事展開的。這樣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3.微課使語文教學變得直觀化
對小學生來說,識字學習是一種枯燥﹑乏味的事情,而多媒體集聲音﹑圖像﹑語言﹑文字于一體,能極大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小學生還處于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發(fā)展階段,而微課恰好能將抽象的語言文字知識利用圖像﹑聲音等具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例如,在學習《自選商店》一課前,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演示幾個學生以前學過的具有代表性的字,與“女”與“竹”相聯(lián)系,首先學生會在頭腦中對這些字進行記憶,思考,然后展示與所要學內容相關的畫面,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資源跟眼前所見的畫面產(chǎn)生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刺激他們進行探究。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即微課的概念和意義,微課的設計原則,以及微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實踐過程。通過論述得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教學模式,能有效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生積極性,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何小玲.小學語文識字類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04).
[2]王穎.小學語文識字類微課資源設計與應用情況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1).
[3]徐興榮.小學語文識字類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J].新課程(上),2016(05).
[4]吳莎莎.小學語文識字類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